氨基酸洗脸霜成分

氨基酸洗面奶似乎越来越火了,跟传统的皂基类洁面产品比起来,氨基酸类洁面就像个大家闺秀——温和、有清洁力、身价还高。于是大家对皂基类洁面似乎有点嫌弃了,觉得它糙、刺激,难登大雅……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看着氨基酸类洁面火了,蹭热度的产品也就多了,但不少都并非真的氨基酸类洁面,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跟大家说说,怎么在堆成山的洗面奶里秒分“真美人”。

不过在这之前,我还是要说:并非所有的氨基酸类洁面都是绝对的好,也并非所有的皂基类产品都很差。脱离开自己肌肤情况和洁面产品的配方来武断的下结论,无异于耍流氓呀。

啥是氨基酸类洁面

所有清洁产品之所以能达到清洁的目的,都是依靠表面活性剂,所以所谓的氨基酸洗面奶、或者氨基酸洗发水里,就会添加氨基酸类的表面活性剂。

▎氨基酸类洁面好在哪 

使用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为主要原料的洁面产品,会跟我们的皮肤一样是弱酸性的,这就可以给我们的皮肤带来天然的宠溺感,亲肤性非常好。

它没有皂基类产品那么强的去脂能力,使用感受也就更加温和,洗完之后不会觉得脸上咯吱咯吱的,也不会特别紧绷。

不过在起泡的程度上,氨基酸类洁面一般是低于皂基类洁面的,但不要以为起泡少就不是好的洁面产品,因为洗面奶的清洁能力取决于它使用的表面活性剂,而非泡沫的多少(有的洁面产品会为了营造出泡沫丰富的感觉,添加过量的助泡剂,这样非但不能让你的肌肤更干净,反而会为肌肤带来负担)

所以氨基酸类洁面不会对肌肤造成很大的刺激,是不少干性、敏感性肌肤的心头好。下面,就把你手上的洁面产品反过来,看看它是不是氨基酸类洁面吧!

▎氨基酸类洁面常见成分

常见的氨基酸类洁面产品中,排在成分表前面的成分一般是:谷氨酸、甘氨酸、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烷基葡萄糖苷类等等。

看不懂?下面就是参考项目举例,买洗面奶的时候,对照着成分表一看就知道啦:

椰油酰基谷氨酸盐、椰油酰基谷氨酸钠、月桂酰基谷氨酸钠、肉豆蔻酰基谷氨酸钠、硬脂酸酰基谷氨酸钠、椰油酰基甘氨酸钠、椰油酰精胺酸乙酯盐……

芙丽芳丝洗面奶就是氨基酸类的洁面

例如芙丽芳丝洗面奶在它的的表面活性剂就是椰油酰甘氨酸钾、SK-II 护肤洁面乳的表面活性剂用的是月桂酰谷氨酸钠、欧缇丽的大葡萄洁面慕斯用的是椰油酰谷氨酸钠……

但是你发现了没,他们并不是直接写着“氨基酸”,所以如果你看到一款洁面产品的成分表前面的位置写着三个不加修饰的大字“氨基酸”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它可能根本不是氨基酸类洁面产品。

感觉好复杂,记不住这些成分怎么办?哈哈,文末已经给你准备好了偷懒方案!

那啥是皂基类洁面

所谓知己知彼,知道了什么是氨基酸类洁面,认识一下皂基类洁面来帮助区分两者也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大可不必谈皂基色变,很多皂基类洁面产品做得比廉价的氨基酸类产品温和得多,而且不少洁面产品其实使用的都是皂基 + 氨基酸的复合配方。

▎不要歧视皂基类洁面

皂基类的洁面产品简直就是油皮的大救星。因为皂基有很强大的去油能力,洗完脸的瞬间你会感觉到脸部前所未有的清爽,但是过不了多久,可能就会因为大量的脸部油脂被洗掉而觉得干涩。

另外,也有不少小伙伴会选择手工皂,这里就需要注意:不论一款手工皂的成分有多天然、多昂贵,也不论它是几块钱一块的舒肤佳还是上百元一块的叙利亚手工皂,它们都是皂,也都含有皂基。都具有去脂力比较强、洗完比较干涩的问题。

不过现在温和的皂类洁面和优质的手工皂,已经可以在清洁力和滋润度上达到很好的平衡了。

只是不论一款皂基型洁面产品如何弱化洗脸之后干燥的感觉,它本身的去脂力较强和偏碱性也是事实,所以该有的刺激还是会有,敏感肌的小伙伴一定要慎用。

▎皂基类洁面常见成分

皂基是由脂肪和强碱反应而成的,椰子油、棕榈油、橄榄油都是常见的用来制造皂类洁面的油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就是我们常见的强碱。所以,在辨别皂基类洁面的时候,就要认准成分表中的脂肪和碱。比如一款洁面产品的成分表前排出现了上面说的几种成分,那一般来说,它就是皂基类洁面了。照例给出大家几种常见成分作为参考——

洁面产品中常见的脂肪酸有:肉豆蔻酸、月桂酸、棕榈酸、硬脂酸……

洁面产品中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三乙醇胺、2-胺-2-甲基-1-丙醇。

不少资生堂的洁面产品都是皂基类洁面

例如资生堂旗下很多洗面奶都是皂基的,像资生堂新透白美肌亮润洗脸膏就含有肉豆蔻酸、硬脂酸、月桂酸、氢氧化钾,CPB 清爽洗脸膏也是一样;雅诗兰黛红石榴洗面奶里有硬脂酸和肉豆蔻酸。

说好的文末彩蛋

两个公式教你一眼就能分出氨基酸类洁面和皂基类洁面(能覆盖大部分这两类产品,如有遗漏欢迎补充呀):

希望你选到一款自己喜欢的洁面~好好洗脸,天天向上!

为什么看了那么多的理论,你依旧选不好一款洗面奶叫氨基酸洗面奶?

目前市面上的洁面产品,从刺激性来看,最为安全及温和,时下最为推崇的应该是氨基酸洁面产品,主要成分以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为主,可以做成弱酸性,与人体皮肤的酸碱度接近,所以的确是不错的,但市面上真正的氨基酸洁面产品并不是那么好找,因为套路实在太多了。

氨基酸洗面奶,从字眼来看,似乎就是在洗面奶当中加入氨基酸这么简单。

但实际上,不是所有的氨基酸洗面奶,都叫氨基酸洗面奶,即使是氨基酸洗面奶也有氨基酸洗面奶。何解呢?

真正意义上的氨基酸洗面奶,严格来说,必须是以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主要成分的。但现在市面上的氨基酸洗面奶,是只要添加了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就可以对外宣称氨基酸洗面奶,这就有一个问题了,添加量并没有严格的限定,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多商家,概念性地添加一点点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或者是添加一些都不能定义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氨基酸,然后打着氨基酸洗面奶的旗号,作为消费者,一眼看过去,看到的全是氨基酸,不信才怪。更有甚者,完全没添加,然后挂羊头卖狗肉。

作为消费者,如何去鉴别呢?(告诉你有关氨基酸洗面奶的套路)

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氨基酸表面活性剂?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从字面上可以分三部分去认识,首先是脂肪酸部分(主要有月桂酸、棕榈酸、硬脂酸肉豆蔻酸等),然后是氨基酸部分(主要有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最后是盐(钠或钾)。他们组合在一起就是脂肪酸去掉“酸”字,改为“酰”字,比如:月桂酰、硬脂酰、肉豆蔻酰,然后接上氨基酸,最后加上盐,即“××酰×氨酸×(盐)”。例如“月桂酰谷氨酸钠、肉豆蔻酰谷氨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钾、椰油酰基谷氨酸三乙醇胺盐”。

市面上主要有下面几种类型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

除此之外,还有精氨酸、肌氨酸类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

一般谷氨酸类的产品,滋润一点,甘氨酸、丙氨酸类产品会清爽一点,然后三乙醇胺盐较钠盐(或钾盐的产品)更温和一些。但实际上也不能一概而论,不能仅从一个成分就断定产品的情况,因为配方中的成分搭配以及剂量的不同都会影响产品最终的效果。

剖析市面上氨基酸洗面奶的套路

五大套路:

1、无中生有(完全没有添加氨基酸,更别说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但硬是起个氨基酸洗面奶的名字。 2、偷梁换柱(有添加氨基酸,但此氨基酸非彼氨基酸,并非氨基酸表面活性剂) 3、反客为主(点缀性添加一点点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但在整个产品中并不是主要成分,反而变成了次要) 4、瞒天过海(不是单纯的氨基酸洗面奶,而是皂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皂基+(SLES或SLS)+氨基酸表面活性剂,SLES或SLS+氨基酸表面活性剂) 5、真假难辨(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也有优劣之分,质量好和质量差,出于成本考虑,所以添加的……)

套路1:无中生有(专门欺负不看成分表或者完全分不清什么是氨基酸的消费者)

在成分表中找不到氨基酸,但偏叫氨基酸洗面奶

例如下面是某某产品的产品名

“氨基酸净颜洁面乳”,如果只看名字,好像真是那么一回事儿,有的人看到名字就信了,但我要告诉你,名字不重要,内在的东西才是重要的,再看成分表:

请告诉我,氨基酸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

没错,其实里面根本就没有氨基酸,里面只有几个“”而已,“甲基、丁基、月桂基……”,但不要误以为有“基”就是氨基酸。

除此之外,有“酸”也不是氨基酸,不要以为商家添加的一些脂肪酸就是氨基酸。

下面这些产品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酸,但就是没有氨基酸:

里面的硬脂酸、月桂酸,棕榈酸、乳酸等XX酸只是脂肪酸而已。但这并不影响它们起一个氨基酸洁面乳、氨基酸洁面霜的名字。但这种套路也未免太低端了。

这种无中生有的套路也只能欺负一些选购经验少的消费者。这部分消费者购买时倾向于听信功效,而对成分表没有过多关注,那么商家只要在功效上渲染一下,就能蛊惑人心。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因为对成分不熟悉,看不出个究竟,所以上当。但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其很多成分只要上网一搜都可以明了的。所以如果决定购买一款产品前,不妨摸一摸底细。尤其是重外表,不重内涵的的标题党,很容易因为一个绚丽的产品名字而受骗。

那么对成分不熟悉的消费者,怎么知道产品的成分信息呢?

首先,你得知道一款产品的全成分,也就是这个产品里面都有哪些成分。

那怎么知道产品的全成分呢?

现在购买护肤品大部分人会网购,但是网购有一个问题,就是商家的宣传页面不一定会提供全成分,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呢?通过下面的方法去获取:

(1)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打开网站后点击左下的企业查询

然后找到化妆品一栏

如果是进口护肤品,就选进口的,输入产品名称后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例如查询“宝拉珍选”的这款产品

如果是国产护肤品,就选国产:

(2)当然也可以通过这个网站:美丽修行,大部分护肤品的全成分都可以查到。

当你通过以上方法找到一款产品的全成分后,你就可以查询一下里面的这些成分有什么用,怎么查呢?

废话不多说,推荐几个查询的网站:

国内的:可以到这几个网站查:(中文)

1、化妆品成分查询网

2、CosDNA 化妝品便利資訊網

3、美丽修行

4、化妆品成分查询

当然不能忘了百度(虽然里面的信息很杂,但多少可以有点提示)。

如果自觉英文还不错,可以到这个网站查:

Skin Deep® Cosmetics Database(全英文)

这是“美国环境工作组”旗下的网站,收录大量化妆品品牌的成分信息及相关安全信息。对每一种成分都标有危害指数,在此基础上可以查询某个化妆品的综合评分。国内很多成分查询网站的资料都来源于此。

如果日语不错的,而且购买日货比较多的同学,可以到这个网站查:

Cosmetic-Info.jp:化粧品技術者向けデータベースサイト(全日文)

可查询日本的化妆品,医药外部品添加物名称、原料(原料名称、厂商、HLB值等),还可以查询很多日系产品的全成分。

套路2:偷梁换柱(料想到你会看成分表,那就添加点所谓的氨基酸)

产品中有添加氨基酸,但此氨基酸非彼氨基酸,氨基酸≠氨基酸表面活性剂。

大家要明白一点,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和氨基酸是不同的,不要以为氨基酸能够替代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功效。有些商家为了节约成本,但又想打着氨基酸洗面奶的旗号,于是乎,就加入一些氨基酸充数,但此氨基酸非彼氨基酸,加入的氨基酸并非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在功能上更不替代,大部分只是保湿的效果而已。

(1)比如添加一些植物氨基酸类、胶原氨基酸类、酵母氨基酸类等,一般消费者不会深究到底是氨基酸还是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看到有氨基酸三个字就行,但你确定这是你想要的那种氨基酸洁面乳吗?

下面几款产品中,加入了植物氨基酸,胶原氨基酸类、酵母氨基酸类,有的在成分表中位置还比较靠前,但不管添加多少,都不能改变一个事实:它们只是保湿而已。

2)还有一些套路就是添加一些具体一点的氨基酸,比如精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胱氨酸,缬氨酸,组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色氨酸,酪氨酸,丙氨酸,异亮氨酸等等,但这些氨基酸,都不是表面活性剂,也只是保湿成分。

像下面这款产品就比较典型,大概数了一下,添加了17种氨基酸,散弹枪吗?估计是想把缺的都补回来,放眼看过去,全是氨基酸,对消费者是一种视觉冲击,一些不熟悉情况的消费者很容易上当,再说即使是保湿,这些成分的位置也很靠后。

以上的套路都是要么不添加,要么添加一点氨基酸,并没有添加真正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

套路3:反客为主(这次终于添加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了,但你以为就这么简单吗?)

一般是点缀性添加一点点氨基酸表面活性剂,这种情况,也不好说它不是氨基酸洗面奶,因为它的确是添加了氨基酸表面活性剂。

既然叫氨基酸洗面奶,那本应以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才对的,但是有的商家加入极少量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反客为主,然后称之为“氨基酸洁面乳”,这个时候你能说它不是吗?这个时候你只能自己决定买不买了。

比如下面两款产品,椰油酰谷氨酸钠和月桂酰谷氨酸钠的位置都比较靠后,氨基酸表面活性剂都不是主要成分。

套路4:瞒天过海(虽然添加了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但并不是单纯的氨基酸洗面奶)

一、比较常见的有:皂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就是在皂基的基础上再添加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所以在成分表中你会先看到脂肪酸(月桂酸、肉豆蔻酸、硬脂酸等)、碱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然后氨基酸表活剂出现在比较靠后的地方。

比如下面这个产品,排在前面的有月桂酸、肉豆蔻酸、氢氧化钾,是属于脂肪酸+氢氧化钾的皂基,然后在很靠后的位置的月桂酰谷氨酸钠虽是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但添加量很少,所以这个产品实则是皂基洗面奶,只因点缀性的添加了一点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就可以高挂氨基酸洗面奶的旗号了。市面上很多宣称氨基酸洗面奶的,很大一部分是这种形式。

那怎么知道是否含有皂基呢?

首先你要知道,皂基是什么?

皂基是由脂肪酸(如硬脂酸、月桂酸、棕榈酸、肉豆蔻酸等等)与碱剂(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三乙醇胺等)反应生成的。

那么,最后添加到护肤品中有两种方式添加:

第一种方式是以皂粒(脂肪酸盐)的形式添加:

皂粒是油脂(也就是脂肪酸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然后脂肪酸和碱皂化生成的脂肪酸盐。

如果是通过这种形式添加的话,那我们看成分表时,看到的就是月桂酸钠硬脂酸钠棕榈酸钠脂肪酸盐。例如HABA泡沫皂的成分:

还有像现在的手工皂也是这种通过油脂与碱剂(NaOH)反应生成的脂肪酸盐。

既然讲到手工皂,那再展开一下

对手工皂的看法,现在有两种声音,一种是说手工皂多么多么好,另一种是说手工皂多么不好。我认为没有了解,就没有发言权。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手工皂。

关于手工皂,大家关心的无非是功效性以及安全性这两方面。先来看看手工皂与工业皂的区别:

(1)工业皂生产是在高温加热条件中,让脂肪酸和碱充分接触,进行皂化,皂化程度相对完全。

(2)手工皂则是在不加热的条件下,让成分自然皂化,因为没有高温加速反应,所以皂化速度慢,需要一个漫长的熟化过程,让碱(NaOH)慢慢反应,所以早期测出来的PH值会比较高,熟化后PH值会下降。

优点:

从生产过程可以知道,一个是热制,一个是冷制,因为是冷制过程,所以手工皂可以保持某些成分的活性,所以好的手工皂会使用天然植物油,甚至是很高档的天然植物油。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手工皂的确比工业皂诱人,当然前提是好的手工皂。

缺点:

是很难保证皂化完全。如果皂化不完全,那未熟成的手工皂内就会留有强碱(NaOH),当使用过程中就会游离在水溶液中,对皮肤有伤害。那为什么说很难保证完全皂化呢?因为手工皂制作过程是没有加热的,所以皂化反应自然会慢一些而且不够完全,而做出来的皂又是固体,不是液体,没有流动性,碱粒和油脂的接触面积不能变动,所以即使是放再长的时间,没有反应的碱粒也有可能未完全反应,所以如何继续皂化?这个有点参不透。

一款好的手工皂,我觉得需要满足下面的条件,而不是无止尽地去消耗情怀。

(1)原料质量方面要有保证,不添加违规禁用成分,这是最基本的,如果添加的是高档的植物油那当然最好。

(2)生产环境卫生要有保证,如果生产环境都是脏乱差,那如何保证产品的卫生。

(3)生产过程,保证相对充分的熟化过程,上市前要有检测。

(4)功效。

但说实话,现在看到的手工皂很难评价好坏,不知道出处,不知道成分,很多其实都不是天然植物油,而是直接在某宝上购买的一些便宜原料,更别说完全具备以上几点。所以购买前自己留心眼。至于说会不会存在未反应的碱粒,这个很难说,哪怕使用PH试纸测试过,但由于未反应的碱粒未必均匀分布,所以即使测出的PH值是弱碱,也不能排除。所以敏感肌肤还是要注意,偶尔用一用也没关系,因为我们皮肤也是具有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功能的。

还有一个问题:有的手工皂宣称是中性,甚至弱酸性?

这是一个化学问题。手工皂属于强碱弱酸盐,是呈碱性的,所以手工皂测出来的PH值,理论上是碱性的。

即使放置的时间再久,最终的酸碱度也是碱性,因为它始终都是强碱弱酸盐,只不过放久以后,NaOH反应完全后,PH值会降低一点,可能刚开始把pH试纸放到打出泡沫的皂表面,刚做出的皂pH较高,成熟之后大概是8-9,呈弱碱,有些宣称中性的,肯定添加了其他的成分去调节酸碱度,比如柠檬酸、果酸之类的,但也估计PH7-8,至于说宣称酸性的手工皂,难辨真假。

扯得太远了。。。

上面讲了第一种添加方式,就是直接加皂粒(脂肪酸盐)。

第二种添加方式是添加脂肪酸、碱,所以在成分中,看到的是脂肪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硬脂酸、月桂酸、棕榈酸、肉豆蔻酸等等),同时有碱剂的一种或多种(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三乙醇胺等),比如下面这款产品:

那么是不是看到成分中有月桂酸钠硬脂酸钠棕榈酸钠脂肪酸盐,或是看到硬脂酸、月桂酸、棕榈酸、肉豆蔻酸等脂肪酸,同时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三乙醇胺等就一定是皂基产品呢?不一定,如果是添加的量很少,在成分表中位置很靠后,那也不算皂基,如果在成分表中排在比较前的位置,则为皂基。

二、现在市面上的氨基酸洗面奶还有一种套路就是在皂基+(SLES或SLS)的基础上+一点点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或者是(SLES或SLS)的基础上+一点点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没有皂基。

(SLS:硫酸月桂酸钠) (SLES: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

(1)皂基+(SLES或SLS)+氨基酸表面活性剂:

比如下面这两款产品,SLES(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以及SLS(硫酸月桂酸钠)在成分表中排在比较靠前的位置,然后是由月桂酸、肉豆蔻酸与氢氧化钾组成的皂基,而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椰油酰甘氨酸钾、月桂酸谷氨酸钠)排在很后的位置,所以这两款产品不能算作氨基酸洗面奶。

(2)SLES或SLS+氨基酸表面活性剂:

比如下面这个成分:是以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为主,添加了一点椰油酰甘氨酸钾

为什么提到SLES、SLS这两个成分呢?

注意:SLS(硫酸月桂酸钠)和SLES(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这两种成分的去脂力和清洁力都很强,属于刺激性较大的成分,容易导致过敏,特别是敏感肌肤,因为两者起泡能力强,而且价格低廉,所以多用于洗发水、沐浴露中,不信可以马上看看你家里的沐浴露洗发水,用在洁面产品中,清洁能力是不用说的,用完会有绷紧感,即使是油性皮肤也不建议长期使用。

套路5:真假难辨(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也有优劣之分,质量好和质量差,肯定是不同的)

就跟西红柿炒蛋一样,质量好的西红柿和鸡蛋,做出来的跟质量差的比,多少会有不同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也是如此的,有的原料商提供的真的不咋的,但是廉价,出于成本考虑,部分商家加入的可能就是这类氨基酸表活剂,做成产品以后就更难鉴别,你根本不知道加的是哪里的原料,所以不要以为满大街的氨基酸洗面奶都这么好,一切都是套路啊,怎么办,这个无从破解。

至于氨基酸洁面产品有哪些类型,大家可以看看氨基酸洗面奶

以上讲了这么多,只是为了让大家辨别氨基酸洗面奶,并不是为了比较皂基洗面奶有多么不好,而氨基酸洗面奶又有多么好,也不是为了比较某某成分有多刺激,而某某成分又有多温和,因为护肤品的配方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不同剂量,不同的组合,不同的工艺,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不是一个成分所能决定的,中医当中有个概念“君臣佐使”,就是不同成分之间既有协同,又有拮抗作用,并不是简单的堆砌。并不是说某某成分有刺激,那么这个产品的一定有刺激,如果仅仅是简单的1+1=2,那要配方工程师做什么,只能说有可能,那么敏感肌肤就要谨慎使用。每种类型的洗面奶都有各自的特点所在,比如皂基,SLS和SLES产品的清洁能力强一点,对于比较油、又没有敏感的肤质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关键还是辨别肤质,还是那句话,不辨肤质的护肤都是耍流氓,你说你一个敏感肌,你去用皂基,甚至SLS和SLES产品出现刺激那是在所难免的。现在很多人动不动就将某种产品,某种成分妖魔化,或者捧上神坛,脱离肤质去谈论好坏,更多是在卖情怀,装逼套路。

还有一种现象,常常看到一些人说什么碱性洁面的产品都不可用。

然后教人拿试纸测试,如果是碱性就统统扔掉,没错,他们的说法就是如果测到碱性就统统扔掉,但我想说,我们日常的自来水也是偏碱性的,那是不是你就不用水洗脸了。

以下就是亲自测的自来水的酸碱度,就是我们日常使用的自来水,从水龙头接的一杯,先用PH试纸测(如下图):可以看出PH值基本介于7-8。为了更精确一点,再用电子酸度计测试(精确到0.01pH),测试的结果(如下图)是7.33-7.34,呈弱碱性。

我们的皮肤虽然呈弱酸性,但都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使用弱碱的洁面产品后,皮肤是可以自行调节的,所以并不是碱性的洁面产品就要扔掉,还是要看肤质,如果你的肌肤很敏感,碱性的产品自然不适合。

要了解更多护肤干货,请关注公众号:初小果,一个不讲情怀,只讲干货的公众号,赶紧上车,没有时间讲了。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