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 槓 時代 的 高 效率 閱讀 法

斜槓時代,讀什麼比讀多少更重要,
靠自學翻倍職涯價值,
將爆量資訊去蕪存菁,內化成戰鬥力,
讓關鍵知識,提升你的競爭力!

現代人每天一睜開眼就被大量資訊轟炸,眼看各個領域不斷創新,我們所學的知識卻每分每秒都在快速折舊!假如只是持續地獲取、輸入固定知識,大腦會因負擔過重,無法吸收消化,而使知識淪為讀過的死水,無法在關鍵時刻派上用場。為了因應斜槓時代的多樣化挑戰,我們必須提高自己的「知識戰鬥力」。除了到學校、補習班進修之外,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自學閱讀。

     本書作者求學時主修哲學、美術史,畢業後進入外商顧問公司工作,不但在商業領域出版多本著作,還在研習機構當講師授課。為何非本科系專業的他可以跨領域取得成功?這都多虧了獨樹一格的自學閱讀法所賜。只要學會本書的「高效閱讀法」,便能使自學事半功倍,將知識化為競爭力,迎接新時代的挑戰!

■想當個不被時代淘汰的現代人,你必須靠自學增加競爭力!
從前,人們在學校學習大量知識,培養專業技能。如今網際網路的便利造就了知識的日新月異,作者認為人人都需要自學,原因有以下四點:

1.知識的呆帳化:在學校學到的知識,正急速地被時代淘汰。例如行銷學的4P,已然被大數據行銷所取代。
2.產業蒸發的時代:創新將徹底顛覆以往的組織結構。例如在智慧型手機加入市場大戰後,掀蓋式手機便遭到淘汰。
3.人的壽命與企業壽命呈反比:人的壽命變長,退休時間也跟著延後,但企業的旺季壽命卻變短,得不斷求新求變才能永續經營。
4.新時代的斜槓人才需求:在單一專業的教育體系中,很難培養出推動創新的人才。若不想被時代淘汰,就必須具備能橫跨、結合兩個領域以上知識的能力。

■自學不僅僅是未來趨勢,更是一門系統概念的技術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如果不能將知識化為自身的思考,就難以活用於職場、人際關係等必要情況。市面上自學相關的書籍,內容多是速讀法、筆記術,旨在強調如何「輸入」資訊。本書則提供一套高效率的自學系統,將所學的知識,轉變成可靈活運用的即戰力。

     1.以乘法讀書法來擬訂自學戰略:以自己擁有的領域為起點,思考要怎麼跨界相乘另一個領域,建立自己獨特的定位。例如:「設計領域」x「科技領域」造就了Apple;「古典樂的作曲技術」x「流行音樂」造就了坂本龍一。

     2.依照目的調整資訊輸入的方式:有的知識是工作立即需要,有的是某領域的專業知識,有的是深化人文素養,有的是純粹娛樂。讀書的目的不同,資訊輸入的方法也大有區別。

     3.將知識消化吸收,轉成能運用出來的洞察:即使在讀生物學的知識,也能邊讀邊同步聯想思考,運用在商業領域上的啟發。比如:讀到螞蟻窩運作的知識,能將之對應到團隊組織效率提升的借鏡。

     4. 善用科技工具,打造靈活知識網:若知識是魚,大腦便是空間有限的冰箱,所以並不是所有的知識都要記在大腦中,但你可以養個魚池,需要時就捕得到魚。善用Evernote等轉存工具,讓你的海量知識可隨時取用。

■人文教養將化為橫跨領域的武器,提升你的競爭力
目前社會上迫切需要的是能跨領域的人才,放眼古今中外,很多時候促成進步的意見,都是由領域外的人所提出來的。要是認為自己不是該領域專業,過於客氣不敢提出疑問,將嚴重阻礙創新。對一個組織領導人來說,跨領域也是必要的條件。如此一來,才能為了共同的目的,驅動各個領域的專家,成功提升競爭力。

     學習人文教養方面的學問,可以增進「提問」、「懷疑」的能力。所以未來我們需要靠加強這方面的知識,來增進聯繫各領域所需的必要修養。

本書特色

1.最貼合斜槓時代的閱讀思維,教你用乘法讀書結合全新領域建構獨特定位。
2.為現代多忙的商務人士,提供一套輕鬆、經濟實惠、高度效率的自學法。
3.橫跨哲學、經濟、文學、心理學、腦科學等11個知識領域,讓學習沒有界限。

各界推薦(以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Zen大   斜槓中年/部落客/職業作家/知識變現力講師
Ada     筆記女王
王永福  知名企業簡報教練/《上台的技術》、《千萬講師的50堂說話課》作者
劉俊佑  生鮮時書創辦人
盧世安  人資小週末創辦人
鄭俊德  閱讀人社群主編

好評推薦

Zen大  斜槓中年/部落客/職業作家/知識變現力講師:


如今的時代,光靠學校教育已經不足以支撐一生的知識使用需求,唯有通透自學力,掌握生產知識與解決問題的技巧,才可能在變動的新自由主義世界中存活,《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中的諸多自學方法,實用且可行,非常推薦給大家,盼望每一個人都成為自學達人,靠自學能力奪回人生自主權,活出生命新高度!

王永福  知名企業簡報教練/《上台的技術》、《千萬講師的50堂說話課》作者:
我現在擁有的工作專業及能力,絕大部份都是自學而來。這本書,將告訴您如何更有效的把自學流程化,模組化。讓自學,成為您個人成長最重要的關鍵秘技。

劉俊佑  生鮮時書創辦人:
自學力,絕對是在變化快速的時代,人們最需要具備的基礎能力。趁大家還沒發現這事實,透過這本書好好培養自學力,你就能把知識當作武器,贏得未來。

盧世安  人資小週末創辦人:
近十年來全世界重新進入了知識典範移轉的關鍵期,對於知識工作者來說,如何快速掌握不斷出現的大量新知識並結合到工作中,不僅是對工作績效的提升至關重要,也是我們消除「資訊吸收焦慮」的重要對策,而這本書就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操作指南。

鄭俊德  閱讀人社群主編:
閱讀是理解世界的方式,高效閱讀是解構人生的方法,你可以不閱讀也可以過完人生,但要過得好,你需要懂如何使用閱讀。

原文書名:知的戦闘力を高める 独学の技法
推薦指數:★★★★★

為什麼需要自學技巧?

1.「知識的呆帳化」 — — 在學校學到的知識正急速的落伍

若是在過去,那些在學校學到、記住的知識,會成為生產專業知識時的重要武器,一生支持著你。然而針對那些知識很好用的時期,也就是所謂的「熱門期間」,如今已經變得越來越來短。在這樣的世界裡,自己過去學的知識一直在折舊,所以必須不斷獲取新的知識。

2.「產業蒸發的時代」 — — 革新就是把目前的架構全盤推翻

所謂創新,指的是徹底顛覆過去提供價值架構的一種變革,也就是說,把創新發生前做這行生意的企業,在該領域的事業連根拔起,這也就意味著即將發生「蒸發」,然後「消滅」的狀況。最典型的案例,就是 Apple 在 2007 年加入智慧型手機的市場,不出幾年後,行動電話的市場份額幾乎一半都被 Apple 奪走。

3.「人生的三季稻」 — — 人的勞動期間變長但企業的「繁盛期壽命」卻變短

當企業的繁盛期縮短(調查發現大概是十年左右),我們的人生勞動期間又有延長的傾象,將這兩個事實加在一起,我們可以得到一個非常簡單的啟示。那就是今後大多數的商業人士,都會在工作生涯中體驗到轉換跑道的重要經驗。

4.「跨界人才」 — — 必須要有能橫跨、結合兩個領域的知識

今日的商業世界中,各種專業領域彼此之間變得越來越密切,光憑專業性的人才所構成的團隊,是不可能推動創新的。賈伯斯指出,所謂創造並不是「發明什麼新的東西」,而是「做出一種新的組合」而已。目前的高等教育機構,基本上都是以「培養專家」為前提來設計課程,若想要得到廣泛領域的知識,除了自學別無他法。

這本書在說什麼?

《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

「輸入的內容有九成會在短時間內遺忘」

這本書與其他自學類書籍最大的區別就是,不要以「記住」為目標。在建構一個以「記不住」為前提的自學系統時,關鍵在於「大腦功能外部化」。將曾經輸入大腦的資訊,用自己的方式抽象化、構造化之後,再整理成外在數位資訊儲存。這麼做,就能夠不用花時間去「記住」,進而提高知識的戰鬥力。

本書的目的,是要將提高知識戰鬥力的「自學技術」,傳授給各位讀者。自學,大致上可以將它想像成四個步驟構成的一個系統,「戰略」→「輸入」→「抽象化、構造化」→「儲存」,整本書的重點精華就在上方這張圖。

步驟一:戰略

Photo by Ben White on Unsplash

何謂「自學的戰略」

就是決定「要學習跟什麼事有關」的大方向。相反的,也就是決定不學習什麼。可以用於自學的時間並不是無限的,特別是會閱讀本書的讀者群,應該是屬於三十到五十歲左右的商務人士,對各位而言,用來唸書的時間是非常寶貴的。樂觀假設我們每星期讀一本,一年可以輸入五十本,思考自學戰略,說到底,就是思考「如何把一年內能夠閱讀的五十本書,分配到什麼主題或領域的學習」。

以主題為主,以領域為從

說到擬定自學的戰略,總是會想到「學習哪個領域」,但是如果這麼做,再怎麼學也無法提升知識戰鬥力。為什麼呢?依造領域來學習,就是依造他人已經體系化的知識框架來學習,因此很難產生自己獨特的洞察或啟發。因此,自學的方針不是領域,應該是主題,所謂的主題,就是你追求的論點。我們可以制定以下類似主題,「要引發創新的組織是什麼樣的組織」、「美學意識可以如何提昇領導能力」等等。

創造是一種乘法

要開發創造自己,就是選擇別人沒有的排列組合,這個交叉跨界,也就是「乘法」。回頭看看能夠做出具有劃時代創意的個人或組織,你會發現他們所站的位置是沒有人能站上去的,具有獨特要素的交叉點。

  • 美國發源的搖滾X英國風的摩德式的打扮=披頭四
  • 設計X科技=Apple

在這裡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當我們站在一個交叉點上時,相乘的各種要素並不需要一定是最頂級的。

以「自己擁有什麼」為起點思考

有很多人不是想著去發揮「自己現有的東西」,而是會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對一個人來說,別人模仿不來的部分,那才是真正的強項,人們會掏錢買的,永遠是特別的東西。在選擇相乘的領域時,要選擇以「自己擁有的本性或興趣」為主軸,不能把別人擁有的或自己想要的當成主軸。另外,想在一個領域出類拔萃是很困難的,但是跨領域相乘就比較容易去創造獨特的定位。

一旦建立戰略,天線的敏感度就會提高

擬定自學戰略這個行為本身,可以提高你的天線敏感度。有時即使是偶然遇見的資訊,你也能立刻反應到「啊、這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資訊」。

未經整理的知識就無法使用

「好像記得哪裡讀過這樣的內容」,假如是這種程度的產出,無法達到本書提高知識戰鬥力的目的。這樣曖昧的內容如果正式的狀況下生產出來,可就不算是知識戰鬥力的提升,反而讓你的知識品牌力一敗塗地。對於自己所知「事實」的相關訊息,就必須要紮實地以 5W1H 的標準產出。

步驟二:輸入

Photo by Ed Robertson on Unsplash

輸入的來源

說到自學上的輸入,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讀書。其實,電視、廣播、報紙、雜誌等大眾傳播資訊,也都可以是自學的輸入來源。或是,Youtube、維基百科為代表的各種網路資訊。還有電影、紀錄片、音樂的歌詞或藝術作品等等。最後,最重要不可遺忘的,就是把自己當成天線來輸入資訊。之所以會要求輸入各種不同的自學資訊,就是為了使學習開關的關閉時間達到最小化。

只要用「短期眼光」輸入即可

百分之八十的職業生涯都是由自己沒有預期到的偶發事件所構成。將職業生涯目標話,限定了自己有興趣的對象之後,會使你偶然遇見「人、事、物」的機會變得狹小,就結果來說,反而讓你遠離了會為你帶來八成職業生涯轉機的偶然。決定長期目標,為了達成目標專心一意的努力,是很危險的。經常以「此時、此地」馬上就有用處的理由,或是當下覺得有不有趣的偏好來選擇,這兩點反而比較重要。

不要預設「知識創造」的結果

創新就像花朵一樣,其本身是無法以人為方式產生的,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整理易於栽培花朵的土壤與環境,並給予充分的營養與陽光而已。因此,我們要培養對於灰色地帶的直覺,例如:「雖然現在不知道有什麼用處,但總覺得這本書裡有什麼,這本書不知道為什麼就是覺得很棒。」

沒有目的地學習日後才能活用

以人生的整體來看,產出的量與輸入的量相同,有產出也要有輸入。反過來說,不輸入光是產出,便會在某個時候枯竭。如果「有需要再輸入」,就已經是人家要請你「站上舞台」的時候了,這時的學習,無論如何都只會變成輸入一些中看不中用的表面知識。唯有在人生中還未被他人要求產出、在輸入資訊的機會成本還很小的時期,才能夠達到大量且來者不拒的輸入。依循這個脈絡就會知道,不帶目的大小通吃的學習,對提升持續性的知識生產力才是真的重要。

對感覺舒適的輸入要小心注意

光顧著那些很有共鳴、很贊成的資訊,就只會接觸到同值性高的意見或論點。這樣的知識累積下來,知識庫存會極端偏頗,有淪為自以為是的可能。肯定與否定,在更高次元的層次上其實是一樣的東西。閱讀書籍時會產生強烈的反感與厭惡感,是因為這些資訊在我們心中產生某種共鳴。

Garbage in Garbage Out

從結論而言,因為很難嚴格區分垃圾的定義,所以必須先確實掌握住所謂的名著、經典,也就是說輸入已經確定不會有「差錯」,已經受肯定的資訊才是最重要的。既深又廣的閱讀只是一種幻想,廣泛地讀就必然淺,深入地讀就必然狹隘。值得深入挖掘的書,就要用彷彿在與作者搏鬥般的模式來閱讀,這樣的閱讀體驗才會成為結晶,對知識的儲存做出貢獻。

選擇符合自己程度的資訊

確實,被稱為名著或是必讀的書,內容會有一定的保證,讀了令人「期待落空」的機率或許很低。但是也不能因為這樣,就邊覺得「不知道在寫什麼完全摸不著頭腦」,邊咬著牙讀下去,下場就是無法消化,白費功夫罷了。書跟人一樣,會因為遇見的時間、地點,產生截然不同的聯結。我們應該經常小心留意,要選擇適合自己程度的資訊來輸入。

紮實閱讀相關領域

那就是「牢固相關領域」在一個時期內將某個領域的書籍全部歸納出來閱讀,讓每一本的內容互相產生關聯,將會使這些內容更容易固定在腦海裡。用這些相關的線把書連結再一起,把拼圖一片片拼起來,整體圖像就會很快呈現出來。

資訊的「密度」比數量重要

在世上到處流竄的資訊,幾乎大多數都是「對自己人生來說完全無關緊要的資訊」。我們往往會以為資訊本身具有價值,這恐怕是處理資訊的瓶頸仍停留在「資訊量」的時代,所遺留下來的影響。現在資訊處理的瓶頸,已經從「資訊量」轉移到「資訊處理的能力」了。如果在人身上的話,就是積極地切斷資訊,使自己擁有的資訊處理能力,能專注在可以獲得有意義的洞察或啟發的領域中,才是最重要的。

與人交談是最有效率的輸入

沒有什麼自學資訊來源比「人」更有效率了,這是因為人類擁有高度的過濾、理解脈絡的能力。與其讀完一本書,不如直接請教深度理解這本書的人,針對自己目前需要的重點吸收精華,會來得更有效率。

沒有「問題」的地方就學不到東西

所謂好奇心,是指內心有很多問題,但這些問題並不是因為你不懂而產生,反而是因為你懂才會發生。所以透過學習,你了解的領域邊界會朝向宇宙一點一滴擴展出去,隨著這個擴展,你那「未知的前線」又會再度拓展開來,結果就是你的問題數量變得越來越多。

步驟三:抽象化、構造化

Photo by Patrick Tomasso on Unsplash

很多時候,輸入的知識就是儲存著,無法運用在生產知識的現場。特別是文學、歷史、哲學等人文科學方面的知識,很難在我們每天的商業工作中找到直接的相關,因此我們必須將這些資訊抽象化、構造化,之後再取出對商業或是實際生活上的啟發,簡單來說就是必須「賦予意義」。

所謂抽象化,就是捨棄一些細微的要素取出精華,然後整理歸納成「重要的是OO」。把事物如何運作的架構,也就是基本機制抽取出來,在經濟學裡我們稱為「模型化」。抽象化之後的定理並不一定要是真理,也可以是假設。所謂假設,就是假定一個疑問,例如像「可能是XXX吧?」的問題,會更進一步加強輸入的敏感度,是提升自學系統生產性的重大關鍵。

接下來就是將抽象化之後的假設,透過構造化與其他知識、資訊綁在一起。

步驟四:儲存

Photo by Estée Janssens on Unsplash

把名為「資訊」的魚放入魚池中,讓她悠遊自在

我們試著把資訊當成「魚」,然後把世界當成是「海」來思考。我們透過各種媒體輸入資訊,然後把它們記在腦子裡,也就是把從世界海裡釣上來的資訊魚,放入大腦這個冰箱裡面一樣。確實你可以輕鬆任意的使用,但是冰箱裡能夠儲存的材料不論種類或數量都有限,可以調理的知識產物無法擴大或是沒有驚喜也是必然。

作者提倡的是做一個魚池,然後把資訊逾放在裡面的方法。如果想從世界海中釣起符合需要、最適當的資訊魚,把它放入一個我們創造的虛擬魚池中讓它活動自如,再配合狀況來調配才是最合理的方式。由於必須的資訊都在池子裡,因此不需要記下所有詳情。將相關的關鍵字或概念繫上繩子,當有需要時可以從魚池裡搜尋到就夠了。

存量變得豐富後,洞察力也會提高

所謂洞察力,就是找出「發生在現象背後眼睛看不到的事」以及「之後可能會發生的事」,這兩個問題答案的能力。

知識存量使常識相對化

所謂創新,就是相對化過去的常識,從懷疑之處誕生。重要的並不是大家常說的永遠「對常識存疑」的態度,而是擁有分辨「可以放過的常識」與「應該懷疑的常識」的眼光。能給予你分辨眼光的,就是「深厚的知識存量」。

隨著存量增加,創造性將會翻為一千倍

賈伯斯指出,所謂創造並不是「發明什麼新的東西」,而是「做出一種新的組合」而已。

假設所有的創意都是由不同的兩種要素組合產生的話,那麼擁有十個知識的人,與擁有一百個知識的人,他們經過組合之後得到的創意數量,就分別為 45 個與 4950 個。也就是說,知識的量有十倍的話,透過知識的組合產生的創意數量,就會超過一百倍以上。

當然,在這些組合下,大部分的創意應該都是沒有什麼用的東西。但是那也不要緊,這是因為創意的品質,就是仰賴於創意的數量,量轉化為質,這就是創意有趣之處。仔細觀察過去偉大的藝術家或發明家,他們留下的不只是創意的品質,在數量上也有相當突出的實績。

「並不是創新成功之後才生產更多,而是生產許多之後才得到成功」

畫線要畫在哪裡才好呢?

1. 覺得很有意思,應該可以作為日後參考的「事實」

2. 從這些有意思的事實中得到「洞察」或「啟發」

3. 從洞察或啟發得到的「行動」指南

這裡的要點就是,不是只畫自己覺得很不錯、有共鳴的資訊,沒有同感、覺得反感的資訊也要畫線。這是因為沒有共鳴,覺得反感的事情,這樣反面的資訊會更清楚地反映出自己的價值觀與思考。

把書本當成筆記本

書本就是已經寫了內容的筆記本。書這個東西在買來的時候還是未完成的作品,透過讀者與作者的對話,寫入了各式各樣的內容之後才算真正完成。

有疑惑就畫線

讀書的時候一定要邊讀邊畫線。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們並不會把所有畫線的部分都抄下來。重讀的時候,就以畫線的部分為中心來閱讀,一面讀一面評估是否值得抄錄,如果覺得值得抄錄下來,就選出那些地方進行抄錄即可。更具體的來說,我們會這麼做:

初讀:把在意的地方先畫線。
再讀:以畫線部分為中心閱讀,把仍然覺得有趣或重要的地方貼上便利貼。三讀:閱讀貼了便利貼的部分,選出日後可能會參考的內容再轉抄錄。

雖然轉錄的儲存庫無論什麼工具都沒有關係,如果說哪一點是絕對必要的話,那就是「日後能夠準確的搜尋出來。」

透過附加標籤產生意想不到的「組合」

或許是意想不到的組合,但若是提高抽象度來看的話,就會有一定的聯繫,而且很難在事前就想到這些組合要素,這樣的「適度隨機」將會帶來新的創意組合。透過加上「標籤」的動作,以利在自己的自學系統中得到多元化啟發的機會,就是我們加上標籤的最大目的。

要在變化快速的世界生存就必須「反學習」

在持續發生這樣重大變化的世界裡,一直執著於以前學會的概念或框架,想一路偷懶下去甚至會有危險。在這樣的世界裡生存的我們,要經常保持丟掉「過去學會的本事」,時時虛懷若谷的眺望世界,同時也要抹去自己過去學到的東西,或是覆蓋上新學會的東西,也就是需要持續的反學習。

後記

Photo by Blake Wisz on Unsplash

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我的選擇是這句話。

「如何把一年內能夠閱讀的五十本書,分配到什麼主題或領域的學習」

觀察過去我自己的閱讀速度,大約是一星期一本書,當養成讀書習慣以後,我會根據多種來源收集潛在的書單,並且預先購買放置在家中的書櫃中。這個過程中遇到了一個問題,依造我的讀書速度,一年大約五十本書,那麼,我應該怎麼做選擇?我應該要投資在哪個領域中?這變成我很重要的一個課題。

「寫在書上或筆記本上的東西,為什麼非得記住不可呢?」-愛因斯坦

這本書中有一句話引用自愛因斯坦,他談到做筆記的重要性。人類的大腦其實空間有限,更正確的來說,應該是處理資訊的速度是有極限的,在這個資訊爆發的年代,我們很難不間斷的輸入新資訊。我們應該以「記不住」為前提建立自學系統,把輸入的資訊以有效率的方式儲存起來,也就是我們需要勤做筆記。

本書在儲存的章節,有一段對於怎麼做筆記有一段很深刻的描述:在看書的過程中,對於在意的地方畫線;再讀的時候以劃線為中心做閱讀加深印象;三讀的時候,在最有興趣的地方,貼上便利貼,以最多不超過九處為限制,轉抄錄在數位筆記中。

抄錄的時候,避免將整段都節錄下來,只要將最關鍵的句子記下來,之後可以透過數位筆記的搜尋功能找到為原則。這種深度閱讀書本的方式非常有效率,可以將大腦的空間釋放出來,專注在需要大腦做思考的事情上面,當需要參考過去看過的資訊時,只要透過數位筆記的搜尋,就可以快速找回來。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拍手」給我支持,或是「Follow」我,讓我提供更多的優質文章給你。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