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秦明 第 二 季

人设光环配上神选角,第一季《法医秦明》在网剧中异军突起,积累了大批死忠粉。当观众迎来第二季,却发现铁三角面目全非,弹幕里都是“还我张若昀、李现!”“还是喜欢古灵精怪的大宝”……不少网友因为不满主角换人而怒打低分。台词、演技、人设,在新一季中,三位主演面临各种争议。

为何换角?换角的影响真的有那么大吗?刘明丽解释,当项目成熟时,因为预算、档期等等原因,原班主演实在没有办法协调,最终只能换人。对于演员的争议,刘明丽表示,“观众给负分或低分,可能是因为不习惯,但我们在试图用剧情去说服大家,这一版演员也有他的特点和诚意。”

南都:为什么选择刘冬沁、刘畅、于莎莎?

刘明丽:我们肯定希望能用原班人马,但因为预算、档期等各种原因,最后只能换人。当我们决定要换人时,反而放开了,索性就找感觉不一样的。秦明的角色,我们也曾有别的选择,也想过很多种方案,但是导演坚持选择刘冬沁。因为他新,没有受到太多的打磨,所以导演可以把他调成一个全新的秦明。秦明这个角色有压力,毕竟张若昀版的秦明很经典,换任何人来演都会被质疑、被指责。我们不找人气上高过张若昀的,也不想只是复制出张若昀的表演,所以找刘冬沁这样可塑性高的新人。一个20多岁的年轻演员,第一次担当这么重要的角色,有一些紧张或是表演瑕疵,也是能理解的。

南都:选择刘畅出演的原因是?

刘明丽:我们是先定下秦明,再围绕他来定刑警队长。第一季大家喜欢李现,觉得他很可爱,但他让大家觉得张若昀像领导,而他只是个普通警员,不像队长。到这一季,我们想做一点微调。刘冬沁本身比较年轻,我们要设置一个气场更强的刑警队长在他身边,刘畅比较合适。

刘冬沁和刘畅。

南都:有观众觉得刘冬沁和刘畅的台词功底不行,你怎么看?

刘明丽:首先我们不希望用配音来展现法医这个职业。拍这部剧,我们和很多法医打过交道,有大连、武汉、安徽的法医给我们做顾问,他们的普通话也都带有各地方言的特色。出于对演员、对剧本的尊重,我们要求演员尽量自己去完成高难度的大段专业台词,哪怕台词上有一些小问题,整体呈现上还是瑕不掩瑜的。

于莎莎饰演的陈诗羽。

南都:还有观众会觉得陈诗羽没有第一季的大宝那么好玩?

刘明丽:为了剧情节奏,其实有一些好玩的地方最后没有播,例如三个人在办案和日常中互怼和斗嘴的片段。相比李大宝,陈诗羽更像一个真正接地气的女法医,在工作中她是专业的、客观的,但是在工作以外,案件带给她的人性冲击会让她感情用事,也会偶尔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在面对冰冷的尸体时,她是一个真实的人,会大哭、喝醉、质问嫌疑犯……我们想塑造一个有人性、感情丰富的女法医。

演员丑吗?张若昀也不是传统意义的美啊

观众对新一季的不满,槽点集中在颜值上。有观众评论“并不是非要张若昀、李现、焦俊艳,但也不能这么凑合啊”“这一季的秦明颜值比张若昀差远了”……刘明丽则解释,没有选择花美男、长得特别精致的男演员,是因为那并不符合法医这个角色的诉求,其实“一个好的角色,不管谁来演,只要演技撑得起来,观众最后都会跟着剧情走”。

南都:大家觉得这一季的演员长得不好看,不如李现跟张若昀?

刘明丽:这部剧的定位受众不是低龄人群,所以现在流行的精致小鲜肉,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我觉得他们可以粗糙一点,更有荷尔蒙一些,哪怕接地气一点也无所谓,而不希望是简单的花美男的感觉。刘冬沁其实演过很多偶像剧,所以从偶像气质角度来说他一定是符合大众审美的。同时他的长相和气质又会区别于纯小鲜肉的类型,他更man一点。刘畅是另外一种类型,身高、长相、谈吐……他都是让人觉得很舒服,而且这几年演技提升非常大,很自然也很接地气。

南都:为什么不考虑花美男的类型?这样可以吸引一部分“看脸”的观众,也可以冲淡对第一季的固有期待。

刘明丽:第一季的选角也没有偏好花美男。我们的平台、合作方、导演,都没有把这部剧定义为偶像剧,所以花美男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在定下于莎莎之前,我们也没有考虑过特别美的女演员,我们希望他更像你身边的人。刘冬沁对比张若昀还是一个新人,而张若昀已经有了一定积累,所以大家一时之间对刘冬沁难以接受。但如果刘冬沁未来走得更远、更好,也许大家会回过头来说“刘冬沁好帅啊”。

其实,刚开始时张若昀也因为长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帅,打不开市场,但随着作品和角色的推出,他的魅力就出来了。

南都:有想过用流量小生来出演秦明吗?

刘明丽:如果我们找一个跟张若昀人气一样高的流量小生,那会占用我们的制作经费,就不能做出高质量的内容。现在出台的规定是,全部演员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实际上搜狐大部分的自制剧演员比例一直都是低于这个标准的,这样才能保证钱花在制作上。《法医秦明》是一个成熟的ip,我们没有特别想要靠有名的艺人带项目,反而我们想通过这个成熟的项目,把机会也给到上升期的、有发展空间的演员。

要“互怼”,不想看见感情线

第一季《法医秦明》几乎没有感情戏,到了第二季,感情戏多了一点点,秦明与初恋女友的回忆杀、刘医生追陈诗羽,甚至秦明与陈诗羽之间的气氛也有点微妙……有观众表示只想看他们破案,不想看主角谈恋爱;但也有观众表示感情戏并不多,恰到好处地缓解了案件带来的紧张感。第二季还有一点不同是,秦明暖了、林涛酷了、铁三角的互怼减少了。

南都:第一季里“互怼”的戏很出彩,第二季里这些内容减少了,是出于什么考虑?

刘明丽:其实日常戏的难度最低,不用去照顾逻辑、也不太会出现bug,但我们首先要保的是剧情和逻辑结构。第一季我们增加了三人组日常的剧情,在当时的市场里恰好就爆了。但实际上,我们想做的是一部法医剧,日常只是陪衬,专业部分会占到70%的比例。第二季的基调相对深厚,质感更偏电影。剧情以悬疑破案为主,日常生活为辅。如果日常戏部分不够好,我们就相应减少,把日常内容退让给悬疑破案。另外,第一季留下的bug和细节问题,我们希望在这一季能够更正和调整。

南都:观众认为《法医秦明2》的口碑不如第一季,怎么看这个问题?

刘明丽:这一点其实我们也挺委屈的,明明做了更好看的故事,大大提升了制作水准,但是因为换了演员阵容,有一些观众还没有投入去感受剧情,就已经先否定了剧作。另一方面也真的很高兴,第一季真的是很强大很经典,深受大家厚爱,才会对第二季有更大期待,我们也必须去接受观众更严格的检验。被暂时的否定,也希望随着剧情越走越好得到观众们重新的认可。

在角色上,我们不是去复制张若昀、李现、焦俊艳,而是用新的演员去延续剧里的人设,他们可以有自己的表演方式。在剧情上,我们希望这更像一部悬疑破案剧。所以我们希望观众可以把第二季当成一个新的作品来看。关掉弹幕,你会入戏的。

南都:关于人设,第一季的秦明是高冷的,还有强迫症。第二季的秦明会温和一些,比如会做饭、有点暖……但这样会破坏观众心中秦明的人设,为什么要这样设置?

刘明丽:第一季能成功就是因为我们敢于创新,不管是角色还是题材。到了第二季,如果我们完全复制第一季,对主创来说也是不能接受的。题材还是一样的题材,那我们只能在人设的细节方面进行创新。刘冬沁比较年轻,让他一直端着也很勉强。因为这一季里面有一段和初恋在一起时的青春回忆,所以他比较符合年轻时有点温暖、在热恋中的秦明。但他身上也有从事法医职业的高冷、洁癖、强迫症这些特点。

南都:第二季增加了一些感情线?

刘明丽:第一季基本没有感情戏,只有一个没有出现过的宝宝。第二季就延续了这个宝宝,但也没有让她现身。我们就只有二十集的体量,没有太多时间去展现一段感情,所以感情戏不多,只有一条辅线,秦明和他的初恋女友。之所以有这条感情戏,是为了让大家更了解秦明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的,他的过去对他到底有何影响,所以这条情感线是功能性的。

南都:你认为职业剧中尽量弱化或者不要感情戏,会让职业剧更有魅力吗?

刘明丽:我小时候看TVB的职业剧,像《刑事侦缉档案》《鉴证实录》等,都有大量的爱情、亲情戏份,往往是主角身边的人出事,把主角也卷进案情。因为案子与身边的人相关,感情会更复杂。相反,案子发生在与你无关的人身上,可能没有那种切身的感受。所以我不认为职业剧没有感情戏会更好,只是我们剧的体量、自身的编剧能力、规划能力,不能巧妙地把感情融入到剧情里,所以干脆不要了。

没有巨资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再有自己的特色

搜狐视频在网剧上起步早,《无心法师》《他来了,请闭眼》《法医秦明》……一系列自制剧曾经引领了网剧潮流。此外,搜狐视频的网剧一直保持着鲜明的特色,例如全男班阵容的《刺客列传》、人与兵器恋爱的《器灵》、穿越成游戏反派的《拜见宫主大人》……以及之后即将上线的穿越人宠恋《我在大理寺当宠物》,尼罗小说改编的《降龙》等等。每一部剧出来,都会有不少网友惊呼“这是什么鬼啊?”但随着腾讯、优酷、爱奇艺的强势进入网剧市场,受制于资金限制的搜狐视频压力不小。

《刺客列传》海报。

南都:搜狐视频在启用新人方面比较大胆,很少用当红流量,是出于投资成本的考虑还是其他因素?

刘明丽:成本是主要因素、我们很少做大IP,也一直遵守全部演员片酬占30%-40%制作成本的占比。如果请当红的演员,片酬会占用到制作成本,那剧的质量可能就不能保证了。所以我们不排斥捧新人,反而最希望用新人,只要他有天赋、有基础,我们都能够通过导演把他调教出来。搜狐视频的基调是小而美,霍建华接《他来了、请闭眼》、张若昀接《法医秦明》,都是因为平台和制作团队的优秀友情价出演的。我们定演员看的是综合性价比,会严格为每个项目制定不同方案。

南都:搜狐视频在网剧方面最早起步,但随着资本的强势进入,搜狐视频受制于资金问题,大家会觉得,是不是不挑战一线了?搜狐视频如何保持自己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刘明丽: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再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的制作团队延续着非常强烈的娱乐基因。我们从2012年开始做小体量网剧,《钱多多嫁人记》是刘涛演的,《乐俊凯》是张钧甯演的,此外我们制作的长剧捧红了一批又一批的新人……我们很会挑演员、挑项目,每一次都很精准。像《刺客列传》《器灵》的彭昱畅、《刺客列传》《画心师》里的熊梓淇等等,现在都已经能独挑大梁、拥有非常多的粉丝了。我们接下来依旧会做一些小IP或者原创剧,去找像《刺客列传》《器灵》《法医秦明》《拜见宫主大人》这类很特别的项目,先实现圈层小爆款,再想办法从圈层嫁接到大众市场,希望多能生产出像《法医秦明》这样的大爆款。

《拜见宫主大人》海报。

南都:你们会一直主打做圈层爆款这一类的剧吗?

刘明丽:如果我们一直做点对点的项目,影响力会非常小。像《拜见宫主大人》,我们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会把它做得更容易让大众接受。所以《拜见宫主大人》在流量和拉动会员方面,的确比《器灵》和《刺客列传》要好。所以我们还是会通过项目去思考,如何让圈层爆款更顺利地嫁接到大众上。

南都:如何将小部分死忠粉热爱的圈层爆款,发展成引燃整个大众平台的爆款?

刘明丽:还是会通过不同的项目去尝试。

南都:有一个点必须和过往不同,或是要有一个全新的脑洞,是不是你们在评估项目时的必须条件?

刘明丽:我们接触一个新项目时,首先会看雷同的内容多不多,如果雷同我们的过往作品,或者是市场上有很多同类型的,又无法在这个现状上面去二次创新的,我们会pass掉。还有一些项目虽然市场上有过同类,但还没有成功的作品,那样我们也还有机会,一样会去做。像《我在大理寺当宠物》,虽然是穿越,但穿得新颖,穿后的故事很特别。

《我在大理寺当宠物》海报。

南都:有的剧在别的平台会被拒绝,但在你们这里可能会被接受,是因为大平台求稳,而你们敢于试错吗?

刘明丽:其实恰恰相反。如果资金充足,反而更有资本去试错。但我们并不倚仗高投入,只能用最合适的预算,去做在卖相和质感上超越预算两倍甚至三倍的作品。也有一些项目,播出以后发现是失败的、错误的,我们会复盘,把经验教训都留给下一次机会去提高和改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