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獸 山 縱 走

路面狀況

石階、產業道路、泥土路

所需時間

1 小時 40 分鐘

基點

1.象山/183m/建設廳礦補/編號:2107號
2.象山/183m/北市三角點/編號:86號
3.豹山/141m/北市精幹點/編號:319號
4.120高地/120m/北市三角點/編號:51號

開車【奉天宮登山口】:國道1號內湖交流道(成功路)下,往成功路二段方向於新明路右轉再於成美橋左轉接東新街,於忠孝東路六段左轉接大道路、再左轉福德街經三個路口抵達福德街251巷抵達。

【象山登山口】:國道1號接建國高架道路下忠孝東路三段左轉,直行後右轉松仁路後左轉信義路五段150巷至22弄。

大眾運輸【奉天宮登山口】:搭乘台北市聯營公車或捷運永春站(也可直接步行至登山口,距離約1公里)轉搭公車前往福德國小站,下車後沿福德街251巷步行至巷底,即達登山口。

【象山登山口】:搭乘捷運象山站,或搭乘台北市聯營公車前往吳興國小站,下車後沿松仁路215巷接信義路五段步行至150巷22弄即達登山口。

交通查詢

大台北公車 台北捷運 台鐵時刻表 台灣好行 皇家客運

出發點

松山奉天宮/象山親山步道登山口

路線

松山奉天宮→(0.5K,15分鐘)→120高地→(0.25K, 8分鐘)→虎山峰→(0.4K, 8分鐘)→虎山峰步道出口接福德街221巷往右→(0.1K, 4分鐘)→瑤池宮對面小徑進入→(0.01K, 1分鐘)→豹山→(0.01K, 1分鐘)→瑤池宮→(0.5K,10分鐘)→續走福德街221巷至靈隱寺→(0.06K, 3分鐘)→右側小山徑獅山登山口→(0.06K, 3分鐘)→獅山→(0.06K, 2分鐘)→獅山登山口→(0.3K, 10分鐘)→北星寶宮→(0.3K, 10分鐘)→象山→(0.65K, 25分鐘)→象山親山步道登山口(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

備註

1. 登山口位於奉天宮主殿與香客大樓之間的走道進入,即可見陡上石階步道。
2. 豹山山頂由福德街221巷瑤池宮對面小徑進入。
3. 獅山山頂由福德街221巷過靈隱寺牌樓後約50公尺右側山徑進入(入口不明顯,需仔細注意登山條)。
4. 象山建設廳礦補三角點位於步道高處木造涼亭旁的步道上,因鋪設花崗岩步道時被埋沒,只露出基石頂。
5. 至象山可接往南港山親山步道 (拇指山、南港山、九五峰等)

地圖

下載GPX 詳細資料

切換地圖

Open Street Map Google Map Outdoors Map Open Topo Map 魯地圖

路線圖

龍山宮

龍山宮又稱龍山洞,舊稱「日本洞」,是日據時代的遺跡。二次大戰末期,日軍在此巨岩鑿出一座碉堡機槍陣地,以做為防禦之用。但現被宗教團體佔據,改名為「龍山洞」,一半的區域成了神壇,另一半區域則成為唱卡拉OK的地方。

松山煤礦坑口遺址

瑤池宮旁保留松山煤礦坑口遺址(松山一坑),據今已逾四十年歷史。本山系地質的石底層是煤礦蘊藏豐富的地層,屬於台北古老地層中的石底層,早在清光緒年間便已開採,而且以「松山碳」聞名,但後來因採礦意外頻傳,加上礦源逐漸枯竭,礦場接連著關閉,至民國80年完全走入歷史。

虎山120高地

以視野遼闊和舊兵工廠為地標的120高地平台,是以海拔高度命名的高地公園,擁有不錯的展望,能看見早期的松山區兵工廠,以及信義計劃區。

象山六巨石

象山上巨石林立的奇特景象,又稱老萊峽。山頂氣勢磅礡的六塊巨石,為觀看101大樓黃昏、夜景、煙火的最佳位置。

松山奉天宮

奉天宮始於清朝同治年間,一唐山人士於虎山之石洞內鑿一石香爐,並以紅綾上書玉皇上帝暨列位尊神懸於洞上。日據時期因推行皇民化政策,禁止供奉神明,該石洞並為日軍佔據,闢建大型防空壕。民國四十二年間,地方仕紳重新籌資搭建竹屋,供奉玉皇上帝為主神,並命名松山奉天宮。民國四十八年與永吉路開安宮合併兩宮供奉之神祇,並籌畫於現址擴建,現今北部最大之天公廟,香火鼎盛。

動物

常見五色鳥、白頭翁、紅嘴黑鵯及綠繡眼,較為潮濕的步道中,蝸牛的族群十分可觀,斯文豪氏大蝸牛、煙管蝸牛幾乎在整個山區都看得到。

植物

避風坡面由於環境較為潮濕,蕨類種類繁多,可見筆筒樹、台灣桫欏、菲律賓榕、華八仙等植物。山稜環境則屬於巨岩地形,陽光全天照射,又受風侵襲,可見到植物多為較耐強風、乾旱的種類如青剛櫟、大頭茶、鐵冬青、銳葉楊梅、木明橘等喬木。

地形地貌

由2,100萬年至1,950萬年前沉積的海相大寮層與1,950萬年前至1,800萬年前沉積的濱海相石底層所組成,主要岩質為砂岩,步道中可見黃褐色或赭紅色的岩壁與巨石,十分特殊。

特色

交通便利、歷史豐富,另外也是看夜景、欣賞台北101、台北盆地的私房景點。

要下載至手機,請點此看操作步驟 iOS手機、 Android手機

這周選條捷運即可到的路線那首選當然就是象山囉!還能遠眺101大樓那挺棒的景色,既然都來象山了怎樣能就這樣而己,當然是要把"四獸"統統給牠抓起來再回家!

所以決定從象山(象山步道)出發,順著四獸山步道接走南港山縱走,經姆指山、南港山南峰、南港山,來到九五峰下的福德街221巷,再取虎山、豹山及獅山,完成四獸山連走南港山徑O型路線,這一圈下來費時約5小時(含中途休息時間)

決定好今日行程那就出發吧!捷運象山站2號出口,出來即是象山公園

先來研究一下步道導覽圖

沿著指標前進就可找到登山口,我們這次由象山-雲靈宮登山口出發

石階嵌有象山自然步道字樣的石板

看到這長長階梯說真的不是挺愛,但既來則安之,出發囉!

步道中很特別的象形造景石椅,遠看有沒有像「魚」山! (所以我家老爺一路說這是魚山~很煩)

[第一站]象山 (海拔約183M):因山型似象頭而得名(有機會遠拍看看是不是如此,深在其中不見其形)

登頂後能眺望台北市盆地的景色,果然是台北人登高望遠遠離塵囂的好所在

六巨石

101觀景攝影平台,其實沿路幾乎都能遠眺到101大樓

台北著名地標-101大樓

經象山崗而上

象山步道旁的標誌自然都是大象囉

步道上的三角點

老爺說這應該是象山的三角點,但完全看不出來?

續行後,往拇指山方向前進

其實從六巨石後即一路有著拇指山的指示牌

接續四獸山步道(南港山縱走)

這的山徑分支小路不少有點錯綜複雜,時常要停下腳步對照一下導覽圖或GPS

續行石階而上

今天的天氣蠻適合爬象山,微風吹來真的蠻舒適的。再加上天空還算乾淨所以看的很遠,台北盆地外圈的山頭都可清楚的看見

先上拇指山,寫著頂峰500公尺(到此頂峰牌之前是一段超陡的之字長上坡,真的很陡,因為努力的往上而沒有拍到照)

上來後會見一寫有「拇指園」的石頭

左轉後直上

[第二站]抵達南港山稜線步道與南港山後山腰步道交會處-拇指山

山頂拍照後原路下山

來時的直下回程自然變陡下,踏點蠻清楚但仍是需小心下

[第三站]南港山南峰(海拔365M),美麗的誤會,原以為她是南港山,後來發現她其實是南港山南峰,有顆北市地測市325號精幹點基石

山徑的制高點稜線,101大樓隨時伴在你的左右

[第四站]南港山(海拔374M):小百岳之一,有顆編號695的三等三角點,是南港山縱走的主要山峰,意外撿到的一顆小百岳

山徑上竟然有廁所,不得不感謝打掃及照顧這的人

[第五站]九五峰(海拔375M):為南港山系的最高點。峰頂有一巨石,巨石上刻有九五峰三個紅色醒目大字,九五峰聽聞是三十多年前一位登山界人士在95歲時登臨,故取名九五峰

離開九五峰後續行有一拓印台,忘了帶紙筆來(有興趣的朋友,來這路線時記得帶上紙筆)

拓印台前有一座電塔

其為南港山超高頻電視轉播站

南港山原始山徑的攀岩路徑,岩壁陡峭近90度十分危險

因不時發生攀爬意外,難怪沿路多處立有此黃色警示牌

沿路只要是休息的點都具有不錯的展望,且不論從那看101大樓就都在你眼前

迎著微風賞著城市風景,真的很不錯

過福德山莊後,有一左叉路寫著往「黃蟬園」方向,此屬於虎山古道

選擇往虎山古道經黃蟬園下山要留意腳步,因路徑多為石塊平鋪式階梯,遇雨天容易濕滑

[第六站]黃蟬園:私人闢建的園地,開創者是一位被稱「易教授」的退休人士,從三十幾年前利用廢棄的舊傢俱木材, 匠心獨具的依地形營造一間間的亭榭閣樓,後續仍有山友志工加入,而成就今日的黃蟬園之景

下至T字路口往左為虎山自然步道

往忠義宮方向,出福德街221巷

接回馬路,回拍出口處

續行松山路往上遇一涼亭,右行往虎山峰方向,約10分鐘可抵虎山

[第七站]虎山拔約140M):有一座休憩平台

虎山頂的標誌是虎頭側臉

由另一側下山,接回原來的大馬路繼續前進

過瑤池宮後,來到豹山路口

地上寫有往豹山頂字樣,入口真的不是太明顯,但可留意路口松山一坑的牌子做辨識

[第八站]豹山(海拔約140M):山頂也有一休憩平台,北市精幹點319號

豹山不知是否為表現出豹的特色,所以標誌設計是選用正面的豹臉(但用色及尺寸與象山及虎山不同,顏色是黃色,尺寸比較大)

再回到大馬路繼續前進,過福德宮及靈隱寺後,將會來到獅山路口

沿路兩兄弟跟老爺討論起獅山的標誌設計會是用什麼方式,象山沿路是全象圖案,虎山是虎頭側臉,豹山則是豹的正臉,那身為萬獸之王的獅山呢?父子三人也在說誰會猜對,非常好奇及期待

沒想到獅山的路徑相較前三者較為原始,果然隱身山林的萬獸之王氣勢與牠們完全不同

結果一到獅山頂父子三人大失所望,因為山頂既沒有休憩平台也有獅山的標誌,安慰起失落的他們說:應該是獅山的工程還沒有做到這吧!

[第九站]獅山(海拔約183M):隱身山林無展望,山頂標示竟然只是石桌上寫的"獅山"兩字,傻眼

回至大馬路往北星寶宮方向,北星寶宮有一登山步道接回象山自然步道

最後拍到的四獸山步道的里程是3500M

回經六巨石

下靈雲宮登山口,完成四獸山步道連走南港山徑O型縱走

原以為四獸山步道應是串連這四座山頭,後來發現原來不是啊!恩說:應該是這四座山環繞著南港山!所以才稱為四獸山吧

故查了查資料,原來四獸山的由來是:鄭成功退據臺灣準備反清復明,自臺南安平抵臺北,登四獸山來到虎林街口,望見整座山突然出現一片霧茫茫無法前進,鄭氏認為是妖邪作怪,盛怒的在豹山身上踩下很深的足印,而這個草鞋印子就變成鄭成功的治妖腳印了,是否屬實則不得而知了。也許有機會可以來考古一下吧!

雖然這次用自己的路線規劃串走了這四顆山頭,但發現其實每座山頭各有一段親山步道,下次有機會應該分別造訪一番,瞭解其中奧妙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