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 意义 探究 的 深度 访谈

课程大纲

本课程分为六周,每周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周:绪论

介绍本课程教学目的,阐述了家庭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对家庭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亦有概述性的论及。

第二周:研究方法

介绍了家庭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指出了社会调查在家庭社会学研究中的基础性意义,尤其强调了“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在家庭社会学研究中的重大作用。

第三周:家庭的成立

论及的是作为现代家庭基础的婚姻,指出了婚姻的特征,阐述了处于男女双方互动过程中的婚姻关系的维系和解除的社会限制以及改善婚姻关系的一些操作性技术。

第四周:家庭功能

讨论家庭功能,分析了城乡家庭功能的沿革和家庭功能的现状,指出了家庭功能在社会影响下可能的变迁方向以及这种变迁对社会的意义。

第五周:家庭结构

重点讨论家庭结构,指出了在特定的中国社会制约下家庭结构的特点以及它目前所发生的变迁,还有这种变迁背后的文化和制度方面的含义。

第六周:家庭关系  

阐述中国家庭内家庭关系的特点、影响家庭关系的因素以及家庭关系的改变何以成为家庭制度变迁的一个标志等问题

内容设计师

Peking University is determined to make its education openly accessible to students in China and around the world. With over 3000 faculty members, Peking University offers excellence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unded in 1898, Peking University (PKU) was the first national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in China. For the past 115 years, with its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outstanding alumni, Peking University has made prominent contributions in the humanities and sciences to further China's prosperity and progress.

平台

Coursera是一家数字公司,提供由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的计算机教师Andrew Ng和达芙妮科勒斯坦福大学创建的大型开放式在线课程。

Coursera与顶尖大学和组织合作,在线提供一些课程,并提供许多科目的课程,包括:物理,工程,人文,医学,生物学,社会科学,数学,商业,计算机科学,数字营销,数据科学 和其他科目。

      

一、关于社会学“田野调查”的概念

      

田野调查(fieldwork),是社会学者在做定性研究时普遍采用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但是社会学的田野调查却跟人类学的民族志有着相当深的渊源。关于“民族志”的概念阐释不一。通常会认为,民族志从文献记录看,会是一个写作文本。①但是待马林诺夫斯基在1914年从澳大利亚出发,花了两年半的时间到新几内亚去调查,出版了《西太平洋的航海者》等系列著作,并为“科学人类学的民族志”确立了“必须做到搜集材料的主体和理论研究的主体的合一”这样的准则之后,②民族志也意味着是一种田野调查方法。

      

由此,大卫·费特曼(David M.Fetterman)在《民族志:步步深入》一书中认为,“民族志是一种描述群体或文化的艺术与科学”,③民族志学者“带着开放思维而非脑袋空空进入田野”。费特曼还指出,与其他研究领域的学者一样,民族志学者“一开始也会对人们如何行为和思考存在倾向或先入为主的观念”。为了减轻倾向的负面影响,民族志学者“首先必须明确自己的倾向”,而“一系列额外的品性控制,如多方检验(triangulation)、情境化(contextualization)以及价值无涉的取向,给倾向的负面影响加了一道控制阀”。④马里兰大学教授厄弗·钱姆伯斯(Erve Chambers)进一步指出,民族志的目标是“描述与解释人类事务中的文化地位”,因此,“民族志主要应以其研究对象来界定,即民族与文化,而非以其方法论来界定。”⑤

      

故由以上对民族志的阐释我们可以看到,民族志的聚焦点或者说研究对象是文化。

      

之所以要将人类学的民族志做一个如此详细的介绍,是因为虽然现在我们将社会学的实地调查也称之为田野调查,但是实际上这个“田野调查”是一个很含糊的概念。然而我们通常又将田野调查看作一个约定俗成的名词,只要提了它别人就都能理解。按陈向明教授在《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一书中的说法,⑥“中国史学、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等领域常用的‘文化人类学的方法’”⑦与她在书中所探讨的“质的研究方法”“十分类似”,或者说“质的研究方法就是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⑧她在该书第2章“质的研究的历史发展”中讨论了质的研究的分期,她借用别人的评价,认为现代主义期(1950-1970)是质的研究的“黄金时代”。⑨这一时期质的研究受到现象学和诠释学的影响。

      

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陈向明对“质的研究方法”给予的定义强调了质的研究方法的整体性、情境性和关联性。⑩

      

从田野调查实践这个维度看,笔者基本同意陈向明对质的研究方法所下的定义。但是,笔者认为,陈向明没有突出田野调查中最核心的一个概念,那就是“意义”。(11)诺曼·K.邓津与伊冯娜·S.林肯(Norman K.Denzin,Yvonna S.Lincoln)在《定性研究:方法论基础》的《导论》部分对定性研究的定义中指出:“定性研究……试图根据人们对现象所赋予的意义来理解和解释现象。”(12)

      

由上文邓津等人对定性研究的定义可见,人们对现象所赋予的意义是这样的理解和解释的核心。这就使我们很自然地将这样的定性研究置于马克斯·韦伯的“理解社会学”的范围之内,因为正是他认为,社会行动是被行动者赋予了主观意义。(13)因此,韦伯在《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一书中对“社会学”下了这样的定义:“社会学是一门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并对其进程和结果进行因果说明的科学”,(14)从而将对社会行动给出“解释性理解”作为社会学研究的任务和重要方法,这就为定性研究所说到的对现象的意义之理解和解释提供了理论依据。阿尔弗雷德·舒茨则在对韦伯提出的理解“社会行动”的意义这一见解的批判中进一步发展了如何理解和解释人们赋予现象的“意义”这一问题,他将“理解”界定为“意义的关联”(correlative to meaning),这是因为他认为所有的理解都是对意义的理解,同时所有的理解都是意义。(15)因此,如果田野调查是探寻人的社会行动的意义,那么对这种意义的理解和解释将贯穿整个田野调查的始终。

      

那么,社会学的田野调查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民族志的社会实践部分)有无区别?笔者认为,至少可以说在以下两个方面存在着区别:(1)从关注点来说,民族志关注的是文化,即使是对社会的关注或者说欲对社会现象给出解释,也是经由文化这一进路。而社会学关注的是社会整体(它考察社会现象时有一个整体性的视野),在社会整体之下它也有一些现在已经变成传统的研究领域,比如社会结构(阶级和分层、社会组织)、社会流动、社会冲突、社会问题乃至像经济与政治等分支社会学,社会文化当然也是它的一个关注点(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重要关注点),但也仅此而已。因此,社会学的田野调查(尤其是在农村的调查)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就是当年以费孝通教授为代表的社会学者在云南农村所做的社区研究。(2)社会学虽然也强调将观察作为收集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的方法,但是它很少会采用民族志的参与性观察。因为参与性观察的成本相对要高很多。所以笔者在与孙飞宇合作的《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一文中强调的是在访谈现场或者说田野调查现场)的全方位的观察,至于参与性观察的作用——通过建立“我群关系”(16)和信任关系来获取真实信息,社会学的田野调查则可以通过对某地的追踪调查来实现。

相关推荐

访谈资料既然来自被访者的叙述, 这样的资料一定也是由被访者赋予了意义的,一般说来, 对访谈资料的理解和解释可以大体等同于,对被访者赋予访谈资料的意义的理解和解释。我们进一

(1)灵活性强:访谈源可以根据访谈过程中的具体情况灵活的控制问题的选排、重复与解释,同时可为不同访谈对象准备与之适合的问题;(2)能够使用比较复杂的访谈提纲;(3)能获得

埃文·塞德曼在《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指南》中指出深度访谈研究的目的是认识、理解受访者的个人经历,而不是对他们的经历进行预测或控制。而随着访谈的深入,研究者

访谈是管理咨询获取信息的一个常用方法。咨询顾问通过与客户组织中各类人员的接触谈话,能够获取客户组织的重要的主观问题,被访谈的人也感到他们在为项目作贡献。

采访是现代社会一种很常见的交流方式,通过采访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人的许多故事和生活环境等等。采访可以使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很好的沟通,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采

个人访谈的意义 1、改变了传统主持风格。访谈节目改变了传统媒介的话语方式, 在访谈节目推出之前,主持人都是比较端庄严肃的,主持人也不能脱 稿自由发挥。而访谈节目的出现改

电视访谈节目有何意义? 1、改变了传统电视主持风格。电视访谈节目改变了传统电视媒介的话语方式,在电视访谈节目推出之前,主持人都是比较端庄严肃的,主持人也不

对于被评估学校而言,以数据平台为基础的深度访谈,通过事前的准备和评估中的平等交流,对督促学校领导、中层人员和普通教师学习掌握教育部有关评估指标体系,从而

因此, 对访谈资料的理解和解释可以大体等同于对被访者赋予访谈资料的意义的理解和解释。 我们要理解并给出解释的则应是被访者赋予访谈资料的意义。这其中包括

时光在不经意中流逝,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面对新的工作,制定好新的目标,此时需要提前做好策划书了。你知道写策划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访谈策划书,欢迎阅

通过生涯人物的访谈,搜集财务总监这一目标职业的详细信息,对自己拟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探索,并根据访谈内容对发展方案做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明确未来的职业方向。2、访谈的

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_杨善华 此文是我们课题组集体多年实践的结晶在此首先要感谢课题组的刘小京程为敏和罗沛霖教授以及彭铟旎宋婧等同学文中不少观点来自我

九、活动意义: 此次活动对今后进一步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和服务又搭建了新的平台。 访谈策划书2 一、活动背景 这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日子。389年前的这一天,世界上三

组织与连结浅谈访谈资料的整理和分析OrganizingandConnectingHowtoanalyzedatafromone-on-oneinterviews内容摘要近年来定性研究方法尤其是访谈技术在我国的应

文章第一部分简要介绍访谈资料整理和分析的特点,第二、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组织”和“连结”的具体方法,并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最后一部分探讨了恰当使用回溯重组方法对提高分析的效

各院系领导应深刻认识校友访谈工作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特别是对学生访谈校友活动要给予具体指导和支持。各院系要组织发动学生广泛参与到访谈活动中,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访

因此, 一般说来, 对访谈资料的理解和解释可以大体等同于对被访者赋予访谈资料的意义的理解和解释。我们要理解并给出解释的则应是被访者赋予访谈资料(话语) 的

访谈资料: 1、您是如何找到这份工作的? 我是在大学学的是金融,经过多方比较的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更有前途,经以前同学的介绍进了此刻这个公司。 2、行业内,单位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