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 军力

中華民國
國防力量
中華民國國軍領導 军队统帅國防部長參謀總長服役年齡 軍力 現役人數 備役人數 可用性 適合服役人數: 每年可徵兵數 Global Firepower综合軍力排名 軍費 總計(新台幣/美金) 佔GDP百分比
中華民國陸軍
中華民國海軍
中華民國空軍
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
中華民國憲兵
全民防衛動員署
總統 蔡英文
邱國正
陸軍二級上將 陳寶餘
18歲-64歲
170,000人[1](2022年)
150,000人(2022年)
19-24歲男性:
5,883,828人(2019年)
男性:
4,749,537人(2018年)
男性:
174,173人(2018年)
第21名(2022年)[2]
5,863億/195億(2023年)
5,147億/186億(2022年)[3]
2.4%(2023年)
2.2%(2022年)
中華民國軍事 臺灣軍事 臺灣現行軍事編制 臺灣主題
系列条目

臺灣軍事史

  • 臺灣明鄭時期軍事
  • 臺灣清治時期軍事
  • 臺灣日治時期軍事
    • 臺灣守備混成旅團
    • 臺灣守備隊
    • 臺灣軍
    • 臺籍日本兵
  • 中華民國軍事
    • 德國軍事顧問團
    • 駐臺美軍
      • 美軍協防司令部
      • 美軍顧問團
    • 白團
    • 榮譽國民

中華民國國防部

  • 資通電軍指揮部
  • 陸軍司令部
    • 航空特戰指揮部
  • 海軍司令部
    • 海軍陸戰隊
  • 空軍司令部
    • 防空暨飛彈指揮部
  • 憲兵指揮部
  • 後備指揮部
  • 政治作戰局
  • 軍備局
  • 主計局
  • 軍醫局
  • 後備軍人
    • 國防醫學院
    • 三軍總醫院
    • 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
  •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 國防大學 - 中正預校

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會議

  • 國家安全局

中華民國國軍

  • 中華民國陸軍
    • 航空特戰兵
  • 中華民國海軍
    • 海軍陸戰隊
  • 中華民國空軍
    • 防空飛彈砲兵
  • 中華民國憲兵
  • 中華民國資通電軍

後備救災作戰部隊

  •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
  • 內政部警政署
  • 內政部消防署
  • 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

相關軍事制度

  • 中華民國國軍軍階
  • 中華民國軍服
  • 中華民國軍旗列表
  • 中華民國三軍儀隊
  • 中華民國政戰制度
  • 軍訓教官
  • 漢光演習
  • 萬安演習

兵役法規

  • 兵役法(維基文庫)
  • 軍事審判法(維基文庫)
  • 徵兵規則
  • 軍官士官服役條例
  • 替代役
  • 國防役
  • 研發替代役

另見

  • 中華民國歷史
  •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 內政部役政署

其他臺灣系列

地理 - 經濟 - 交通
歷史 - 政治 - 外交

中華民國

政府(沿革)政治
中華民國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

憲法

  • 中華民國憲法(憲政史)
  •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 總統及副總統在臺灣之直接選舉與罷免
    • 國會在臺灣之全面選舉與罷免
  • 國民大會(已凍結)
  • 一府五院

總統

  • 總統:蔡英文
  • 副總統:賴清德
  • 總統府
    • 秘書長:李大維
    • 資政
    • 國策顧問
    • 戰略顧問
    • 國史館
    • 中央研究院
  • 國家安全會議
    • 主席:蔡英文
    • 秘書長:顧立雄
    • 國家安全局

行政

  • 行政院(內閣)
    • 院長:蘇貞昌
    • 副院長:沈榮津
      • 秘書長:李孟諺
      • 政務委員
    • 行政院會議
    • 中央行政機關(部會)

立法

  • 立法院(國會)
    • 院長:游錫堃
    • 副院長:蔡其昌
      • 秘書長:林志嘉
      • 立法委員
    • 立法院會議

司法

  • 司法院
    • 院長:許宗力
    • 副院長:蔡炯燉
      • 秘書長:林輝煌
      • 司法院大法官
    • 司法院會議
    • 憲法法庭
    • 最高法院
    • 最高行政法院
    • 懲戒法院

考試

  • 考試院
    • 院長:黃榮村
    • 副院長:周弘憲
      • 秘書長:劉建忻
      • 考試委員
    • 考試院會議
    • 考選部
    • 銓敘部
    • 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
    • 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監理委員會

監察

  • 監察院
    • 院長:陳菊
    • 副院長:李鴻鈞
      • 秘書長:朱富美
      • 監察委員
    • 監察院會議
    • 審計部
    • 國家人權委員會

地方自治

  • 行政區劃(沿革)
  • 地方政府
    • 省(已虛級化)/直轄市
      • 縣/市

政黨

  • 中華民國政黨(列表)
    • 立法院政黨:
      • 民主進步黨
      • 中國國民黨
      • 台灣民眾黨
      • 時代力量

選舉與罷免

  • 中央選舉委員會
  • 中华民国选举
    • 總統、副總統選舉
    • 立法委員選舉
    • 地方公職人員選舉
  • 中華民國罷免
  • 中華民國公民投票
    • 全國性公民投票
    • 地方性公民投票

其他相關條目

  • 中華民國外交
  • 中華民國軍事
  • 海峽兩岸關係(關係史)
    • 臺海現狀
    • 臺灣問題

中華民國軍事發展,從建國開始,經歷北洋政府、國民政府、國共內戰、政府遷台後等時期,乃至於今日兩岸隔海分治,皆與當時之政治情勢息息相關。現今中華民國之國防力量依《中華民國憲法》第36條,以及《國防法》第1條的規定,總統統率全國陸海空軍,為三軍統帥,行使統帥權指揮軍隊,直接責成國防部部長,由部長命令參謀總長指揮執行之。[4]其建軍備戰的最高戰略指導原則為「有效嚇阻、防衛固守」。[5][6]2017年中華民國全球軍力排名第19名[7],而2021年中華民國全球軍力排名第22名[8],2022年中華民國全球軍力排名第21名[9]。

歷史[编辑]

北洋政府时期[编辑]

中國自清代與帝俄於新疆、蒙古、东北、與英國於西藏就不斷有邊境衝突發生。甲午战争之后,清朝為了彌補戰爭損失著手建立一批新式陸軍,也称北洋军。北洋政府時期,中華民國曾派遣少量軍隊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1925年7月,護法政府於廣州改組為國民政府,最高軍事領導組織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8月18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將轄下各地方軍隊名目取消,統一名為「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國民革命軍建軍之初,將領和軍官均由中國國民黨在廣州創設的黃埔軍校加以培養訓練。國民革命軍是國民政府進行北伐的主要武裝力量。

国民政府时期[编辑]

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完成,統一中國,國民政府定於一尊,國民革命軍也被稱為國民政府軍,簡稱「國軍」或「國府軍」,同時效忠黨與國家。1931年日本入侵中国东北,国军中的东北边防军未做大规模抵抗。1937年日军全面入侵中国,国军奋起反抗。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對於西部邊界與蘇聯、英國等一直存有歧見與衝突,部分問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被人民解放軍以武力方式解決。1947年,《中華民國憲法》頒布實施,國民革命軍改名為中華民國國軍,象徵軍隊國家化,不再受中國國民黨把持,成為完全效忠國家的武裝力量。抗日战争后不久,第二次國共內戰即爆发,中華民國國軍在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中失利。

政府迁臺後[编辑]

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利後,中華民國國軍除少數進入東南亞的部隊(泰北孤軍和富台部隊),其餘主力部隊護送政府人員和部分黃金、國寶輾轉遷台,後於古寧頭戰役守住陣腳達成台澎金馬與中國大陸的分治。自中華民國遷台以後,絕大多數的軍事行動集中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衝突當中,這些衝突包含海陸空的武裝衝突與對峙。中華民國基於敏感性以及裝備與作戰的需求,參與軍事行動时,大多數派遣半民間的性質人員低調前往,例如於1973年南北越簽訂《巴黎和平協定》後支援越南共和國的「中華民國駐越軍事顧問團」,以及於1979年至1990年間協防阿拉伯葉門共和國的「大漠任務」。

作為美國西太平洋圍堵策略的前線國家,美軍駐防期間曾有不少機密性的軍事行動,且多數以美國指導、提供裝備、中華民國提供人力及基地的方式進行,主要的形式多半是透過中央情報局設立的西方公司,指導空軍任務,著名的任務包括黑蝙蝠中隊RB-57、黑貓中隊U-2對中國大陸的偵照行動、C-130對中共羅布泊試爆核子武器偵照的奇龍計畫等行動。美軍亦有透過「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與中華民國保持軍事交流、駐軍以及提供武器,甚至曾有駐紮戰術核武部隊。曾提供訓練課程或場所給其他國家的軍人或部隊,例如早期有諸多新加坡、中南美洲與中東地區國家的軍人曾經在中華民國受過不同的訓練,如政治作戰學校的遠朋班就充滿許多傳聞。目前公開且持續進行的正式軍事訓練只有與新加坡的星光計畫。而新加坡之國防組織、據信當初台灣亦不少將領以退役方式前往該國協助建軍。武器軍援部分除被迫轉贈美製武器予其他國家外,以輕兵器與中南美洲、中東國家私下交流較為人知曉。亦有與以色列、美國進行武器科技交流之傳聞。最駭人之傳聞為偕同以色列、南非於印度洋試爆核子武器。較大規模之國際軍事行動主力皆為海軍。

早期由於中共支援印尼共產黨之關係,曾有介入印尼排華與內戰之計畫,一定程度影響了當地排華的情緒。近期則是所羅門群島內戰期間,曾以艦隊遠航之名前往撤僑。周邊國家衝突亦曾有派遣軍隊參與,除與中共的軍事對抗外、韓戰、越戰與日本的釣魚台問題、菲律賓的巴士海峽漁業問題、南沙問題等,均曾扮演輕重不同的角色。其中越戰對於中華民國的軟硬體、軍政經均產生巨大的影響,最醒目的標誌就是清泉崗基地的建設。國共內戰亦曾衍生不少與周邊國家衝突的問題,例如撤入緬甸北部的異域孤軍、撤入越南富國島之國軍等。

軍種與兵科[编辑]

陸軍[编辑]

陸軍部隊為捍衛國家領土及主權之完整,平時以戍守中華民國自由地區要點,從事基本戰力與應變作戰能力訓練為主,及依狀況協力維護重要基地廠、庫設施安全,適切支援地區重大災害防救工作;戰時聯合海、空軍,遂行聯合作戰,擊滅進犯敵軍。

  • 戰鬥官科:步兵、裝甲兵、航空兵
  • 戰鬥支援兵科:政戰、砲兵、工兵、通信、化學、運輸
  • 勤務支援官科:兵工、軍醫、經理、財務
  • 一般勤務:軍法、行政、測量

海軍[编辑]

海軍平時執行海上偵巡、外島運補與護航等任務;戰時反制敵人海上封鎖與水面截擊,聯合陸、空軍遂行聯合作戰。陸戰隊平時執行海軍基地防衛、戍守指定外島;戰時依令遂行作戰。

  • 戰鬥軍官兵科:海軍不分科、陸戰隊
  • 戰鬥支援軍官兵科:航空、政戰
  • 技術勤務軍官兵科:補給、軍醫、工程、電信、測量、行政、軍法、主計、
  • 士官長兵科:補給、軍醫、工程、電信、測量、行政、軍法、主計、航空、政戰、陸戰隊
  • 海軍艦艇士官兵科:
    • 兵器兵科:魚雷、水雷、飛彈、砲械、聲納、水中機械、射控
    • 輪機兵科:機械、油(汽)機、損管、鍋爐、油水管理、電機、建築
    • 通信兵科:電子、譯電、電信、有線電信、信號、雷達
    • 航海兵科:航海、帆纜、氣象、測量
    • 其他兵科:政戰、航空、醫務
    • 行政兵科:照相、行政、駕駛、軍樂、印刷
    • 補給兵科:補給、食勤、事務
  • 陸戰隊

海軍陸戰隊[编辑]

海軍陸戰隊是中華民國國軍的兩棲武裝部隊,負責兩棲作戰、反登陸作戰、奪島作戰、臺灣本島及外島、離島守備、軍事設施防衛等任務,並有海軍陸戰隊學校培養陸戰隊幹部,海軍陸戰隊軍官幹部的來源主要為陸軍官校,以及少數來自於海軍官校和義務役預官,在戰爭時也有快速反應及戰力保存的功能,目前員額約9000人。轄下編制有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特勤隊專職南臺灣反劫船、反恐等任務,隊內成員多來自海軍陸戰隊志願役官、士、兵。

空軍[编辑]

空軍在平時警戒監視台灣週邊的空中區域,對進入領空內的飛行進行辨識與引導的工作,必要的時候採取對驅離的措施。另有防空部及其下轄之防空飛彈營、連負責台海一線之防空警備及防砲營負責空軍機場的防空任務。空軍以外購的天兵系統搭配麻雀飛彈、三五快砲等為主力。防空部隊則以愛國者飛彈和天弓飛彈爲主。台灣的防空飛彈密度位居世界第二,可以有效攔阻假想敵的飛彈攻擊[10]。空軍沒有兵科分別,只有專長區分。

  • 軍官專長:飛行、領航、步兵、砲兵、政戰、飛彈
  • 士官專長:飛行、領航、步兵、砲兵、政戰、飛彈

憲兵[编辑]

憲兵身兼軍、司法警察身份,負責維護社會治安,執行軍法,維持軍隊紀律,維護正、副元首安全,衛戍首都、重要政府機關、機場及軍事基地,執行反恐任務,平時可支援中華民國警察維護治安,戰時亦可成為戰鬥及後勤支援部隊。跟其他國家憲兵不同的是,中華民國憲兵直屬國防部,是一個獨立的戰鬥及後勤支援部隊,其地位類似於古代之禁衛軍。依國防部精粹案,憲兵司令部未來改為憲兵指揮部,總員額從目前1萬3000多人,大減為5000多人[11]。

其他兵科[编辑]

有些兵科橫跨各軍種,例如政戰,陸軍裡有政戰,海軍裡也有政戰,因此此處將這些兵科一併列出。

  • 政戰
  • 財務
  • 行政
  • 軍法
  • 軍醫

國防組織體系[编辑]

  • 總統 - 最高軍事統帥。
    • 國家安全會議 - 統籌與決策國家安全與國家防衛相關之施政方針與概要。附設國家安全局。
    • 行政院 - 制定發表國防政策,並整合各部會,架構全民防衛體系。
      • 國防部 - 主管全國國防事務,並統籌各國防單位。
        • 參謀本部 - 軍事幕僚與聯合作戰指揮機構。
        • 國軍 - 作戰執行機構,包含以下三軍種:
        1. 陸軍
        2. 海軍(含海軍陸戰隊
        3. 空軍
        4. 憲兵(軍種屬於陸軍,但獨立於陸軍之外的兵科部隊,因有作戰、警衛、偵查任務)
        • 其他治安組織準軍事部隊國防部可依戰時之需要,提請行政院許可將以下組織納入作戰序列(國防法第4條)[12]。
          • 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總隊
          • 內政部消防署
          • 財政部關務署各地區關稅局緝私艦艇
          •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
      • 中華民國國防研究機構
        1.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2. 國防安全研究院

軍事戰略[编辑]

目前以「防衛固守、有效嚇阻」為軍事戰略,秉持「止戰而不懼戰、備戰而不求戰」理念,絕不輕啟戰端,惟當戰爭不可避免時,將統合三軍聯合戰力,結合全民總體防衛力量,遂行國土防衛,確保國家安全。

國防政策[编辑]

參見民國100年國防報告書,具體國防政策如下。

  1. 建立精銳國軍:持續推動國防轉型,發展資訊與電子戰、飛彈防禦體系、聯合制空、聯合制海、聯合地面防衛及不對稱等戰力,並檢討合理之兵力規模與兵力結構,以守勢戰略為指導,建立「嚇不了、咬不住、吞不下、打不碎」的整體防衛軍力,達成「預防戰爭」之目標,確保國家安全。
  2. 精進國防組織調整,強化整體防衛實力:配合政府組織改造期程及後續兵力結構調整。將國防資源集中運用在能遂行「不讓敵人登陸立足」之主戰部隊原則指導下,優先精簡高司組織,以建構一支「小而精、小而強、小而巧」的國防力量。
  3. 推動募兵制度:「嚴考核、嚴淘汰」,推動募兵制度、精進軍事教育、培育國防文官與軍文合作等面向的變革。
  4. 重塑精神戰力:以「堅定國家認同,貫徹軍隊國家化,塑造精實軍風,整飭部隊風紀,推動行政革新,培養軍人氣節,建立官兵榮譽」為政策目標,戮力傳承優良軍風,形塑楷模典範。同時訂定目標管理執行作法,精進軍紀安全評核及風險管理工作,貫徹督導查察,擴大申訴諮詢服務,發揮預警防範功能,降低危安因素,以確保部隊純淨與戰力提升。朝「深耕基礎教育」、「精進部隊教育」、「強化生活教育」、「推展人文教育」、「落實德行考核」及「陶冶幹部素養」等面向,持續深化教育,期收潛移默化之效,以砥礪武德修為,捍衛國軍榮譽。
  5. 完善軍備機制。
  6. 加強友盟合作:建立與周邊及友邦國家良好關係和友我力量,達成「廣植人脈、鞏固邦誼」、「提升國際能見度」,以及「維護臺海與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的最終目標,共同預防區域衝突,降低戰爭發生機率。務實國際多邊合作,鞏固區域友盟互信。
  7. 強化災害防救:策進災害防範救援能力,健全防災機制。運用軍民災害防救資源,提升救災效能。
  8. 優化官兵照顧:落實權益維護,加強官兵服務。鼓勵終身學習,協助生涯規劃。

當前戰略形勢[编辑]

台海戰役及軍事危機[编辑]

  • 古寧頭戰役:1949年10月25日-1949年10月28日
  • 登步島戰役:1949年11月3日-1949年11月5日
  • 海南島战役:1950年5月1日
  • 萬山群島海戰:1950年5月25日-1950年6月27日
  • 第一次大膽島戰役:1950年7月26日-1950年7月27日
  • 南日島戰役:1952年10月11日-1952年10月15日
  • 東山島戰役:1953年7月15日
  • 第一次台灣海峽危機:1954年8月-1955年5月
  • 九三砲戰:1954年9月3日-1954年9月10日
  • 一江山島戰役:1955年1月18日
  • 大陳島撤退:1955年2月7日-1955年2月11日
  • 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1958年8月23日-10月上旬
  • 閩江口海戰:1958年2月19日
  • 八二三砲戰:1958年8月23日-1979年1月1日
  • 第二次大膽島戰役:1958年8月26日
  • 料羅海戰:1958年9月2日
  • 反攻大陸:1961年4月1日-1965年11月14日
  • 國光計劃:1961年4月1日-1972年7月20日
  • 東引海戰:1965年5月1日
  • 東山海戰:1965年8月6日
  • 烏坵海戰:1965年11月13日-1965年11月14日
  • 越南戰爭:1965年-1975年4月18日
  • 第三次台灣海峽危機:1995年7月21日-1996年3月23日

研發核武[编辑]

「核子武器研究計畫」在臺灣的發展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因中華民國為對抗中共,曾經與以色列科學家柏格曼合作,並向加拿大購買重水反應爐研製核武;並且與美國奇異公司合作興建核一發電廠,但是在中山科學研究院研究核能的張憲義於1988年1月9日叛逃赴美國之後,研究計畫被美國強迫終止。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逝世後,應美國要求拆毀了重水反應爐[13]。

國防支出及國防產業[编辑]

現役裝備[编辑]

地面裝備
輕型車輛 HMMWV 悍馬軍用車 · Jeep Wrangler0.5噸輕型戰術輪型車輛
戰車與裝甲車 CM-11勇虎式戰車(M48H) · CM-12戰車 · M60A3戰車 ·M1A2T 主力戰車 · M-41D輕戰車
CM-21裝甲運兵車 · CM-22/23裝甲迫砲車 · CM-24裝甲彈藥運輸車 · CM-25拖式飛彈裝甲車 · CM-26裝甲指揮車 · CM-27高速牽引車 · CM-31輪型裝甲車 · CM-32/33/34 雲豹裝甲車 · V-150/150S輪型裝甲車 · M88A1 裝甲救濟車 · M48A5 架橋車 · M9 戰鬥工兵車 · M3 兩棲浮橋車 ·LVTP- 5A兩棲裝甲運兵車/LVTC- 5兩棲指揮車/LVTH- 6兩棲火力支援車 · AAV-7A1 兩棲突擊載具
火炮

主条目:中華民國火砲列表

工蜂六型多管火箭 · 雷霆2000多管火箭系統 · M109A2/A5 自走炮 · M110A2 自走炮 · M101A1/63甲式 105毫米榴彈炮 · M114/T65 155毫米榴彈炮 · M115 203毫米榴彈炮 · M1 240毫米榴彈炮 · M42 40毫米防空砲車 · M59加農炮 · M712銅斑蛇砲彈 · Mk 44巨蝮二式鏈炮 · XTR-101/102近程自動化防禦武器系統(T-75 20毫米機砲衍生型)· T82 20mm雙管機砲(T-75 20毫米機砲衍生型)

步兵裝備
手枪 T75K1/T75K2/T75K3手槍 · M1911A1手槍 · 格洛克17手槍 · 格洛克19手槍· SIG P226 MK25手槍 · 貝瑞塔92F手槍
衝鋒槍 T77衝鋒槍 · 烏茲衝鋒槍 · MP5A5/MP5SFA3衝鋒槍 · SIG MPX衝鋒槍
步槍 M14步槍 · 57式步槍 · AR-15 步槍 · CAR-15卡賓槍 · M16A1/M16A2突擊步槍 · T65K1/T65K2/T65K3戰鬥步槍 · T86戰鬥步槍· M4A1 · T91/T91CQC/T91S/T91K1戰鬥步槍
精確射手步槍 Mk 14增強型戰鬥步槍 ·
狙擊步槍 T93狙擊步槍 · M24A2狙擊步槍 · M82A1/A3狙擊步槍 · M107A1狙擊步槍 · AR-10 SBF狙擊步槍 · SIG SSG 3000狙擊步槍 · HK PSG1狙擊步槍 · DSR-1狙擊步槍 · R.E.P.R.20狙擊步槍 · T108狙擊步槍
榴彈槍 Mk 19 Mod 3榴彈機槍 · T85榴彈發射器 ·M203榴彈發射器 · MGL-140榴彈發射器
霰彈槍 T85霰彈槍 · 伯奈利M4 Super 90霰彈槍 · 伯奈利M3 Super 90霰彈槍 · 雷明登870霰彈槍 · 莫斯伯格500泵動式霰彈槍 · 溫徹斯特M1200泵動式霰彈槍
机枪 T74排用機槍 · M240通用機槍 · FN MAG通用機槍· T75班用機槍 · M249班用機槍 · M85重機槍 · M2HB/M2QCB重機槍 · T90重機槍(參考M2HB白朗寧M2 50重機槍)
其他 國造一式六十六公厘戰車防禦火箭彈(仿M72 LAW) · APILAS反坦克火箭筒 · AT4反坦克火箭筒 · FGM-148標槍飛彈 · 紅隼反裝甲火箭 · SMAW肩射多用途攻擊武器
海軍艦艇
驅逐艦 基隆級驅逐艦
巡防艦 成功級巡防艦· 濟陽級巡防艦· 康定級巡防艦
潛艇 海獅級潛艇· 劍龍級潛艇
獵雷艦 永豐級獵雷艦· 永靖級獵雷艦
掃雷艦 永陽級遠洋掃雷艦
支援艦艇 磐石號油彈補給艦· 武夷號油彈補給艦(AOE-530)· 大湖級救難艦·長白級運油艦
兩棲登陸艦艇 中海級戰車登陸艦· 中和級戰車登陸艦· 旭海號船塢登陸艦· 合字號登陸艇
巡邏艦 錦江級巡邏艦· 沱江級巡邏艦
飛彈快艇 光華六號飛彈快艇
艦用火炮 Mk 45艦砲· Mk 42艦炮· Mk 75艦炮· 波佛斯40公釐高射砲· Phalanx Close-In Weapon System 方陣快砲· T-75 20毫米機砲
艦用直昇機 S-70C(M)海鷹反潛直升機(詳見SH-60海鷹)、500MD反潛直升機
空軍軍備
戰鬥機 F-CK-1A/B MLU戰機、F-5E/F虎Ⅱ式戰機、F-16A/B/AM/BM戰機、幻象2000-5 5EI/5DI戰機
偵察機 RF-5E虎眼式偵察機、RF-16偵察機
教練機 AT-3自強號高級教練機、T-34教練機
運輸機 C-130H運輸機
電子干擾與預警機 C-130HE天干機、E-2T/K預警機
反潛機 P-3獵戶座海上巡邏機
行政與專機 波音737-800客機(空軍一號)、福克-50客機、B-1900C客機
直昇機 AH-1W眼鏡蛇攻擊直升機、AH-64E阿帕契長弓攻擊直升機、UH-60M黑鹰直升機、OH-58D奇奧瓦陸上偵查直升機、CH-47SD契努克運輸直升機、TH-67教練直升機、S-70C海鷗救援直升機、EC225直升機
無人機 中翔一型、中翔二型、中翔三型、天隼一型、天隼二型、紅雀無人機、紅雀二型無人機、騰雲無人機
各類飛彈系統
對空 天劍一型飛彈 · 天劍二型飛彈 · 天弓一型飛彈 · 天弓二型飛彈 · 天弓三型飛彈 · 雲母飛彈 · 魔術II型飛彈 · AIM-7麻雀飛彈 · AIM-9響尾蛇飛彈 · 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 · FIM-92刺針便攜式防空飛彈 · MIM-23鷹式飛彈 · MIM-72欉樹飛彈 · MIM-104愛國者二型防空飛彈 · MIM-104愛國者三型防空飛彈 · RIM-66標準一型防空飛彈 · RIM-66M標準二型防空飛彈· 天兵防空系統· 捷羚防空飛彈系統· 海劍羚飛彈系統
對艦 雄風二型反艦飛彈 · 雄風三型反艦飛彈 · AGM-84魚叉反艦飛彈 · 潛射魚叉反艦飛彈
對地飛彈以及炸彈 天劍二A型反輻射飛彈 · 雄風二E巡弋飛彈 · 雲峰巡弋飛彈 · AGM-65小牛飛彈 · 萬劍飛彈 · MK82通用炸彈 · MK82SE蛇眼式通用炸彈 · MK84通用炸彈 · MK20石眼式集束炸彈 · GBU-10-2雷射导引炸弹 · GBU-12雷射导引炸弹 · JDAM聯合直接攻擊彈藥
反裝甲 AGM-114地獄火飛彈 · BGM-71拖式飛彈 · FGM-148標槍飛彈
反潛 RUR-5阿斯洛克反潜导弹 · Mk 44型魚雷 · Mk 46型魚雷 · Mk 54型魚雷 · Mk 48型魚雷· SUT重型線導魚雷

退役裝備[编辑]

地面裝備
輕型車輛 Chrysler Jeep·春達普K800摩托車·威利吉普車·Typ320WK人員車
戰車與裝甲車 維克斯六噸坦克 · 維克斯水陸兩用戰車 · 維克斯-考登勞爾特水陸兩棲輕戰車 · 雷諾FT-17坦克 · BT-5戰車· L3/35輕型坦克 · L3/33輕型坦克 · 卡登·洛伊德超輕型戰車 · CV-33輕戰車 · T-26戰車 · 雷諾AMR-ZB戰車 · 雷諾UE輕戰車 · M3/M5斯圖亞特坦克 · M4雪曼 · 九四式輕戰車 · 九五式輕戰車 · 九七式輕戰車 · 九七式中戰車 · M24霞飛坦克 · M48A1、A2、A3 · M18地獄貓 · M36積遜 · 六四式輕戰車 · M-41A1/A2/A3輕戰車 · M113裝甲運兵車
火炮 二十式82公釐迫擊砲 · M2迫擊炮 · 三一式60公釐迫擊炮 · 41式81公釐迫擊砲 · 62式4.2英吋迫擊砲

PaK 36戰防砲 · SFH 18榴彈砲 · LeFH 18榴彈炮 · 四一式山炮 · 十一年式步兵炮 · 1930年型(1-K)37公厘戰防炮 ·1932年型45公厘(19-K)反戰車炮 · QF 6磅砲· 57戰防砲·九二式步兵炮· 遼十四式三七平射炮· M3反坦克炮· M1897式75mm野戰炮· 俄造M1909式762山炮· 克魯伯 75mm 野砲· 滬造克式山炮· 施耐德1919年式75毫米山炮· 施耐德75毫米極輕便山炮 · 波佛斯M1930山炮· 美M1918 155榴彈炮· le.IG 18/7.5cm IG L/13 · 義M1935 4.7cm戰防炮

M20無後座力砲 · 43式75公釐無後座力砲 · 51式106公釐無後座力砲 · M18無後座力砲 ·

波佛斯75毫米口徑M1929高射炮 · 3.7厘米18/36/37/43年式高射炮 · 八八式7.5公分高射炮 · ST-5· 布雷達M35機炮· 厄利孔20毫米機炮 · M45防空機槍塔· M1 90公釐砲· M1897式75mm野戰炮 · 俄M1931 76mm高炮 · 俄M1938 76mm高炮· 麥德森M1935 20mm機炮

M8自走炮 · M7牧師 · M10自走炮(以M10驅逐戰車底盤改造) · M55自走炮 · M52自走炮 · M108自走砲 · 工蜂四型多管火箭

輪型、履帶裝甲車輛 M2半履帶車 · 布倫機槍載具裝甲人員運輸車 · Sd.Kfz.222 · BA-6裝甲車 · GMC裝甲汽車 · M3偵察車 · M8裝甲車 · M29C水陸兩用指揮車(水老鼠) · LVTP-5裝甲車 · M32B1裝甲回收車 · M51裝甲回收車威利吉普車 · 威利吉普車· Typ320WK人員車· 春達普K800摩托車· M113裝甲運兵車
步兵裝備 漢陽造步槍 · 快利步槍 · 宣統三年式步槍 ·元年式步槍 · 四年式步槍 · 韓麟春造步槍 · 中正式步槍 · 劉慶恩將軍步槍 · Gewehr 98步槍· 毛瑟Kar98k步槍 · 毛瑟M24步槍 · 李-恩菲爾德步槍 · 恩菲爾德M1917步槍 · 莫辛-納甘步槍· M1903春田步槍· 三十年式步槍 · 三八式步槍 · 九九式步槍 ·蒙德拉貢步槍 ·卡爾卡諾步槍· ZH-29半自動步槍 · M1941半自動步槍 · 向應式半自動步槍· 八一式馬步槍 · 四四式卡賓槍 · 白朗寧自動步槍· M1卡賓槍 · M1加蘭德步槍 · M14自動步槍 · 57式步槍(美國春田兵工廠授權生產的M14自動步槍) · 儒格Mini-14半自動步槍

博斯反坦克步槍

毛瑟C96手槍 ·M1911手槍 ·白朗寧大威力半自動手槍 · 阿斯特拉M900手槍 · FN M1900手槍· 魯格手槍· 十四年式手槍· 二六式手槍· M1917左輪手槍· 史密斯威森3型轉輪手槍· 史密斯威森軍警型左輪手槍· T72左輪手槍

MP18衝鋒槍 · MP28衝鋒槍 · MP34衝鋒槍 · 湯普森衝鋒槍 · 斯登衝鋒槍· 埃爾馬EMP衝鋒槍 · PPD-40冲锋枪 · M3冲锋槍 · 聯合防禦M42衝鋒槍· MAC-10衝鋒槍· MAC-11衝鋒槍 麥德森輕機槍 · 拉利輕機槍 · 捷克式輕機槍· ZB30輕機槍· ZB37式重機槍· 布倫輕機槍· FM-24/29輕機槍 · 拉利輕機槍 · 麥德森輕機槍 · 拉提M26輕機槍· 白朗寧自動步槍 · 路易士輕機槍 · 勃然式輕機槍 · DP輕機槍 · 拉提M26輕機槍 · FM-24/29輕機槍 · 維克斯機槍 · 霍奇克斯M1922輕機槍 · 哈奇開斯M1909輕機槍 · 賴貝爾機槍 · 馬克沁-托卡諾夫M1925輕機槍 · MG13通用機槍 · MG34通用機槍 · MG42通用機槍 · MG08重機槍 · 二四式重機槍 · 三十節式重機槍 · 九六式輕機槍 · 九九式輕機槍· 一式重機槍·馬克沁-托卡諾夫M1925輕機槍 · 馬克沁M1910重機槍 · 馬克沁機槍 · 霍奇克斯M1914重機槍 ·ShKAS機槍 · ZB37式重機槍 · 白朗寧M1919中型機槍(又稱為30機槍) · M1941輕機槍 · 白朗寧M1917重機槍 · 57式機槍(仿製美國M60機槍)

鞏式木柄手榴彈 · Mk 2手榴彈 · 國造68式紅色煙幕練習手榴彈

博斯反坦克步槍 · 巴祖卡火箭筒

M2火焰噴射器

德式鋼盔

海軍艦艇 長風級驅逐艦 · 海天級防護巡洋艦 · 海容級巡洋艦 · 肇和級防護巡洋艦· 通濟號練習艦· 永翔級炮艦· 法庫號淺水炮艦· 鎮海號水上飛機母艦 · 寧海級輕巡洋艦· 逸仙號輕巡洋艦 · S艇 (S-7級) ·陽字號驅逐艦 · 山字號巡防艦 · 美字號中型戰車登陸艦 ·龍江級巡邏艇 ·雲峰級人員運輸艦 ·武岡級人員運輸艦 ·海鷗級飛彈快艇 ·中正號船塢登陸艦 ·關字級掃雷艦 ·太字級護航驅逐艦 ·安字級巡防艦 ·永字級掃雷艦 ·中字級戰車登陸艦 ·{{大同級遠洋拖船的大同號遠洋拖船、大漢號遠洋拖船、大峰號遠洋拖船}} ·{{濟陽級巡防艦的濟陽號巡防艦、海陽號巡防艦}} ·{{錦江級巡邏艦的錦江號巡邏艦}}
各類飛機
戰鬥機 霍克II戰鬥機· 霍克III戰鬥機·格鬥士戰鬥機·CW-21戰鬥機· CR.32戰鬥機· 波音281 · Ba.27戰鬥機 · K-47戰鬥機 · 伊-15戰鬥機 · 伊-16戰鬥機 · I-153戰鬥機·P-43A1· 鷹-75(又名霍克-75)H/M · P-40B/E/K/N· A6M·P-38L/J · P-51D/K· P-47D/N·噴火戰鬥機·一式戰鬥機 · 二式單座戰鬥機 · 三式戰鬥機· 四式戰鬥機 · 伏爾特戰鬥機 · D510戰鬥機 · P-66戰鬥機 · F-84G· F-86D/F· F-100A/F、RF-100A· F-104A/B/D/DJ/J.TF/F-104G · F-5A/B
攻擊機 A-12攻擊機· A-16攻擊機· V-11攻擊機
轟炸機 Il-4·B-25·B-26 B/C·B-17· B-24M· PB4Y · 蚊式轟炸機· He 111轟炸機· B-10Model 139WC、WC-2· 圖波列夫SB轟炸機SB2/SB3· Hs 123俯衝轟炸機· 諾斯洛普 Gamma 2E 輕轟炸機· 哈德遜式A29
偵察機 O2U海盜式偵察機·AB-3水上偵察機· F-5偵察機· F-6偵察機· F-10偵察機·P-38L · RT-33A· RB-57A/D· RF-84F· RF-86F· RF-100A· RF-101A· U-2C/F/R· RF-104G·R-CH-1·O-1 偵察機
教練機 DH 82 · PT-17教練機 · T-33A · T-28A · T-CH-1中興號教練機 · T-38A · AT-6戰鬥教練機 · AT-11 · PL-1介壽號初級教練機
運輸機 Ju 52運輸機· C-46B· C-47B·C-54運輸機· C-119G/L·C-123B運輸機
水上飛機 AB-3水上偵察機
電子干擾與預警機
反潛機 P-3A獵戶座海上巡邏機·PB4Y-2巡邏機·P-2海王星巡邏機·S-2T追蹤者反潛機
直升機 蜂鳥甲型直升機·蜂鳥乙型直升機·CJC-3型直升機·h-5直升機·貝爾 H-13直升機·塞考斯基 H-19直升機·OH-6A直升機·UH-1H休伊通用直升機·S-70C-1
勤務機種 {{美齡號|C-47運輸機}}· {{中美號|DC-6B/C-118/波音707(波音720B)}} · 727總統專機空軍一號
各類飛彈系統
對空 MIM-14勝利女神力士型AIM-9響尾蛇飛彈· AIM-9B/G
對地 AGM-12犢牛犬 · 昆吾反戰車飛彈·青鋒飛彈·天馬飛彈
對艦 雄風一型反艦飛彈

軍事交流合作[编辑]

陸軍[编辑]

民國初年各系軍閥合作的對象不同,但中華民國黃埔軍校建立時期是借助於蘇聯的協助,北伐時期以前與蘇聯的交流較為密切[14]。1926年,德國馬可斯·包爾(Max Bauer)上校偕同兩位軍官抵達中國,開啟兩國之間的正式交流與軍事協助。稍後蔣緯國將軍前往德國接受軍事訓練。抗戰前期對外的交流幾乎完全中斷,直到美國開始協助陸軍整建部隊,從這個時期開始,美國成為陸軍最主要的交流與裝備來源國家。

1949年,國共內戰失利轉移到台澎金馬地區之後,中華民國陸軍主要的交流對象還是美國。但在軍官教育是以舊日本帝國軍官所組成的白團做為指導核心,直到1960年代中日關係轉變後才告中止。1963年,「明德專案」(德國軍事顧問團)。另外中華民國陸軍還提供新加坡陸軍星光部隊訓練場所。

海軍[编辑]

海軍承襲自清朝的傳統,與英國的交流較多,其次是日本。到了對日本作戰期間,海軍幾乎全滅,直到抗戰勝利之後接收來自日本、英國與美國的艦艇之後才逐漸擴大編制,從此之後的主要交流對象都是美國。

1970年代,自以色列引進天使二型反艦飛彈與毒蜂級飛彈快艇,並且仿製為雄風一型反艦飛彈與海鷗級飛彈快艇。1979年,荷蘭RSV造船廠同意出售兩艘潛艇,這也是目前中華民國海軍主要的水面下作戰兵力。1980年代,海軍請台灣中油公司出面向德國訂購4艘多功能近岸船,其實是獵雷艦。1991年加入服役初期,艦上官兵必須穿著中油的制服,船身漆有「CPC OFFSHORE」的字眼以掩人耳目。這4艘獵雷艦就是現役中的「永豐級」。1990年,法國同意出售6艘拉法葉級巡防艦,也就是現在服役中的康定級。

空軍[编辑]

1929年國際對中國的武器禁運取消之後,美國便開始積極對中國銷售軍用航空設備,並且同意協助國民政府建立空軍所需要的軟硬體設備。透過兩國商議之下,美國陸軍退役軍官John Joutee和他帶領的顧問團於1932年抵達中國,這個顧問團在建立中華民國空軍的基礎上扮演重要的角色。1934年美國顧問團提出的建軍建議是包含435架飛機的空軍,訓練學校與課程,維修與生產設備與工廠,加上在中國各地建立機場。但是,顧問團的合約在1935年到期的時候並未延長,而義大利在1932年孔祥熙訪問的時候,提出包括以庚子賠款作為中國採購義大利軍用飛機的額度等條件,而打入中國市場,並派遣顧問協助建立義大利式訓練以及生產的空軍體系,但是義大利的訓練課程以及畢業學生的素質無法被航委會接受,建立生產線的速率也相當緩慢,位於洛陽的訓練學校再採用義大利的訓練體系下,畢業的學生素質與數量都不如位於筧橋的中央行校,因此在1934年後轉和美國陸軍航空隊退役軍官陳納德合作,陳納德同時也是催生飛虎隊的關鍵人物之一。

當中日戰爭開始之後,為了補充飛機,空軍轉向蘇聯尋求支援。蘇聯提供I-15雙翼戰鬥機與外號「小蒼蠅」的I-16單翼戰鬥機,另外還有SB-3轟炸機以及蘇聯空軍志願人員參加作戰。當德國展開巴巴羅薩作戰之後,蘇聯撤回他們的飛行員而結束這一段合作期。

國府空軍在建軍開始在裝備使用上就與美國有很密切的關係。1934年起南京政府藉由軍火代理商威廉鮑萊的協助下與美國柯蒂斯-萊特公司合作建立中央飛機製造廠[15],並開始引進國外零件組裝飛機。中華民國空軍建軍初期所使用的Hawk-II以及Hawk-III型驅逐機皆為美製產品。,在1930年代後期,因為大批蘇援的緣故,美國戰機在軍中的比例一度下降,後因蘇聯對德宣戰與租借法案之因素,因此國民政府於1941年後又開始大量使用美製機種,因此空軍主要的裝備來源與訓練始終大量依賴美國。抗戰結束之後曾經接收過一批由英國設計,加拿大生產的蚊式轟炸機,但是由於不習慣這一批木製結構的機種,以及氣候的關係,空軍與英國的接觸在蚊式轟炸機退役之後也劃上休止符。

國府遷台之後,空軍的裝備與訓練來源都是美國,直到1980年代後期法國同意出售60架幻象2000戰鬥機,才開啟短暫的合作經歷。

國際軍購[编辑]

  • 美國對台軍售列表

參見[编辑]

  • 中華民國國軍
  • 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
  • 中華民國國防大學
  • 國共內戰
  •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
  •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 臺灣關係法
  • 潛伏於中華民國國軍中的中共間諜列表
  • 中華民國國軍重大案件列表
  • 臺灣兵役制度
  • 军事技术与装备

参考文献[编辑]

  1. ^ 國防部:108年要募兵2.1萬人 110年以後每年減為1萬人. 中華民國國防部. 2018年10月21日 [2018-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5) (中文(臺灣)).
  2. ^ Global Firepower整體軍事綜合力量排名. [2014-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8).
  3. ^ 賴于榛. 謝佳珍 , 编. 政院拍板112年度國防預算大增716億 成長13.9%. 中央通訊社. 2022-08-25 [2022-08-26] (中文(臺灣)).
  4. ^ 國防法規資料庫-國防法. [2015-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5. ^ 總統:花錢採購武器「就要用」. [2012-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5).
  6. ^ 馬總統:國防以「有效嚇阻、防衛固守」為原則. [2012-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4).
  7. ^ 2017全球軍力排名榜 美國穩居龍頭 台灣第19.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5).
  8. ^ 存档副本. [2021-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6).
  9. ^ 存档副本. [2022-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8).
  10. ^ //www.facebook.com/ETtoday. 解放軍登陸台灣有多難? 老戰地記者解答:打「3萬發飛彈」也沒辦法 | ETtoday軍武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www.ettoday.net. [2021-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6) (中文(繁體)).
  11. ^ 國安局:裁減憲兵 影響特勤任務. [2011-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20).
  12. ^ 國防法. [2013-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6).
  13. ^ 台灣的原子彈之路. nownews. 2007-12-05 [2008-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6).
  14. ^ 但立場上仍然反共
  15. ^ 林玉萍. 《臺灣航空工業史:戰爭羽翼下的1935年 ~ 1979年》. 新銳文創出版社. 2011-01-01: 254頁. ISBN 978-986-868-154-5 (中文).

外部連結[编辑]

  • 中華民國國防部
  • 97年度2008年中華民國國防報告書
  • 2006年中華民國國家安全報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國家安全會議)

中華民國主题

历史政治经济文化
大陸時期
(年表)台湾时期
(年表)

  • 護國戰爭
  • 郑家屯事件
  • 張勳復辟
  • 府院之争
  • 護法運動
  • 五四运动
  • 北京政变
  • 第二次直奉戰爭
  • 广州商团事变
  • 六一六事变
  • 第一次直奉戰爭
  • 直皖戰爭
  • 北伐
  • 东北易帜
  • 中原大戰
  • 南京十年
  • 抗日战争
  • 国共内战
  • 外蒙古独立
  • 國府遷台

  • 反共抗俄
    • 古寧頭戰役
    • 西昌戰役
    • 四大改造
    • 縣市選舉
    • 中美協防
    • 雲南反共救國軍
    • 救濟大陸災胞
    • 白色恐怖
    • 榮民退役
    • 復校
    • 金门炮战
    • 中科院
    • 反攻
    • 中華文化復興
    • 九年義務教育
    • 臺灣奇蹟
    • 中美斷交
    • 退出聯合國
    • 自強救國
    • 黨外運動
    • 美麗島事件
  • 民主化
    • 解嚴
    • 野百合學運
    • 國會全面改選
    • 總統全民直選
    • 在台灣
    • 南向
    • 裁軍
    • 首次政黨輪替
    • 去蔣化
    • 是台灣
    • 世貿
    • 志願役
    • 倒扁運動
    • 二次政黨輪替
    • 潛艦國造
    • 課綱微調
    • 太陽花學運
    • 三次政黨輪替
    • 台灣
    • 轉型正義
    • 新南向
    • 萊豬

政府外交两岸

  • 北洋政府
  • 护法军政府
  • 國民政府
  • 中華民國政府
    • 蔣中正政府
    • 嚴家淦政府
    • 蔣經國政府
    • 李登輝政府
    • 陳水扁政府
    • 馬英九政府
    • 蔡英文政府

  • 外交史
    • 中俄蒙协约
    • 中日民四条约
    • 开罗宣言
    • 2758號決議
  • 邦交国
  • 外交部
    • 駐外機構
  • 彈性外交
  • 務實外交
  • 活路外交
  • 踏實外交
  • 口罩外交

  • 臺灣問題
  • 歷史
    • 臺灣光復
    • 臺海危機
    • 開放兩岸探親
    • 辜汪會談
    • 飛彈危機
    • ECFA
    • CSSTA
    • 馬習會
  • 臺海現狀

  • 疆域
    • 區劃
  • 軍事
    • 國防部
    • 國軍
    • 軍旗
    • 勳章
  • 憲法
    • 增修條文
    • 訴訟法
  • 法律
  • 審查制度
  • 國民
    • 身分證
    • 護照
  • 政党
    • 列表

  • 大陆时期经济
  • 大陸時期鐵路
  • 中央銀行
  • 科技
  • 臺灣經濟
  • 台灣經濟史
    • 黃金運臺
    • 美援
    • 三七五減租
    • 公地放領
    • 耕者有其田
    • 農技援外
    • 六期四年計畫
    • 十大建設
    • 勞動基準法
    • 十二項建設
    • 十四項建設
    • 新十大建設
    • 愛台十二建設
    • 前瞻計畫
    • 媒體
    • 彩券
    • 統一發票
  • 货币

    • 大陸時期
      • 銀圓
      • 法幣
      • 金圓券
      • 銀圓券
      • 中储券
      • 联银券
      • 边币
      • 銀毫
      • 舊臺幣
      • 东北券
      • 藏币
      • 四川藏洋
      • 老滇票
    • 台湾时期
      • 新臺幣
      • 新臺幣硬幣
      • 海南銀行銀圓券

    人口宗教国家象征

    • 教育
      • 高等教育
      • 國家考試
    • 國語
      • 新文學運動
      • 國語運動
      • 國語政策
      • 國字標準字體
    • 國寶
    • 國樂
    • 節日
    • 國家公園
    • 國家風景區
    • 自然保護區
    • 自然生態保護區
    • 環境保育

    • 大陸時期
    • 臺灣人口
    • 五族共和
    • 中华民族
    • 國族認同
      • 中國人
      • 臺灣人
      • 金門人
      • 华人
      • 原住民
      • 新移民

    • 悟善社
    • 主徒会
    • 非基督教运动
    • 中國佛教會
    • 中國回教協會
    • 穆斯林叛乱

    • 稱號
    • 國旗
    • 國徽
    • 國璽
    • 國慶日
    • 國歌
    • 國旗歌
    • 國花
    • 國家元首
    • 首都

    • 分类
    • 主题

    臺灣主题

    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社会
    歷史年表兩岸關係史對外關係史

    • 史前時期
      • 考古遺址
    • 荷治時期
    • 西治時期
    • 明鄭時期
    • 清治時期
      • 牡丹社事件
    • 日治時期
      • 自治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首個政黨
      • 首次選舉
    • 戰後時期
      • 二二八事件
      • 戒嚴
      • 國府遷臺
      • 白色恐怖
      • 臺灣奇蹟
      • 美麗島事件
    • 民主化
      • 解嚴
      • 野百合學運
      • 修憲
      • 國會全面改選
      • 總統全民直選
      • 首次政黨輪替

    • 兩岸三通
    • 服貿協議
    • 太陽花學運
    • 福建
    • 香港
    • 澳門

    亞太歐美

    • 日本
      • 琉球
    • 韓國
    • 印尼
    • 菲律賓
    • 越南

    • 英國
    • 西班牙
    • 荷蘭
    • 法國
    • 德國
    • 瑞典
    • 俄羅斯
    • 美國
    • 巴西

    • 城市
    • 氣候
    • 自然災害
      • 地震
    • 地形
      • 島嶼
      • 海岸
      • 火山
      • 百岳
      • 山峰
    • 河流
    • 湖泊
    • 瀑布
    • 濕地
    • 地質
      • 斷層
      • 溫泉
    • 特有種 / 保育物種
    • 國家公園
    • 國家風景區
    • 自然保護區
    • 自然生態保護區
    • 環境保育

    內部外部議題

    • 政府
    • 總統
    • 副總統
    • 行政院院長
    • 總統府
    • 行政區劃
      • 中華民國
    • 憲法
    • 民主化
      • 選舉
      • 審查制度
    • 國家安全會議
      • 國安局
    • 法律
      • 警政署
      • 國籍
    • 行政院
    • 立法院
    • 司法院
    • 考試院
    • 監察院
    • 軍事
      • 國防部
      • 國軍
      • 空軍
      • 海軍
      • 陸軍
      • 資通電軍
      • 憲兵
      • 後備兵
      • 兵役
    • 政黨

    • 外交
    • 統獨議題
    • 臺海現狀
      • 中華民國在台灣
      • 中華民國是臺灣
      • 中華民國(臺灣)
      • 中華民國臺灣
      • 一邊一國
      • 兩個中國
      • 兩國論
      • 特殊非兩國論
    • 台灣地位未定論

    • 中華意識 / 台灣主體意識
      • 臺灣意識論戰
    • 去中國化 / 去臺灣化
      • 台灣本土化運動
    • 中國史觀 / 臺灣島史觀
    • 台灣民族主義 / 中華民族主義
      • 中国统一
    • 台灣獨立運動
      • 白色恐怖
    • 南北差距
    • 臺灣轉型正義
      • 不當黨產
    • 軍公教爭議
      • 年金改革

    • 銀行
      • 中央銀行
    • 新臺幣 (貨幣)
    • 統一發票
    • 經濟史
      • 美援
      • 十大建設
      • 十二項建設
      • 六年國建
      • 亞太營運中心
      • 新十大建設
      • 愛台十二建設
      • 前瞻計畫
    • 台灣農業
    • 土地改革
      • 三七五減租
      • 公地放領
      • 耕者有其田
    • 科技
      • 科學園區
      • 半導體產業
    • 能源
      • 電力
      • 礦業
    • 都會區
    • 證交所
    • 期交所
    • 櫃買中心
    • 集保結算所
    • 臺灣ETF
      • TAIEX

    交通

    • 公路
      • 汽車客運
    • 鐵路運輸
      • 台鐵
      • 高鐵
      • 捷運系統
    • 飛航
      • 民航相關事業列表
      • 航空公司列表
    • 港口
      • 漁港

    概觀

    • 台灣社會學會
    • 公衆假期與國定假日

    文化輸出文化人口媒體醫療教育環境

    • 臺灣書院
    • 國際排名
    • 人權
      • LGBT
      • 社會運動
    • 台灣之最
      • 台灣之光

    • 文化史
      • 次文化
    • 飲食
      • 小吃
      • 夜市
      • 茶文化
    • 公益彩券
    • 電影(電影列表)
    • 戲劇
      • 布袋戲
      • 歌仔戲
      • 梨園戲
      • 客家大戲
      • 電視劇(列表)
    • 音樂
    • 流行文化
    • 語言
    • 文學
      • 文學史
    • 建築
      • 列表
    • 攝影
    • 觀光景點
      • 台灣八景
    • 哲學

    • 臺灣人
    • 族群
      • 原住民
      • 漢族
      • 本省人
      • 外省人
      • 閩南人
      • 客家人
      • 臺灣新住民
      • 在臺外國人
    • 省籍情結
      • 國語政策
    • 日本情結
      • 倭寇
      • 皇民化運動
      • 國語家庭
      • 灣生
      • 去日本化
    • 族群械鬥
      • 原漢衝突
      • 閩客械鬥
      • 漳泉械鬥
    • 海外臺灣人
      • 日本籍
      • 越南籍
      • 美國籍
      • 加拿大籍
      • 澳大利亞籍

    • 媒體史
    • 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 新聞記者協會
    • 電視
    • 電台
    • 報業
      • 報業史
    • 雜誌
      • 新聞紙雜誌圖書管制
      • 電玩
      • 雜誌及期刊
    • 地下電台
    • 兩報三台
      • 老三台
    • 南臺灣三大報

    媒體操縱

    • 黨政軍退出媒體
    • 乱象
    • 財團化
    • 統派
      • 泛藍
      • 親中
    • 獨派
      • 親綠
      • 三民自

    • 十大死因
    • 國家衛生研究院
    • 衛生福利部
      • 全民健保
      • 疾病管制署
      • 國家衛生指揮中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 醫療機構
      • 醫學中心

    • 教育史
    • 發明與發現
    • 體育
    • 學術期刊
    • 文獻資料庫
      • 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政大機構典藏
      • 華藝學術資料庫
      • 國家檔案館

    • 環境汙染
    • 空氣汙染
    • 垃圾焚化爐

    • 分类
    • 主题

    中華民國軍事

    國防組織架構國防機關相關機關軍事制度軍事活動國防工業軍事史相關戰役相關議題

    • 總統(國家安全會議-國家安全局) - 行政院 - 國防部國軍

    國防部直屬機關

    研究機構

    參謀本部直屬機構

    軍事機構

    軍事機關

    軍事學校及訓練機構

    • 全民防衛動員署(後備指揮部
    • 軍醫局
    • 軍備局
    • 主計局
    • 政治作戰局
    • 資通電軍指揮部

    •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行政法人)
    • 國防安全研究院(公設財團法人)

    • 軍事情報局
    • 電訊發展室
    • 國軍聯合作戰指揮中心

    • 憲兵指揮部
    • 資通電軍指揮部

    • 陸軍司令部陸軍
    • 航空特戰指揮部
    • 海軍司令部海軍
    • 陸戰隊
    • 空軍司令部空軍
    • 防空暨飛彈指揮部

    大專院校

    中等學校

    兵科訓練機構

    • 國防大學(政戰學院、管理學院、理工學院)
    • 國防醫學院
    • 陸軍軍官學校
    • 海軍軍官學校
    • 空軍軍官學校
    •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
    • 陸軍專科學校

    • 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

    國防部

    陸軍

    海軍

    空軍

    憲兵

    後備

    • 國防部政治作戰教育訓練中心
    • 國防大學國防管理教育訓練中心
    • 國防醫學院衛勤訓練中心

    • 陸軍步兵訓練指揮部
    • 陸軍砲兵訓練指揮部
    • 陸軍裝甲兵訓練指揮部
    • 陸軍化生放核訓練中心
    • 陸軍工兵訓練中心
    • 陸軍通信電子資訊訓練中心
    • 陸軍後勤訓練中心

    • 海軍陸戰隊學校
    • 海軍技術學校

    • 空軍軍官學校飛行訓練指揮部

    • 憲兵訓練中心

    • 後備動員幹部訓練中心

    情報與特勤機關

    執法機構

    其他

    • 國家安全局

    • 警政署(警察)
    • 海巡署(海巡)
    • 消防署(消防)

    •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 內政部
    • 空勤總隊
    • 移民署

    軍事法規

    法律服務

    兵役

    人事

    軍旗

    改革

    其他

    • 軍事審判法
    • 陸海空軍刑法

    • 北部地區法律服務中心
    • 南部地區法律服務中心
    • (戰時或戡亂時,由法服中心與法制官轉成立軍事法院)

    • 徵兵規則
    • 全募兵制
    • 志願役與義務役併用制
    • 替代役
    • 一般替代役
    • 國防役
    • 研發替代役
    • 產業訓儲替代役

    • 軍階
    • 軍服
    • 勳章

    • 中華民國軍旗列表

    • 精進士官制度
    • 精實案
    • 精進案
    • 精粹案
    • 勇固案(中止)

    • 國軍英雄館
    • 國軍示範公墓
    • 三軍儀隊
    • 國防報告書
    •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
    • 中華民國公務人員服飾

    • 演習(萬安演習
    • 漢光演習
    • 同心演習)
    • 閱兵(國慶閱兵)
    • 海外活動
    • 敦睦艦隊

    • 中華民國國防工業

    • 民國軍閥
    • 國民革命軍
    • 國共內戰
    • 中德合作
    • 德國軍事顧問團
    • 中國抗日戰爭
    • 臺灣海峽危機
    • 駐臺美軍(美軍顧問團、美軍協防臺灣司令部)
    • 國光計畫
    • 白團
    • 榮譽國民
    • 中華民國駐越軍事顧問團

    • 辛亥革命
    • 二次革命
    • 護國戰爭
    • 張勳復辟
    • 第一次世界大戰
    • 護法戰爭
    • 北伐戰爭
    • 寧漢戰爭
    • 第一次國共內戰
    • 蔣桂戰爭
    • 中東路戰爭
    • 中原大戰
    • 康藏邊界糾紛
    • 哈密暴動
    • 九一八事變
    • 一·二八事變
    • 柯爾克孜叛亂
    • 熱河抗戰
    • 長城抗戰
    • 蘇聯入侵新疆
    • 婼羌暴動
    • 綏遠抗戰
    • 抗日戰爭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伊寧事變
    • 第二次國共內戰
    • 韓戰
    • 越南戰爭
    • 大漠計畫

    • 臺海現狀
    • 中華民國防空識別區
    • 海峽中線
    • 臺灣問題
    • 兩岸關係
    • 臺海危機
      • 臺海飛彈危機
      • 解放军环臺军演
    • 臺美安全合作
    • 美國對臺軍售(列表)
    • 外軍協防(美、日)

    參見:中華民國國軍 · 潛伏於中華民國國軍中的中共間諜列表 · 中華民國歷史 · 中國軍事史 · 中國戰爭列表 · 中華民國上將列表
    人物模板:中華民國一級上將 · 中華民國現役二級上將 · 中華民國現役陸軍中將 · 中華民國現役海軍中將 · 中華民國現役空軍中將
    三軍模板:中華民國陸軍 · 中華民國海軍 · 中華民國空軍

    中華民國國防工業

    研究製造機構槍械刺刀遙控武器系統無人航空載具電子系統燃料空氣炸彈水雷飛彈陸軍海軍空軍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海巡署

    •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 系統製造中心
    • 國防部軍備局
      • 軍備局第205廠
    • 兵工整備發展中心
    • 漢翔航空工業
    • 台翔航太工業
    • 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
    • 台灣國際造船
    • 中信造船集團
    • 龍德造船

    手槍

    衝鋒槍

    步槍

    狙擊槍

    霰彈槍

    机枪

    榴彈發射器

    • T51手槍
    • T72手槍
    • T75手槍
    • T97手槍

    • 三八式衝鋒槍
    • T77衝鋒槍

    • 漢陽造步槍
    • 快利步槍
    • 元年式步槍
    • 韓麟春造步槍
    • 劉式步槍
    • 中正式步枪
    • 57式步槍
    • T65突擊步槍
    • T86戰鬥步槍
    • T91戰鬥步槍
    • XT-97突擊步槍
    • XT98自動步槍

    • T93狙擊步槍

    • T85霰彈槍

    通用機槍

    班用機槍

    重機槍

    • 57式機槍
    • T74排用機槍

    • T75班用機槍

    • T90重機槍

    • T85榴彈發射器

    • HY1935刺刀

    • 近程自動化防禦武器系統
    • 鎮海火箭彈系統

    • 天隼無人機
    • 銳鳶無人機
    • 騰雲無人機
    • 劍翔無人機
    • 紅雀微型無人機

    雷達

    C4ISR系統

    • CS/MPQ-78
    • CS/MPQ-90
    • 收發分離多基雷達

    • 大成系統
    • 強網系統

    青雲油氣彈

    萬象水雷

    防空飛彈

    反艦飛彈

    空對空飛彈

    彈道飛彈

    巡弋飛彈

    反輻射飛彈

    反裝甲武器

    • 天弓一
    • 天弓二
    • 天弓三
    • 捷羚
    • 海劍羚
    • 陸劍二
    • 海劍二

    • 雄風一
    • 雄風二
    • 雄風三

    • 天劍一
    • 天劍二

    • 青鋒
    • 天戟
    • 天馬

    • 萬劍飛彈
    • 雄風二E
    • 雲峰飛彈

    天劍二A

    反戰車飛彈

    火箭弹

    昆吾飛彈

    • 一式戰防火箭(六六火箭彈)
    • 紅隼反裝甲火箭

    火炮

    装甲车辆

    機炮

    無後座力炮

    迫擊砲

    榴彈砲

    多管火箭

    • T-75 20公厘機砲
    • T-92 40公厘快砲
    • XT-83榴彈機砲

    • 43式75公厘無後座力炮
    • 51式106公厘無後座力炮

    • 41式81公厘迫擊砲
    • 62式4.2英吋迫擊砲
    • 63式120公厘迫擊砲
    • T-75 60公厘迫擊砲
    • T-75 81公厘迫擊砲
    • XT-81 60公厘迫擊砲
    • XT-86 120公厘迫擊砲

    • 63甲式榴彈炮
    • T-65榴彈炮
    • XT-69榴彈炮
    • XT-86榴彈砲

    • 工蜂四型
      • LVTP-5-RL兩棲火力支援車
    • 工蜂六型
    • 工蜂七型
    • 雷霆2000

    戰車

    履帶式甲車

    輪式甲車

    • CM-11
    • CM-12
    • M-41D輕型坦克

    • CM-21
    • CM-22
    • CM-23
    • CM-24
    • CM-25
    • CM-26
    • CM-27

    • CM-31
    • CM-32
    • CM-33
    • CM-34

    飛彈快艇

    巡邏艦

    巡防艦

    補給艦

    船塢登陸艦

    潛艦

    布雷艦

    救難艦

    艦載作戰系統

    • 海鷗級飛彈快艇
    • 光華六號飛彈快艇
    • 微型飛彈突擊艇

    • 錦江級巡邏艦
    • 沱江級巡邏艦

    • 成功級巡防艦

    • 武夷油彈補給艦
    • 磐石油彈補給艦

    • 玉山級船塢運輸艦

    • 自製防禦潛艦

    快速布雷艇

    新型救難艦

    • 精裝作戰系統
    • 武進一型作戰系統
    • 武進二型作戰系統
    • 武進三型作戰系統

    戰鬥機

    教練機

    攻擊機

    運輸機

    直升機

    • XP-0
    • CXP-1001
    • F-CK-1「經國」

    初級教練機

    中級教練機

    高級教練機

    • PL-1「介壽」

    • T-CH-1「中興」

    • AT-3「自強」
    • T-BE5A「勇鷹」

    XA-3「雷鳴」

    • XC-2運輸機

    • 蜂鳥直升機
    • CJC-3直升機

    光榮之星海上測試載台

    巡防救難艦

    遠洋巡護船

    • 和星艦、偉星艦
    • 寶星艦、欽星艦
    • 潯星艦
    • 台北艦
    • 南投艦
    • 500噸台中級
    • 500噸金門級
    • 2000噸台南級
    • 3000噸宜蘭級
    • 1000噸苗栗級
    • 600噸安平級
    • 4000噸嘉義級

    • 巡護一號
    • 巡護二號、巡護三號
    • 巡護五號
    • 巡護六號
    • 巡護七號、巡護八號、巡護九號

    參見:國防部軍備局 · 中華民國軍事

    中華民國海軍

    將領組織架構重大行動
    主官將官

    • 司令:梅家樹
    • 副司令:胡展豪、王瑞麟
    • 參謀長:蔣正國
    • 副參謀長:王國強、吳立平
    • 士官督導長:翁林駿

    • 上將
    • 中將
    • 少將

    指揮單位幕僚單位直屬單位

    • 國防部海軍司令部

    • 政治作戰室
    • 督察長室
    • 人事軍務處
    • 軍事情報處
    • 戰備訓練處
    • 後勤處
    • 計畫處
    • 戰鬥系統處
    • 主計處

    艦隊指揮部陸戰隊指揮部教育訓練暨準則發展指揮部保修指揮部其他直屬單位

    • 一二四艦隊
    • 一三一艦隊
    • 一四六艦隊
    • 一五一艦隊
    • 一六八艦隊
    • 一九二艦隊
    • 二五六戰隊
    • 反潛航空大隊
    • 海鋒大隊
    • 海上戰術偵蒐大隊
    • 海洋監偵指揮部
    • 金門基地指揮部
    • 馬祖基地指揮部
    • 東引基地指揮部

    • 陸戰六六旅
    • 陸戰九九旅
    • 防空警衛群
    • 烏坵守備大隊
    • 兩棲偵搜大隊
    • 登陸戰車大隊
    • 戰鬥支援大隊
    • 三軍聯合作戰訓練基地指揮部

    • 海軍技術學校
    • 海軍陸戰隊學校
    • 中華民國海軍新兵訓練中心
    • 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新兵訓練中心

    • 地區後勤指揮部
    • 戰鬥系統工廠
    • 補給總庫

    • 敦睦遠航訓練支隊
    • 海軍軍官學校
    • 造船發展中心
    • 通信系統指揮部
    • 大氣海洋局
    • 勤務大隊
    • 國軍南區人才招募中心

    戰爭

    • 中国抗日战争
    • 第二次国共内战
      • 戰役列表
    • 九二海戰
    • 東山海戰
    • 烏坵海戰
    • 臺灣海峽危機

    中華民國空軍

    將領組織架構重大行動
    主官將官

    • 空軍司令:熊厚基
    • 空軍副司令:張延廷、范大維
    • 參謀長:鄭榮豐
    • 副參謀長:李大偉
    • 士官督導長:黃豐英

    • 上將
    • 中將
    • 少將

    指揮單位幕僚單位直屬單位

    • 國防部空軍司令部

    • 政治作戰室
    • 督察長室
    • 人事軍務處
    • 軍事情報處
    • 戰備訓練處
    • 後勤處
    • 計畫處
    • 通信電子資訊處
    • 主計處

    作戰指揮部防空暨飛彈指揮部教育訓練暨準則發展指揮部保修指揮部其他直屬單位

    • 戰術管制聯隊
    • 通信航管資訊聯隊
    • 氣象聯隊

    • 防空七九一旅
    • 防空七九二旅
    • 防空七九三旅
    • 防空七九四旅
    • 防空七九五旅
    • 防空管制中心
    • 防空暨飛彈保修總廠

    •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
    • 基地訓練指揮部
    • 空軍防空砲兵新兵訓練中心

    • 第一後勤指揮部
    • 第三後勤指揮部
    • 料配件總庫

    • 空軍軍官學校
    • 第一戰術戰鬥機聯隊
    • 第二戰術戰鬥機聯隊
    • 第三戰術戰鬥機聯隊
    • 第四戰術戰鬥機聯隊
      • 空軍救護隊
    • 第五戰術混合聯隊
    • 第六混合聯隊
    • 第七飛行訓練聯隊
    • 松山基地指揮部
    • 國軍中區人才招募中心
    • 航空科技發展中心

    戰爭救災

    • 中国抗日战争
      • 松山空襲
    • 第二次国共内战
      • 戰役列表
    • 越南战争
    • 臺灣海峽危機

    • 印度洋大地震
    • 海地地震
    • 海燕風災

    中華民國陸軍

    將領組織架構重大行動
    主官將官

    • 司令:徐衍璞
    • 副司令:黃金財、鍾樹明、王紹華
    • 參謀長:章元勳
    • 副參謀長:陳明華、洪虎焱
    • 士官督導長:李家緯

    • 一級上將
    • 二級上將
    • 中將
    • 少將

    指揮單位幕僚單位直屬單位

    • 國防部陸軍司令部

    • 政治作戰室
    • 督察長室
    • 人事軍務處
    • 軍事情報處
    • 戰備訓練處
    • 後勤處
    • 計畫處
    • 化學兵處
    • 工兵處
    • 通信電子資訊處
    • 主計處

    第六軍團指揮部第八軍團指揮部第十軍團指揮部花東防衛指揮部澎湖防衛指揮部金門防衛指揮部馬祖防衛指揮部航空特戰指揮部教育訓練暨
    準則發展指揮部後勤指揮部其他直屬單位

    • 關渡地區指揮部
    • 蘭陽地區指揮部
    • 機械化步兵第二六九旅
    • 裝甲第五四二旅
    • 裝甲第五八四旅
    • 步兵第一〇九旅
    • 步兵第一五三旅
    • 步兵第二〇六旅
    • 化學兵第三三群
    • 工兵第五三群
    • 砲兵第二一指揮部

    • 機械化步兵第三三三旅
    • 裝甲第五六四旅
    • 步兵第一一七旅
    • 步兵第二〇三旅
    • 化學兵第三九群
    • 工兵第五四群
    • 砲兵第四三指揮部

    • 機械化步兵第二三四旅
    • 裝甲第五八六旅
    • 步兵第一〇一旅
    • 步兵第一〇四旅
    • 步兵第二五七旅
    • 步兵第三〇二旅
    • 化學兵第三六群
    • 工兵第五二群
    • 砲兵第五八指揮部

    • 臺東地區指揮部

    • (無下屬單位)

    • 金門守備大隊
    • 烈嶼守備大隊
    • 砲兵營

    • 南竿守備大隊
    • 北竿守備大隊
    • 莒光守備大隊
    • 高登守備大隊

    • 高空特種勤務中隊
    • 兩棲偵察營
    • 航空第六〇一旅
    • 航空第六〇二旅
    • 特種作戰指揮部
    • 飛行訓練指揮部
    • 特種作戰訓練中心
    • 空降訓練中心

    • 步兵訓練指揮部
    • 裝甲兵訓練指揮部
    • 砲兵訓練指揮部
    • 化生放核訓練中心
    • 工兵訓練中心
    • 通信電子資訊訓練中心

    • 地區後勤指揮部
    • 地區支援指揮部
    • 後勤訓練中心

    • 東引地區指揮部

    戰爭救災

    • 第二次国共内战
      • 戰役列表
      • 動員戡亂
    • 越南战争
    • 臺灣海峽危機

    • 八七水災
    • 九二一大地震
    • 八八水災
    • 禽流感
    •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臺灣疫情

    臺灣海峽兩岸關係

    概述組織術語歷史文件其他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国大陆
      • 中国内地
      • 香港
      • 澳門
    •  
      中華民國
    • 臺灣地區
      • 臺灣
      • 澎湖
      • 金門
      • 馬祖

    • 臺灣問題
    • 臺灣海峽現狀
    • 臺灣與福建關係
    • 臺灣與香港關係
    • 臺灣與澳門關係
    • 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

    • 中央對臺工作領導小組
    •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
    •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統一戰線工作部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政黨

    • 中国共产党
    • 民主党派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臺灣民主自治同盟
    • 其他政黨

    • 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
    • 國家統一委員會
    • 大陸委員會
    • 海峽交流基金會
    •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政策委員會大陸事務部
    • 民主進步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中國事務部

    政黨

    • 中國國民黨
    • 民主進步黨
    • 臺灣民眾黨
    • 時代力量
    • 其他政黨
      • 列表

    一个中国
    中国统一

    两个中国
    一中一臺
    臺灣獨立

    其他

    • 一中兩國
    • 一中兩憲
    • 一中三憲
    • 一中共表
    • 一中各表
    • 一中同表
    • 一五新觀點
    • 一国两制
      • 臺灣方案
    • 一国两区
    • 一国两府
    • 一國良制
    • 一纲四目
    • 兩岸一中
    • 兩岸共同議會
    • 兩岸和平協議
    • 三个可以谈
    •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 九二共識
    • 中國臺灣
    • 中國臺北
    • 中華臺北
    • 中華北京
    • 各表一中
    • 憲法一中
    • 大一中架構
    • 去臺灣化
    • 反攻大陸
    • 反共抗俄
    • 殺朱拔毛
    • 漢賊不兩立
    • 終極統一
    • 統派
      • 臺灣親中共派
    • 统战团
    • 葉九條
    • 邓六条
    • 江八点
    • 李六條
    • 胡四点
    • 胡六点
    • 习五条
    • 解放臺灣

    • 一個原則、三個堅持、五個反對
    • 一邊一國
    • 兩國一制
    • 四不一沒有
    • 四個堅持
    • 四要一没有
    • 四階段論
    • 九六共識
    • 中國分裂論
    • 中華民國第二共和
    • 中華民國在臺灣
    • 中華民國是臺灣
    • 中華民國(臺灣)
    • 中華民國臺灣
    • 中華民國軍事占領臺灣論
    • 去中國化
    • 臺灣主體性
    • 臺灣價值
    • 臺灣共和國
    • 臺灣共識
    • 臺灣地位未定論
    • 臺灣本土化
    • 臺灣民族主義
    • 臺灣正名
    • 天然獨
    • 法理臺獨
    • 獨派
    • 獨臺
    • 華獨
    • 憲法各表
    • 特殊的國與國關係

    • 涉臺用語
    • 協防臺灣
      • 美國
      • 日本
    • 棄臺論
    • 美屬臺灣群島方案

    臺灣海峽兩岸關係史

    1949年前1949-19791979-19961996-20082008-20162016至今

    海峽兩岸關係 · 臺灣問題 · 臺海現狀

    • 澎湖寨巡检司
    • 澎湖之战
    • 崇禎明荷海戰
    • 鄭荷之戰
    • 丁未漂人事件
    • 康熙平定台灣
      • 澎湖海戰
      • 渡臺禁令
    • 大甲西社抗清事件
    • 福建臺灣省
    • 马关条约
    • 厦门事件
    • 开罗宣言
    • 臺灣光復

    •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
    • 朝鲜战争战俘遣返问题
    • 臺灣海峽危機
    • 金门战役
    • 舟山战役
      • 登步岛战役
      • 舟山撤退
    • 台海空战
      • 上海空战
      • 1958年空战
    • 第一次東山島戰役
    • 大擔島戰役
    • 南日島戰役
    • 湄州岛战斗
    • 第二次東山島戰役
    • 陶普斯號事件
    •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 臺灣海峽危機
    • 第一次臺灣海峽危機(九三砲戰)
    • 一江山岛战役
    • 1·20福州大轟炸
    • 大陳島撤退
      • 金剛計劃
    • 台山列島海戰
    •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 洪進山事件
    • 7·21馬祖空戰
    • 閩江口海戰
    • 第二次臺灣海峽危機(金门炮战)
    • 九二海戰
    • 1958年台海空戰
      • 九二四空戰
      • 雙十馬祖空戰
    • 台海心戰
    • 六一九砲戰
    • 湄公河戰役
    • 周鸿庆事件
    • 马晴山事件
    • 國光計劃
      • 东引海战
      • 東山海戰
      • 崇武以东海战
    • 吳文獻事件
    • 臺灣海峽中線
    • 关闭政策
      • 打通南北航线
      • 海军舰队首航台湾海峡
      • 臺湾海峡复航
    • 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

    • 告台湾同胞书
    • 三不政策
    • 六二七事件
    • 中华航空334号班机劫机事件
    • 三七事件
    • 開放兩岸探親
    • 閩平漁事件
    • 金门协议
    • 闽狮渔事件
    • 九二香港會談
    • 汪辜会谈
    • 千岛湖事件

    • 戒急用忍
    • 小三通
    • 第三次臺灣海峽危機(臺灣海峽飛彈危機)
    • 中国国民党和平之旅
    • 兩岸定期航線

    • 活路外交
    • 兩岸兩會高層會談
      • 野草莓運動
    • 两岸互赠保育类动物
    • 陆客赴臺
    • 陆生赴臺
    •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 小三通
    • 大三通
    • 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
    • 服貿協議
      • 太陽花學運
    • 习连会
    • 陳雲林訪臺爭議與衝突
    • 张王会谈
    • 張志軍訪臺爭議與衝突
    • 貨貿協議
    • M503航路事件
    • 习朱会
    • 习马会
    • 周子瑜国旗事件
    • 羅志祥國族事件

    • 臺灣詐騙犯遣返案
    • 雄三誤射
    • 桃園火燒車案
    • 退將赴陸
    • 周泓旭案
    • 李明哲事件
    • 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
    • 习洪会
    • 解放軍對臺飛彈
    • 解放軍機艦繞臺
    • 反紅媒遊行
    • 中國大陸抵制金馬獎
    • 陸客赴臺自由行停簽
    • 武漢返臺包機事件
    • 李孟居事件
    • 2019年解放軍軍機越線
    • 2020年解放军台海演练
    • 黄郁婷队服事件
    • 2021年所羅門群島騷亂
    • 2022年美国教堂台裔枪击案
    • 佩洛西访台
      • 反應與影響
      • 解放军环台军演

    台灣海峽 · 臺灣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

    海峽兩岸

    美國

    其他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臺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
    • 《一個中國的原則與臺灣問題》
    • 《反分裂國家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
    • 《「臺獨」頑固分子清單》
    • 《「臺獨」頑固分子關聯機構》
    • 《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

    • 《中華民國憲法》
    •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 《國家統一綱領》
    •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
    • 《香港澳門關係條例》
    • 《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
    • 《反渗透法》
    • 《境外勢力影響透明法》(草案)
    • 《反併吞中華民國法》(草案)

    • 《金門協議》
    • 《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
    •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 《海峽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
    • 《海峡两岸避免双重课税及加强税务合作协议》
    • 「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

    美國國會所認可通過之臺灣相關重要文件

    基於《美國憲法》之三權分立政府權限

    • 舊金山和約
    •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 臺灣關係法
    • 六項保證
    • 臺灣安全加強法案
    • 台灣旅行法
    • 亞洲再保證倡議法
    • 台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
    • 台灣保證法

    • 《马关条约》
    • 《开罗宣言》
    • 《波茨坦公告》
    • 《降伏文書》
    • 《聯合國安理會第87號決議》
    • 《聯合國大會第505號決議》
    • 《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
    • 《中日和約》
    •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中華人民共和國

    • 臺灣海峽通道
    • 金厦跨海大桥
    • 國道
      • 228
      • 319
    • 高速公路
      • 北京-臺北
    • 高速鐵路
      • 北京-臺北
      • 昆明-臺北
      • 北京-香港(合肥-臺北)

    • 分類
    • 共享資源
    • 文庫

    亚洲各国家和地區軍事

    聯合國會員國聯合國观察员未受国际普遍承认国家属地和其他特殊政區

    • 阿富汗
    • 亞美尼亞
    • 亞塞拜然
    • 巴林
    • 孟加拉國
    • 不丹
    • 文莱
    • 柬埔寨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賽普勒斯
    • 埃及
    • 格鲁吉亚
    • 印度
    • 印度尼西亚
    • 伊朗
    • 伊拉克
    • 以色列
    • 日本
    • 約旦
    • 哈萨克斯坦
    • 朝鲜
    • 韩国
    • 科威特
    • 吉尔吉斯斯坦
    • 寮國
    • 黎巴嫩
    • 马来西亚
    • 馬爾地夫
    • 蒙古
    • 缅甸
    • 尼泊爾
    • 阿曼
    • 巴基斯坦
    • 菲律賓
    • 卡塔尔
    • 俄羅斯
    • 沙烏地阿拉伯
    • 新加坡
    • 斯里蘭卡
    • 敘利亞
    • 塔吉克斯坦
    • 泰國
    • 東帝汶
    • 土耳其
    • 土库曼斯坦
    • 阿联酋
    • 乌兹别克斯坦
    • 越南
    • 葉門

    • 巴勒斯坦

    • 阿布哈茲
    • 阿尔察赫
    • 中華民國(臺灣)
    • 北賽普勒斯
    • 南奥塞梯

    • 阿克罗蒂里和泽凯利亚
    • 英属印度洋领地
    • 圣诞岛
    • 科科斯(基林)群岛
    • 香港
    • 澳门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