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說能力的日文

大多數人從小開始學習日文的歷程,通常都是先背50音,接著背很多的單字、開始學簡單的文法,再試著寫一些簡單的句子。而學校的日文課程,大多著重在「讀」、「寫」的練習,相對而言「聽」跟「說」就不會是課堂上重點練習的部分。所以除非去上會話課,不然光是靠課堂上簡單的課文聽讀練習,是連要聽懂一般放慢速度的日文都會有點困難的事,更何況是想要「稍微」順暢地講日文呢?課堂上學的日文跟實際在旅遊或生活使用日文,是完全的相差十萬八千里遠的兩件事啊~

就連我也是只在大學選修上日文課,而且只上到N3程度後就完全沒有再繼續上下去了。但在上完課之後一年沒有認真念日文的狀況下,僥倖的考過了N1;也在沒有上過任何會話課的情況下,不小心當了實習口譯;現在更在日商上班每天講日文。一開始我的日文口說也是二二六六,把自己講日文的聲音錄起來回放時,感想只有「天啊!!這音調是怎麼回事!!也太難聽了吧!!!」的感想。當實習口譯時更是常常詞不達意,腦中有想法卻無法以完整且有邏輯的日文講出來,真的是日常覺得挫折QQ 

那當初日文口說爛到不行、也沒有上會話課的我,是怎麼練到可以做到一般的溝通,甚至在面試的時候被兩位日本人面試官稱讚我日文講的還不錯,到最後順利進到日商的呢?我覺得最重要的事情是「訓練自己的日文思考邏輯」,也就是所謂的語感。之後就是瘋狂的聽然後反覆多說,再根據錄音一直調整,隨著時間過去會越來越好的(真的!語言能力是非常需要長時間培養的)。以下分享三點我自己到現在也都還在實踐的,訓練日文口說的方法。另外我是文法完全背不起來的人,是靠著以下三點慢慢培養出日文語感,講出能夠讓人聽得懂的日文的。在此獻給希望不背文法也能講出正確日文的你妳你。

1. 訓練自己的口語邏輯思維

我們在將心中的想法化為句子,並用語言傳遞出來的時候,一定會經過腦中一個邏輯思考的過程。回想我們剛開始學中文造句的時候,老師是不是會說要先說主詞「我」,再接動詞「想要」,最後再加上受詞「禮物」這樣呢?日文也是一樣的,只是日文的語序邏輯跟中文不一樣,是主詞「我」+受詞「禮物」,最後才接動詞「想要」(這是最簡單的句型舉例),從這最基本的句型可以發現日文是一個必須聽到最後你才會知道對方想要幹嘛的語言。像這樣簡單的日語語句邏輯必須訓練到讓你的腦袋能夠一接收到日文就可以馬上解讀,而非聽到一個句子的時候還要一個一個單詞去翻譯再拼湊成可以理解的中文。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我讓自己的大腦在無形中習慣日文邏輯的方法,就是我會在看日劇的時候在我的腦內跟讀(Shadowing)。在這邊先簡單解釋跟讀(Shadowing)這個詞:

跟讀(Shadowing)是一種練習口說能力的方法,實際做法是當你聽到什麼,就直接跟著唸出來,而且必須盡量完全複製原本說話者的語氣和語調,再進階一點則是幾近分秒不差地讀出來,藉此來訓練自己講話的語速、音調,以及讓自己的耳朵適應該種語言的頻率。

而我的跟讀比較不一樣,我通常是在看日劇的時候做這件事,但不會秒速跟著唸出來(因為真的太快而且要完全跟到太難了,會有滿滿的挫折感),加上我看日劇就想放鬆地看,不想把看日劇這件事搞得壓力很大,因此我在看日劇的跟讀,最多就是做到「腦內跟讀」,意思是當我聽到演員講的一句日文,我的腦袋會像siri的語音辨識功能一樣,自動把每個音轉換成文字版本,並且拼出剛剛那句話的完整句子。如果其中有漏掉一兩個字聽不懂,我就會回去再聽一遍直到我理解他是什麼字。而聽到我自己覺得很有趣的說法或是沒聽過的詞的時候,我就會再回去多聽幾遍,聽到幾乎背起來的程度。

我自己還滿享受這個看日劇的腦內跟讀過程,因為不需要念出來,所以不會影響觀劇體驗XD 另外在選擇要跟讀的日劇時,建議盡量選自己超級喜歡、會想二刷三刷的劇,第一遍就先開心的看完,第二遍開始再進行跟讀,並且一開始最好搭配中日字幕服用,這樣還可以邊看日文字幕邊對照中文練習,會比較簡單且容易有成就感,也比較能持續下去。

2. 透過錄音調整口說音調

讓自己習慣另一種語言的思考邏輯後,下一步就是訓練自己講話的音調和語氣,畢竟學一個語言,還是希望語調能越接近母語人士越好,最好還能完全不被聽出來是外國人XD 我當年講日文的口音現在回去聽,真的只能說:「不!堪!入!耳!啊!」

訓練口說音調的方法,我自己有兩個歷程,一個是從上一點的「腦內跟讀」轉變成實際的「口語跟讀」,也就是張嘴發音說出來。通常做口語跟讀,我都是看綜藝節目時才會做。因為綜藝節目一句話相對較短,而且沒有劇情,不需要分一部分大腦的專注力在內容上,甚至很多都是一些很無腦的幹話或吐槽,很適合一邊放空一邊跟讀,而且因為句子短反而更好練習。加上綜藝節目的日語用法會更接近一般人平常的用詞,不像日劇可能三不五時會出現冷僻生字,如果目標是希望可以日常溝通,我個人很推薦從綜藝節目開始進行跟讀。(不過偶爾會有一些搞笑藝人的奇怪用法,那種「段子」聽聽就好,亂學亂用可能會招來一些神秘的「笑」果XD)

另外一個我自己會用的、更進階一點的練習口說音調的方法,是我會在網路上搜尋全日文的文章,然後完全不先看一遍,而是準備好錄音程式、按下錄音,之後就直接看文章,邊看邊念,把自己第一次看到文章並且唸出來的音調全部錄下來。錄完之後再回放,看看自己在哪些詞卡住、哪些語句、用法講得很不順,或是哪些音調跑掉了,透過錄音檔重新確認一遍並調整。雖然一開始聽會覺得很崩潰,一方面是完全沒準備的初讀一定會有卡住的地方,另一方面是聽到自己各種跑掉的音調會覺得也太難聽了吧XD 但說真的多聽、多練習幾次,會比較清楚自己哪些詞比較不會發音,然後就可以重點訓練(重複狂念),練到順為止。不過因為做這個練習要一直講話還滿累的,加上也不是很想一直聽到自己的聲音,所以我一次練習的時間極限也只有30分鐘,30分鐘後我就會被自己逼迫休息XD

另外可能會有人覺得沒有什麼文法觀念就直接跳到練習口說音調會不會太快,但我自己覺得直接念日本人寫的日文文章,也是一種訓練文法語感的方式喔!而且我就是用這種不正規的方式把自己的文法養起來的,我覺得比起背一大堆文法卻不會用,倒不如直接背實際會用的句子,不僅可以現學現賣,還可以無形中培養語感,讓他成為刻在腦中的語言記憶,不會背了就忘。而我自己最常使用的跟讀文章來源網站是「ニュース | ORICON NEWS」,這個網站主要的文章是日本音樂和演藝圈的新聞。我選擇這個網站的原因是可以邊學習邊看日文藝能界的新聞(AKA追星的部分),畢竟學語言還是要開心才會有成效嘛哈哈哈

3. 看綜藝節目時的吐槽

最後一個是比較隨性的方式,就是我在看日劇或綜藝的時候,如果覺得螢幕裡面的人講的話很荒謬(也就是在講一些莫名其妙的幹話)時,就會毫不留情的在螢幕這一端大聲的用「日文」進行吐槽。通常吐槽的語句都很短,像是「為什麼?」(蛤)、「什麼意思?」(供3小)、「太誇張了吧」(是在哈囉?)之類的。有時候我自己吐槽講的話還會跟螢幕裡的人的反應一模一樣,那種時候就會覺得超有成就感,表示我的思考已經轉換成日本人邏輯,才會連吐槽的點跟講的話都一樣啊!

不過這種一人吐槽,首先要養成自己看電視自言自語的習慣,並且會願意跟電視對話,才有辦法成立XD 我自己是大概4年前不知為何就有這種習慣,特別是看日劇的時候(大概是因為沒人跟我一起看所以我只能自娛娛己哈哈哈)非常推薦大家試試看這個方法,莫名的很舒壓XD

結論

語言的語感是需要一點一點慢慢累積起來的,真的很難一時之間看到成效。我自己也是透過這些不正規的學習法(特別是透過追星、看日劇、綜藝)默默地被潛移默化,將日文語感刻入自己的腦中,從國小開始花了十幾年的時間,才到今天這個地步。這類的訓練方法好處是可以相對開心、無壓力的邊看自己喜歡的東西邊練習,不用捧著教科書狂背。但壞處是會需要很長的時間累積,除非跟我一樣每季都看個五部日劇外加有的沒的綜藝節目,那可能就會比較快XD 

希望以上的分享有稍微給大家一點練習的靈感~如果有問題都可以再留言跟我說說!

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還請幫我多多分享~謝謝❤️

看看其他我的日商觀察分享:

  • 【日商觀察日記#1】5件我在日商感受到的職場文化差異
  • 【日商觀察日記#4】想進日商?你必須要先有的5個心理準備(上)
  • 在中國的日商汽車工廠當口譯是什麼感覺?天津日系汽車廠口譯實習經驗分享(上)

或是看看我如何進日商的故事:

  • 2020疫情下,我在一個月從台灣新創小公司轉到日商工作的面試經驗分享(上)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