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 失 能 或 延緩 失 能 之 服務

定位點

公告111年「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服務方案新師資培訓計畫」(第1次徵求)審查核定方案名單

發布單位:發布單位:社區健康組

  為提升國人健康促進及慢性病防治之綜效,自11111日起「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服務方案管理」業務已由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司移交本署辦理,經衛生福利部109年底審核通過方案計266(公告網址//1966.gov.tw/LTC/cp-4108-57543-201.html),其中6個方案已於111年提報退場。

  本署於111421日至530日開放既有方案提報新師資培訓計畫,經審查通過者共88個方案(中央39案,地方49),預計培訓4,414位新師資,計畫實施期程自核定日起至1121231日止,歡迎有意參與培訓之相關人員查詢,並請逕洽各方案研發單位。

附件:111年「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服務方案新師資培訓計畫」(1次徵求)審查核定方案名單。

:::

  1. 首頁
  2. 最新消息
  3. 焦點新聞
  4. 106年衛生福利部新聞
  5. 9月新聞

專人服務在厝邊〜預防、延緩失能(智),創新「照」你我!

  • 資料來源:護理及健康照護司
  • 建檔日期:106-09-29
  • 更新時間:106-09-29

為讓民眾更了解長照2.0「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創新服務在社區推動的實況,衛生福利部、臺北市政府與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特約單位於今(29)日上午假大同區玉泉區民活動中心舉行「預防、延緩失能(智)服務在厝邊記者會」,現場以「玉泉區民活動中心」也是「巷弄長照站(C據點)」為示範據點,示範這些特約單位如何依據長者衰弱或失能(智)程度,選擇適當的照護方案介入,並藉由專業指導員導入帶領,透過多元活潑、生動有趣的課程設計來吸引長者參與,以達預防及延緩失能與失智之目的。

長照2.0創新照護服務「預防及延緩失能與失智之創新服務」自今年7月起已陸續於各縣市展開,透過醫療機構、學(協)會、公會、里辦公室及健康服務中心等積極招募特約單位佈建預防照護服務據點,並以社區共餐據點、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及長照A、B、C據點爲主,以達社區整體照顧之服務為目的。同時,衛福部亦針對會引發失能(智)之危險因子,發展重要且具實證之預防照護方案及培育師資人才予以班授課。截至9月25日共計12個縣市503個特約服務據點,及開設552班提供服務,目前仍持續布建服務據點中。

本次示範的介入方案為透過專業研發之實證方案,課程內容以整合多向度體能與完整的認知促進為主,每次課程皆需透過專業師資帶領個案或家屬參與,以提供持續12週的介入服務,每週1-2次,以期改善失智長者體能、肌力及認知功能,達延緩失智惡化之目的。自今年5月起,衛福部已公告將近有110個照護方案及師資人才,以提供各縣市特約服務據點開班服務使用,後續將再完成75個方案研發及5,250個師資人才培訓,確保能夠涵蓋全台各縣市與偏鄉、離島等地區。另考量在地化及因地制宜需求,也同時開放縣市政府可自行徵求及公告方案模組、師資人才,以符合在地資源、在地使用之原則。

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表示,「預防及延緩失能與失智之創新服務計畫」係建立以「社區」為基礎之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的服務體系,期能延長「健康平均餘命」、達到健康老化的目的。另該計畫預定至109年底,至少每3個里能佈建1個特約服務據點,以達到「可近、普及、可負擔及有效之社區預防照護網絡」之最終目標。

  • 回上一頁

  • 資料來源:護理及健康照護司
  • 建檔日期:107-01-19
  • 更新時間:107-01-19

因應臺灣人口老化與高齡社會的到來,衛生福利部106年結合長照2.0計畫推動預防及延緩失能(智)創新服務,並於今(19)日上午10時舉行成果發表。現場除邀請地方政府、方案模組研發單位及特約據點分享特色與實作經驗外,亦以海報及影片方式展現各縣市據點特色。對於透過計畫在全國各地結合專業團隊培訓8,000多位社區師資人才、布建850個特約服務點、服務近2萬人,及300多項有效、有趣、創新的實證方案成果,衛福部除感謝各縣市夥伴的努力外,更期望在分享社區如何融合在地的文化特色的同時,能持續結合長者的需求與特性,穩健推動實證方案,以厝邊服務地點的「可近性」、創新實證應用的「有效性」及社區指導人力資源的「普及性」,達到布建至少1,500個特約服務點。

衛福部表示,政府不只要對於已經失能或失智的長者發展完善的照顧體系,更重要且迫切的是「預防勝於照顧」,讓長者能夠在家裡附近的社區中,以健康、活躍的型態逐漸的老化,如此才能真正減輕家庭照顧者的負擔,降低高齡化所帶來的社會衝擊。預防及延緩失能(智)創新服務就是透過在厝邊的服務地點達成「可近」、創新實證應用方案達到「有效」、扎根社區指導人力資源形成「普及」,並引領更多新世代及退休者的加入,讓全國長者都能在熟悉的社區中參與活動,除了讓服務更貼近生活之外,更找回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重新喚起社區間厝邊頭尾相借問的傳統,讓預防及延緩失能(智)活動成為長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自106年7月推動迄今短短半年多,在各地方政府努力布建下,已有近2萬名長者參與,活動對象包含健康/亞健康、衰弱及輕中度失能(智)長者,其中又以衰弱老人參與率最高(達6成以上);依據基本生活量表(日本Kihon Checklist)記錄長者介入前、介入後所測得的分數進行分析,分析結果發現,各族群長者中,不論在體能、營養、進食、社交、記憶、情緒及生活型態等各面向分數皆較參與活動前有顯著進步,尤其在「幸福感」部分大大地提升,顯示在目標服務族群及效益上皆已達計畫推動目的。

106年「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推動上已初步看見具體成效,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司長蔡淑鳯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人共同參與,讓新的一年能夠在全國各地布建至少1,500個特約服務點;另為達到整合效益,亦將結合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之C級單位一起提供本項服務,採更彈性之開班機制,讓長者能多元利用該部之長照2.0計畫相關服務。

「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相關服務地點(據點)詳見衛生福利部「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專區」//dep.mohw.gov.tw/DONAHC/lp-3242-104.html。

附件下載

  • 新聞稿附件-全國佈建情形統計.pdf

  • 回上一頁

目前「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已經培訓8,000多位社區師資人才,佈建850個厝邊特約服務點,服務場所包含:衛生所、里辦公室、里民活動中心、教會、廟宇、學校、部落文化健康站等多元場地,近兩萬名年長者參與。蔡淑鳳司長指出,這項計畫結合厝邊服務地點的「可近性」、以具創新實證方案的「有效性」、及提升社區師資人才的「普及性」為目標,希望在2018年,厝邊特約服務點至少擴增至全臺1,500點,讓更多長者受惠。年長者參與計畫 幸福感大加分!
「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自2017年7月開始推動,長者參加計畫前後,都需要經過基本生活量表(Kihon Checklist)評估,結果發現,參與計畫的年長者無論在體能、營養、進食、社交、情緒,或生活型態等面向,都有明顯進步,特別是「情緒」及「生活型態」改善,更是大大提升,這項計畫對衰弱與輕、中度失能、失智等不同族群都顯示有效。

活動計畫也透過YouTube網路平台徵求,全國共有68部影片上傳至YouTube,影片呈現多元特色、融入在地文化,及活潑生動的教學互動,更看到許多參與長者與家屬的熱情回饋。在記者會現場,衛生福利部也特別針對別具特色的影片給予頒獎、肯定。該項計畫服務據點所提供的活動課程都是經過政府認可公告的方案,再透過指導員以活潑有趣的帶領方式融入主題,無形中吸引長者參與,並提高持續參與的動力與意願。記者會當天有來自臺灣各地多專業團隊與據點的實作經驗,獲得極大迴響與好評,此外,各縣市當天也以海報、影片等方式呈現成果與亮點。

結合「巷弄長照站」 以達整合效益
蔡淑鳳補充,為達到整合效益,未來也將結合社區整體照顧體系中的「巷弄長照站」(C級單位),共同提供「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服務,開班情況也將更有彈性,期待更多年長者都能享受長照2.0計畫相關服務。

*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
若想瞭解據點及參與辦法,可上衛生福利部「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專區」查詢,或撥打1966詢問。
相關資訊:
全臺厝邊特約服務據點查詢(GIS查詢平台)

長照2.0成果影片

DOI 是數位物件識別碼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簡稱,
為物件在網路上的唯一識別碼,可用於永久連結並引用目標物件。

使用DOI作為永久連結

每個DOI號前面加上 「 //dx.doi.org/ 」 便成為永久網址。
如以DOI號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獻為例,此文獻的永久連結便是: //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日後不論出版單位如何更動此文獻位置,永久連結所指向的位置皆會即時更新,不再錯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獻

有DOI的文獻在引用時皆應同時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規範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連結。

DOI可強化引用精確性、增強學術圈連結,並給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經驗,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過五千萬個物件申請DOI。 如想對DOI的使用與概念有進一步了解,請參考 華藝DOI註冊中心 ( doi.airiti.com ) 。

ACI:

數據來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簡稱ACI
臺灣地區最大的引用文獻資料庫,目前收錄臺灣地區所出版的人文學、社會學領域學術期刊,穩定出刊中的期刊總量約400種,若包含已收錄但後續停刊的期刊,總期刊量超過500種,每年定期公布收錄期刊的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等指標給大眾,並可提供專家學者免費進行學術研究使用。

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兩年產出的論文,在統計年平均被引用的次數。
公式:(前兩年發表論文在統計年的被引用次數)÷(前兩年論文產出論文總篇數)
例如:2010年之影響係數(2011年呈現)
2009年A期刊產出論文15篇,2009年A期刊產出論文在2009年被引用20次
2008年A期刊產出論文16篇,2008年A期刊產出論文在2009年被引用30次
→ 2010年的影響係數 =(20+30)÷(15+16)≒1.61

什麼是預刊文章?

為提供讀者最前線之學術資訊,於期刊文獻獲同意刊登後、紙本印製完成前,率先於網路線上發表之文章即為預刊文章。預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頁次及出版日期資訊,但可藉由DOI號識別。DOI號是文獻的數位身份證字號,不論預刊或正式出版皆不會改變,讀者可點擊DOI連結,或於DOI號前面加上 「 //dx.doi.org/ 」 連結到文獻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預刊文章?

請使用預刊文章的線上發表日期及DOI號來引用該篇文獻。

引用範例(視不同引文格式規範可能有所差異):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稱。YYYY/MM/DD線上預先發表。

doi:DOI 號

分享到

  1. 林博司(譯),李劭懷(譯)(2013).老人健康活動設計.新北:威仕曼文化.
  2. 鈴木隆雄,大渕修一(2015).照護預防完全攻略手冊.臺北: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3. 衛生福利部(2016)。衛生福利部(2016)。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 核定版。衛生福利部。
  4. 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2017a)。106 年度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全國特約服務據點佈建名冊一覽表。取自 //dep.mohw.gov.tw/DONAHC/cp-3242 -37665-104. html
  5. 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2017b)。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說明簡報。取自 //dep.mohw.gov.tw/DONAHC/lp-3242- 104.html 。
  1. 詹弘廷,梁鎧麟,張力亞,李希昌,江大樹(2020)。建置社區巷弄長照站的培力與治理策略:水沙連區域的行動研究。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4(2),143-182。

文章國際計量

〈TOP〉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