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二 年 國 教 入學 方式

十 二 年 國 教 入學 方式

十 二 年 國 教 入學 方式
十 二 年 國 教 入學 方式

十二年國教之後,入學方式會有哪些改變?未來升高中職、五專,有哪些管道?

未來升學主要有兩大主要管道,一條是免試入學,一條是透過特色招生考試入學。一○三學年度免試入學名額至少佔總名額的七五%,特色招生入學則不超過二五%。

十 二 年 國 教 入學 方式

十 二 年 國 教 入學 方式
十 二 年 國 教 入學 方式

國中教育會考跟基測有什麼不同?

會考目的是掌握學生學力,做為了解學校教學品質,以及國中入高中補救教學的參考。會考的目的與方式和基測大不同,沒有分分比較的成績單,只依各科學習標準,分為三級。最大的改變是,會考的結果,不是讓學生去和「別人」競爭,而是做為了解自己與「應達成」能力的差距。

十 二 年 國 教 入學 方式
十 二 年 國 教 入學 方式
   
十 二 年 國 教 入學 方式

國中教育會考成績會與升學掛鉤嗎?

國中教育會考並不是升學的依據,不管會考成績如何,仍然可以透過免試入學管道就讀高中職或五專。不過當學校登記超額時,會考成績會不會列為超額比序的條件,目前還是個未知數。預計民國一○一年八月各招生區公告登記超額時學校可採用的比序原則時,會比較明確。


十 二 年 國 教 入學 方式
十 二 年 國 教 入學 方式

十二年國教之後,不論讀公、私立高中職都免學費了嗎?

自民國一○三年八月起,所有進入高中、高職或五專(前三年)的學生,全部可以和國民中小學一樣免繳學費。這樣一來,每學年就讀公立高中高職學生可省約一萬多元;私立高中高職可省約四萬五千元;公立五專前三年可省約一萬五千元;私立可省約四萬五千元。不過,學校經政府核准,仍可根據需要收取雜費及代收代辦費。

十 二 年 國 教 入學 方式
   
十 二 年 國 教 入學 方式

國中生畢業後,有哪些形式的學校可以就讀?

在國中經過性向探索及生涯輔導後,未來學生可以依能力、性向或興趣,選擇就讀普通高中,然後再選擇讀文組或是理組;或選擇就讀職業學校、五專,及選擇合適的技職群科。除了就讀日間部外,如果有需要也可就讀進修學校,一樣免繳學費。如果,各類型的學校教育仍不能滿足家長與學生的需要,而願意進行非學校型態的實驗教育,經過地方政府核准,也可以選擇自主學習(在家自學)。

十 二 年 國 教 入學 方式
十 二 年 國 教 入學 方式

未來重考生(非應屆生)也能透過免試升學管道入學或參加特色招生嗎?

在免試升學部分,國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歷者,可依畢業國中所在地,參加各該區免試入學。特色招生部分,國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歷者,皆可報名參加術科或學科考試。

十 二 年 國 教 入學 方式
   
十 二 年 國 教 入學 方式

我的孩子還小,十二年國教的影響是什麼?

教育部目前規劃,到民國一○九年,也就是現在將升上小一的孩子就讀高中時,特色招生的比率將降到一五%。也就是說,免試升學的比率從現在起就會逐步上升。未來國中升高中全面免試的終極理想會逐步實踐。現在家有幼兒的父母,也應該關心十二年國教政策實施後,中小學是否能更正常教學,提供更多元、優質的教學品質,放棄只會訓練考試技巧的教學體質。如此才能讓更多未來的小孩,接受價值更多元的十二年國民教育。

十 二 年 國 教 入學 方式
 
 

十 二 年 國 教 入學 方式


十 二 年 國 教 入學 方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十 二 年 國 教 入學 方式

Photo Credit: Abhi Sharma CC BY SA 2.0

因應十二年國教新制,教育部與新北市教育局陸續發給每個國中九年級學生相關的「適性入學」宣導手冊,但是光有宣傳手冊,學生、家長甚至是老師們還是搞不清楚免試入學和特色招生,如果大家不了解制度的內容,那麼學生與家長對於入學更是無所適從。新北家長自救聯盟會長陳麗雯就說,新制過於複雜,只有宣導手冊、沒有人在旁說明,只會讓大家看了一頭霧水。

免試入學 VS. 特色招生

根據教育部的說法,預計全國會有75%的國三生可以「免試入學」,而各地區國三應屆畢業生則可以自由申請畢業國中學籍所在就學區內的高中職或五專,而非戶籍所在的鄰里分發。全台灣被分成15個學區,而每個學區的入學標準都會有些微的差異。

十 二 年 國 教 入學 方式

截圖自教育部十二年國民教育宣傳手冊

剩下的25%的學生則可以參加「特色招生」。參加特色招生的學生必需要參加特招考試,考試的科目包含國文、英語、數學、社會及自然等科,其中國文科分為國文(一)與國文(二)兩個分測驗,評量學生閱讀理解及與語文表達的能力;而特招考試的難度偏難,題型是設計給中上程度的學生。總而言之,「特色招生」是設定給在某方面有特殊天分學生的管道,例如設立藝術、數理、外語等特殊班來滿足在特定方面有專長的同學。

國中教育會考 VS. 特招考試

但是不論是免試入學還是特色招生,全國的國三應屆畢業生都必須參加國中教育會考。會考是設計給全國國参應屆畢業生的考試,因此難度較特招考試低;計分的等級比較少,只有「精熟」、「基礎」和「待加強」三個等級,其功能為是為了測驗學生九年來的學習成果,並且做為學校「超額比序」的比序項目之一。

「超額比序」就是當某一學校只招500名學生,而卻有超過500名學生想入學,那麼學校就必須就評比這些學生,來決定誰可以入學。

十 二 年 國 教 入學 方式

臺灣師範大學心理教育測驗教育研究發展中心

十二年國教有比較好嗎?

十二年國教原本的用意在於舒緩過度的升學壓力,讓學生可以在沒有升學的壓力下找到自己的興趣,讓學生之後的發展可以更加多元化。但是對於十二年國教是否真的有達到其目的,國內許多的學者都持著不一樣的意見。

前教育部長黃榮村表示,目前規劃的十二年國教,比較像入學方式的調整,而非改革國民教育,但是有開始才有改進的機會。他認為推動十二年國教,能讓升學壓力減輕,升學考試轉型,促使國中教學回歸基本面,和小學階段的多元發展、創意發揮順利銜接;同時能讓學生有自主的知性和生涯探索、批判式教學提前在高中落實。

但台灣著名學者李家同對十二年國教卻存有許多疑慮,他認為實施混材教育,將很會讀書的孩子和學習得很慢的孩子放在同一個教室,對於這些程度差的學生來說,將是非常嚴重的打擊,他們一定會被放棄掉。所以,對弱勢孩子而言,他們未蒙其利,反而可能深受其害。對於絕大多數中等程度的同學而言,他們發現用不用功沒有多大的關係,最後到底能夠進哪一所學校,絕對不是因為程度的關係。所以,他們會比現在還要不用功,整個國家的競爭力一定會大幅下降。

其中最多人關注的是,當學生面臨到「超額比序」時,學校的評分標準為何,十二年國教除了要看會考成績,還要看檢定、體適能、幹部經驗、競賽表現與服務經驗等,而其中會考成績最重要,占了成績的3成。原本的用意是為了不讓學生因為學生而死讀書,但是如此多元的評分卻讓學生與家長更加緊張,除了要看考試成績外,大家為了升學而做服務、參加比賽可能讓學生更累,準備的東西更多。

至於實際上十二年國教對台灣學生是否會帶來教育部預期所帶來的效果,還要看許多的細節與配套措施,現在課綱的修改也大幅得被國內各學者與國高中老師討論,到底十二國教帶給台灣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唯一的解答只能看往後學生的發展了。


線上直播論壇:以跨域創新生態系驅動循環經濟,10/14和你一同搶攻綠色商機

十 二 年 國 教 入學 方式

Photo Credit:TNL Brand Studio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關鍵評論網將於10月14日辦理「循環綠色經濟大商機」線上直播論壇,作為「2022年數位綠色雙轉型聯合成果展」之前導活動,本場以2位循環綠色經濟的經驗談,探索更多綠色商機應用發展的可能性。

立即報名加入跨域創新生態系— 循環綠色經濟大商機論壇,搶佔數位轉型先機,共創未來!

近幾年在科技、經濟發展以及環境的多元衝擊下,傳統商業經營模式出現了結構性變革,為了因應各產業的轉變,企業重新對焦各分眾族群需求,甚至在不同生態系之間,透過跨域合作或需求重組,滿足或建構多元市場的需求,推出創新服務價值。

尤其是在經歷新冠肺炎及氣候變遷的影響後,全球對於永續發展的議題更加重視,提倡環境友善的「循環經濟」成為綠色商機下受到高度關注的議題。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透過「推升中小企業跨域生態系價值共創計畫」輔導,協助中小企業在綠色經濟的發展有個一個良好的方向,以跨域創新及轉型的實踐,逐漸有了豐碩的成果,也為生態系的發展,增添更多的可能性。

為了讓更多人體驗到企業推動效益,經濟部將於今年10月22日至25日,攜手數位發展部,掌握時下數位與綠色關鍵議題,在松山文創園區2-3號倉庫舉辦「2022年數位綠色雙轉型聯合成果展」。活動圍繞「數位雲」、「永續雲」、「體驗雲」三大展示主題,打造數位、綠色、虛實整合的展場體驗。除此之外,現場還有綠色生活、臺灣特色店家消費體驗,以及數位轉型與綠色永續主題論壇等精彩內容,歡迎前來親自體驗!

【2022年數位綠色雙轉型聯合成果展】活動資訊

  • 日期:10月22日-10月25日
  •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2-3號倉庫(臺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 瞭解更多:https://reurl.cc/m3KGZ9

「推升中小企業跨域生態系價值共創計畫」由掌握關鍵核心能力的中小企業為主體,找到市場發展的關鍵方向,帶動跨領域業者共同合作、集體升級,結合綠色永續的概念,將不同產業領域相互串接,打造如生物炭、生態材料與虛擬電廠等多樣化的綠色減碳生態系,為臺灣中小企業擘劃新成長路徑!

立即報名加入跨域創新生態系— 循環綠色經濟大商機論壇,搶佔數位轉型先機,共創未來!

循環綠色經濟大商機線上直播論壇,集結產業專家一次看

「跨域創新生態系-循環綠色經濟大商機」線上論壇將邀請盛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陳偉誠創辦人暨執行長,與京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楊青山董事長,分別從「生物炭跨域應用品牌提升生態系」及「生態材料跨域鏈結生態系」的發展成果,與臺灣所有中小企業共同探討如何利用跨域生態系的發展力量,讓永續能成為每個人的日常生活。

循環經濟是由循環加上經濟,過往企業以獲利為主的商業模式,該怎麼結合生態系的每個資源及技術,達到永續及環保的目標?首場專題短講由盛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專案經理王志良主講,從木酢產品研發為起點,並於過程中,洞見產業的需求,以生物炭生態系的核心角色推動創新商業模式,從生活用品到建材,帶動包括化工、建材、檢測、應用到場域等跨界跨域的合作夥伴,持續延伸生物炭產品的各種可能。接著將由楊青山董事長分享京冠生技是如何將其引以為傲的發酵技術,透過生態系合作,找到不同專業領域的合作夥伴,實現了「你的天然廢料,我的加值材料,消費者的健康好料」夢想藍圖,轉型成為「材料開發」企業。

2022跨域創新生態系-循環綠色經濟大商機

  • 活動時間:2022年10月14日
  • 活動形式:YouTube線上直播
  • 活動講者:王志良 專案經理(盛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楊青山 董事長(京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活動主持人:劉姿麟
  • 活動內容:

十 二 年 國 教 入學 方式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