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雨賢 幾歲?

邓雨贤
鄧雨賢 幾歲?

邓雨贤

作曲家
昵称台湾歌谣之父
别名唐崎夜雨
东田晓雨
国籍中华民国台湾
民族台湾客家人
籍贯台湾桃园
出生1906年7月21日
鄧雨賢 幾歲?
台湾桃园厅中坜支厅安平镇区山仔頂庄
逝世1944年6月11日(37岁)
新竹竹东郡芎林庄
职业作曲家、教师
配偶锺有妹
音乐类型台语流行音乐
演奏乐器钢琴、小提琴、吉他、口琴、曼陀铃
活跃年代1932年—1940年
唱片公司文声曲盘公司、古伦美亚唱片

邓雨贤(客家话:Then Yí-hièn;台湾话:Tēnn Ú-hiân;1906年7月21日-1944年6月11日),是一位出身台湾桃园市平镇区与龙潭地区的客家裔作曲家,毕生创作近百首曲目,关键作品为《大稻埕行进曲》,以《雨夜花》、《望春风》、《月夜愁》、《四季红》为代表作,合称‘四月望雨’[1],被誉为“台湾歌谣之父”与“台湾民谣之父”。亦有日文笔名“唐崎夜雨”。

目录

  • 1 生平
  • 2 纪念
  • 3 创作
  • 4 相关条目
  • 5 影视形象
  • 6 参考文献
  • 7 外部链接

生平[编辑]

1906年7月21日,邓雨贤出生于桃园厅中坜支厅安平镇区山仔頂庄麻园堀(今桃园市平镇区与龙潭区交界处)。来台祖16世邓彦拔在清朝乾隆年间,自广东省嘉应州镇平县(今梅州市蕉岭县)率统先、纯先、缙先三子举家渡台,于淡水登陆,定居于今新北市树林区彭福庄。第三子17世邓缙先迁居至新竹芎林。曾祖父18世邓观奇(兆熊)曾为清代台湾秀才之一,亦居于新竹芎林,开芎林文昌阁,晚年迁至今桃园龙潭区、平镇区等地。育有九子,其中二子中秀才,故家族有“一门三秀才”之称誉,长子秀才邓琼凤(19世)生邓盛犹(20世),为邓雨贤之父,邓雨贤本人则为台湾桃园邓氏第21世(来台第六代)。

邓雨贤之父邓盛犹,曾应聘为台湾总督府台北师范学校(今台北市立大学博爱校区)汉文教师(助教授)。1908年邓雨贤3岁时随其父迁居台北,1914年就读艋舺第一公学校(今台北市万华区老松国民小学)。1920年,15岁时进入台湾总督府台北师范学校(今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就学师事一条慎三郎(又名一条真一郎)学习音乐,邓雨贤在这段期间接触了风琴、曼陀林等西式乐器。1925年毕业,邓雨贤曾在台北大稻埕日新公学校(今台北市大同区日新国民小学)服务;1926年,21岁,与锺有妹结婚。1929年,远渡日本学习作曲。1932年,邓雨贤27岁,江添寿在台北市永乐町(大稻埕)成立文声曲盘公司,邀请邓雨贤加入该公司,创作了《大稻埕行进曲》。1933年,邓雨贤28岁,古伦美亚唱片第一任文艺部长陈君玉力邀邓雨贤加入该公司任专职作曲;同年,邓雨贤创作了《望春风》、《月夜愁》等歌曲。

鄧雨賢 幾歲?

位于芎林乡的邓雨贤音乐文化公园的邓雨贤铜像。

鄧雨賢 幾歲?

邓雨贤音乐文化公园落成志

鄧雨賢 幾歲?

邓泰超硕士学位论文:《邓雨贤生平考究与史料更正》

日治时代末期,《望春风》、《雨夜花》、《月夜愁》等歌皆被强迫改编成日本军歌,因此邓雨贤受到严重打击,内心极为愤怒。1940年,34岁时,辞去工作,迁居新竹芎林,在芎林公学校任教。1942年,因时势改和名东田晓雨。1944年6月,日本战败前夕,邓雨贤因心肺疾病去世。邓雨贤有子四人、女一人、孙十二人,长子邓仁辅(1927年-2013年)、次子邓仁侃(1931年10月23日-2017年)、三子邓宰辅(1941年5月31日生,居于美国)、四子邓健作(1944年邓雨贤逝世后出生)、长女邓富美惠(1933年生,1939年因痢疾逝世)[2],孙邓泰成、邓泰超(台湾邓雨贤音乐文化协会理事长)。

战后初期,《四季红》、《望春风》、《雨夜花》、《月夜愁》因政治因素被列为禁歌[3] [4][5]。

纪念[编辑]

鄧雨賢 幾歲?

位于龙潭大池的邓雨贤铜像。

1996年,国立彰化高级中学音乐馆落成启用,经该校台文社学生建议,由全校教职员工以民主程序投票选出多数支持的“雨贤馆”,成为全台湾第一座以台湾人物命名的高中校园建筑物,也是全国各高中首创以本土音乐家为名的表演厅。该社指导老师吕兴忠回忆:“当年本土意识没现在这么强... 当时师大毕业的音乐老师,问我‘邓雨贤是谁?’”[6][7][8]

2013年,国立中央大学鹿林天文台将于2006年发现的小行星255989以邓雨贤的名字命名[9][10]。 2014年曾德玉写了《台湾歌谣之父—邓雨贤》的绘本让儿童认识邓雨贤。 桃园市客家文化馆设有“邓雨贤音乐馆”。 邓雨贤的母校: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原台湾总督府台北师范学校)为纪念校友,将音乐厅命名为“雨贤厅”。

创作[编辑]

  • 1932年
  • 大稻埕行进曲
古伦美亚唱片第二任文艺部长陈君玉曾在1955年出版的《台北文物》中首度提到邓雨贤作曲的歌曲《大稻埕行进曲》,却长年不见其录音资料存在,引起不少学者质疑。2007年6月,《大稻埕行进曲》虫胶唱片被台湾美术设计师林太崴在台北县三重市的跳蚤市场发现。该唱片是在1932年由大稻埕永乐町文声曲盘公司录制,日文歌词,作词者为文声曲盘公司文艺部,演唱者为江鹤龄(林太崴怀疑就是文声曲盘公司老板江添寿)。《大稻埕行进曲》乐风青春活泼,歌词描述大稻埕四季景物的变化,也提到当时著名酒家江山楼与当时流行的爵士乐。[11][12][13]
  • 夜里思情郎
  • 十二步珠泪
  • 挽茶歌
  • 汝不识我我不识汝
  • 1933年
  • 春天到
台语版:《雨夜花》日语版:《名誉的军夫(譽れの軍夫》《雨の夜の花》粤语版:《四季歌
  • 月夜愁
  • 日语版:《军夫之妻(軍夫の妻
  • 望春风
  • 日语版:《大地在召唤(大地は招く
  • 客语/国语/英语版:《客家魂
  • 老青春
  • 跳舞时代
  • 桥上美人
  • 1934年
  • 青春赞
  • 春宵吟
  • 单思调
而后由周添旺重填歌词改名为《想欲弹同调》。
  • 闲花叹
  • 文明女
  • 情炎的爱
  • 梅前小曲
  • 碎心花
  • 满面春风
  • 1935年
  • 风中烟
  • 不灭的情
  • 一个红蛋
  • 梅前小曲
  • 对花
日语版:《真昼の丘
  • 那著按呢
  • 和尚行进曲
  • 月下思恋
  • 你害我
  • 我爱你
  • 月下思君
  • 春江曲
  • 三姊妹
  • 情春小曲
  • 稻江夜曲
  • 碟花梦
  • 青春花鼓
  • 临海曲
  • 昏心鸟
  • 1936年
  • 异乡之夜
  • 檐前雨
  • 闺女叹(怨)》
  • 夜夜愁
  • 姊妹心
  • 孤鸟叹
  • 女给哀歌
  • 白夜赏月
  • 叹环境
  • 雨夜孤怨
  • 风中烟
  • 秋夜吟
日语版:《工厂进行曲
  • 1937年
  • 南风谣
  • 新娘的感情
  • 愁人
  • 四季红
在戒严时期中,因“红”字过于当时之政治敏感,曾被改名为《四季》,直至解严后才改回原名。布袋戏版:大头和尚(六合三侠传)
  • 1938年
  • 广东夜曲
  • 寄给哥哥的一封信
  • 梅前小曲
  • 对花
  • 1939年
  • 黄昏愁
日语版:《蕃社姑娘(蕃社の娘)》国语版:《姑娘十八一朵花》
  • 纯情夜曲
  • 满面春风
日语版:《南海夜曲
  • 小雨夜恋
  • 密林的黄昏
  • 菅芒花
  • 纯情夜曲
  • 安平小调
  • 《天晴れ荒鹫》
  • 乡土部队的来信(郷土部队の勇士から)》
台语版:《妈妈我也真勇健》(在二战后由庄启胜改填而成)
  • 1940年
  • 南国花谱
  • 南风谣
  • 来自南方之岛(南の岛から)》
  • 望乡之歌(望郷のつき)》
  • 1941年
  • 离别故乡
  • 空房思君
  • 年份不详
  • 瓶中花
  • 孤雁悲月
  • 请你想看觅
  • 再生缘
  • 自君别后
  • 空抱琵琶
  • 琴韵
  • 对独枕
  • 五更谱
  • 更深深
  • 江上月影
  • 慰问袋
  • 处女花
  • 断肠夜
  • 落霞孤鸠
  • 思春情
  • 秋月吟
  • 叹世经
  • 山歌小调
  • 琴韵
  • 月光下的鼓浪屿(月のコロンス)》
台语版:《月光的海边》(二战后歌词由文夏改填而成)
  • 南海的花嫁
  • 黄昏恋
  • 山歇小调
  • 芎林小呗(调)》

鄧雨賢 幾歲?

邓雨贤音乐文化公园

相关条目[编辑]

  • 活跃于台湾日治时期(20世纪)重要的台语流行音乐人(包含作词人、作曲人、歌手),有:林清月、王云峰、许丙丁、邓雨贤、陈君玉、姚赞福、江中清、李临秋、苏桐、周添旺、陈秋霖、陈水柳、陈达儒、郭玉兰(又名雪兰,女歌手)、林氏好(女歌手)、纯纯(女歌手)、爱爱(女歌手)、吴晋淮、吕泉生、吴成家、那卡诺、许石、杨三郎、叶俊麟、洪一峰等人。

影视形象[编辑]

音乐剧
年份 作品 演员
2007-2010 四月望雨 江翊睿
电视剧
年份 作品 演员
2012 歌谣风华-初声 黄腾浩

参考文献[编辑]

  1. ^ 李映慧. 四、月、望、雨-鄧雨賢 (PDF). 国立编译馆. [2010-12-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7-04) (中文(繁体)).
  2. ^ 鄧雨賢數位博物館. [2013-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25).
  3. ^ 杨锦郁. 薰著茶香 的歌聲 訪莊永明談台灣歌謠的發展. 《联合报》. 2000-09-22 (中文(台湾)).
  4. ^ 席艳侠、李克强. 一代奇才鄧雨賢 逃不過禁唱命運. 《自由时报》. 2007-07-16 [2017-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4) (中文(台湾)).
  5. ^ 江聪明. 影視拼盤 二二八公園禁歌演唱會. 《联合报》. 1998-05-13 (中文(台湾)).
  6. ^ 吴为恭. 〈中部〉成大封殺南榕 彰中聲援學生. 《自由时报》. 2014-01-17 [2017-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8) (中文(台湾)).
  7. ^ 邓惠珍. 論南榕卻內心難容 被高中生噓. 《苹果日报》. 2014-01-16 [2017-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台湾)).
  8. ^ 邓惠珍. 18年前票選雨賢館 成大被嗆輸彰中. 新头壳. 林雨佑 [2017-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中文(台湾)).
  9. ^ 255989 Dengyushian(2006 TU94). [2012-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4).
  10. ^ 感念台湾民谣先驱“邓雨贤小行星”新瓦屋亮相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3-12-24.
  11. ^ 林采韵台北报导,〈邓雨贤“大稻埕行进曲” 终于现声〉,《中国时报》2007年6月22日A20版。
  12. ^ 《桃花开出春风》(林太崴的部落格):大稻埕行进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3. ^ 黄奕潆/专访,"今,邓雨贤“传说”终获证实原版《大稻埕进行曲》经典现声"[1][永久失效链接], 中国时报,2011-08-28.

外部链接[编辑]

  • 【望我先贤。歌春风百年乐章。四季红】2005邓雨贤百年诞辰纪念系列活动(新竹县文化局承办)
  • 台湾咁仔店 台湾歌谣脸谱邓雨贤─和台湾土地谈同调
  • 邓雨贤生平大事记─国立中央大学客家学院电子报
  • 台湾客籍作曲家─邓雨贤小传(1906-1944)
  • 台湾歌谣先驱─邓雨贤
  • “音乐时代剧场”《四月望雨》,谁是邓雨贤?
  • 客家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邓雨贤数位博物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台湾作曲家-邓雨贤
  • 福尔摩沙音乐厅-简上仁老师主讲-【〈望春风〉的作曲家邓雨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