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 宮 英文

羅浮宮博物館

羅浮 宮 英文

羅浮宮西翼的鐘亭(Pavillon de l'Horloge)

羅浮 宮 英文
成立日期1793年,​228年前
地址
羅浮 宮 英文
 
法國巴黎,Musée du Louvre, 75001
類型藝術博物館 與 古蹟
館藏規模615,797 件(2019年)[1] (35,000件公開展示)[2]
参观人數2,700,000人(2020)[3]
館長吉恩-呂克·馬丁尼茲(Jean-Luc Martinez)
公共交通
  • 皇家宮-羅浮宮站
    羅浮 宮 英文
    羅浮 宮 英文
    羅浮 宮 英文
  • 卢浮-里沃利站
    羅浮 宮 英文
    羅浮 宮 英文
網站www.louvre.fr

羅浮宮(法語:Musée du Louvre,英語 ),正式名稱為羅浮博物館,位于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邊,原是法國於建於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的王宮,現在是一所綜合博物館,亦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之一,以及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是巴黎中心最知名的地標。

羅浮宮的建築物始建於1190年左右,並在近代曾多次進行擴建,今天所見的模樣則一個巨大的翼樓和亭閣建築群,主要組成部分的總面積則超過 60,600 平方公尺(652,000 平方英尺),館內永久收藏則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分类,主要收藏1860年以前的艺术作品与考古文物,羅浮宮博物館在1793年8月10日開幕起正式對公眾開放,平均每天有 15,000 名遊客到此參觀,其中 65% 是外國遊客。[3]

位置[编辑]

羅浮 宮 英文

羅浮宮博物館位於巴黎市中心的盧浮宮內,位於塞納河右岸,毗鄰杜樂麗花園。最近的兩個地鐵站是皇家宮-羅浮宮站和卢浮-里沃利站,前者有直達地下購物中心Carrousel du Louvre的地下通道。[4]

在1980 年代末和 1990 年代大改建之前,羅浮宮共有好幾個街道入口,目前大部分入口已經永久關閉。自 1993 年以來,博物館的正門位置位於拿破崙廣場金字塔底下的地下空間,遊客可以從金字塔本身、旋轉階梯處連接到博物館的通道。

博物館的參觀時間隨著時代的推移而變化。自18世紀開放以來,只有藝術家和來自外國的觀光遊客享有特權參觀,這項特權後在1850年代才消失。當博物館從1793年首次開放時,新曆法法国共和历規定了「十天週」(法語:décades),其中前六天為藝術家和外國人訪問,後三天為將軍訪問,民眾僅能在最後一天參觀,後在在1800年代初期在恢復七天週後,民眾在每週只有 4 小時的時間能在羅浮宮參觀,週六和周日則是縮減至下午 2 點至下午 4 點期間參觀。

從1824年開始的一項新規定允許公眾在星期日和節假日時參觀,然而其他日子只對藝術家和外國遊客開放,這種情況到1855年才發生了變化,博物館更改成除了週一外全天向公眾免費開放,直到1922年才開始收費。[5]:39 [5]:42

當前自1946年開始,羅浮宮除了在週二公休和特殊假日外,通常向遊客全面開放參觀,內部允許使用照相機和錄像機,但禁止使用閃光燈。[5]:43

歷史[编辑]

巴黎,塞納河沿岸

羅浮 宮 英文

世界遗产
羅浮 宮 英文

作為巴黎塞納河沿岸一部分的羅浮宮

官方名稱Banks of the Seine in Paris(英文)
Rives de la Seine à Paris(法文)
位置
羅浮 宮 英文
 
法國
標準文 (i)(iv)
登录年份1991年(第15屆會議)
網站UNESCO的记录(英文)

成立博物館前[编辑]

羅浮宮始建於12世紀末(1190年),由法王菲力二世(「奧古斯都」)下令修建,最初是用作監獄與防禦性的城堡,保護巴黎免受到英格蘭王國的襲擊,邊長約90米,四周有城壕,其面積大致相當於今卢浮宫最東端院落的四分之一。當時的羅浮宮堡並不是法國國王的居所,而是被用來存放王室財寶和武器,目前中世紀羅浮宮堡的遺跡在地下室仍然可見。

“羅浮宮”這個名字的由來有些爭議。根據法國百科全書辭典大拉魯斯百科全書(Grand Larousse encyclopédique)的說法,這個名字來源於與狼狩獵巢穴的聯繫(拉丁語:lupus,下帝國: lupara)。[6] 此後好幾個世紀,羅浮宮發生了很大變化,14世紀,法王查理五世覺得羅浮宫堡比位於塞納河當中之城島(西岱島)的西岱宮更適合居住,於是搬遷至此。在他之後的法國國王再度搬出羅浮宫,直至1546年,弗朗索瓦一世才成為居住在羅浮宫的第二位國王。弗朗索瓦一世除了曾从意大利购买了包括油画《蒙娜丽莎》在内的大量艺术品外,還將原始的中世紀建築夷為平地,命令建築師皮埃爾·勒柯按照文藝復興風格對其加以改建,於1546年至1559年修建了今日羅浮宫建築群最東端的卡利庭院。擴建工程一直持續到亨利二世登基。亨利二世去世後,王太后凱瑟琳·德·美第奇集中力量修建杜伊勒里宫及杜樂麗花園,對羅浮宫的擴建工作再度停止。

羅浮 宮 英文

波旁王朝開始後,亨利四世和路易十三修建了連接羅浮宫與杜伊勒里宮的大長廊,又稱「花廊」(Pavillion de Flore),是當代博物館最著名的展示間。路易十四時期曾令建築師比洛(Claude Perrault)和勒沃(Louis le Vau)對卢浮宫的東立面按照法國文藝復興風格(法國古典主義風格)加以改建,改建工作從1624年持續到1654年。

1682年法蘭西宮廷移往凡爾賽宮後,羅浮宮的擴建再度終止。路易十四曾計劃放棄羅浮宮,並將其拆除,但後來改變了主意,讓法蘭西學院、紋章院、繪畫和雕塑學院、以及科學院搬入羅浮宮的空房,此外還有一些學者和藝術家被國王邀請住在羅浮宮的一層和大長廊的二樓。1750年法王路易十五正式提出了拆除羅浮宮的計劃。但由於宮廷開支過大,缺乏足夠的金錢來僱傭拆除羅浮宮所需的工人,該宮殿得以倖存,在此時期,法国王室已经收集了约2000幅油画、150多座雕刻、700多张素描、以及其他大量美术作品。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时期继续从意大利、佛兰德斯和西班牙购入艺术作品。

大革命與博物館的開放[编辑]

1789年10月6日,由於法國大革命影響使巴黎的民婦集群前往凡爾賽宮,將法王路易十六挾至巴黎城內,安置於杜伊勒里宫,該時期對羅浮宮進行了簡單的清理打掃工作,1791 年 5 月,皇家收藏在收归国有後,國民制憲會議宣布羅浮宮將成為“匯集所有科學和藝術紀念的地方”。1792年8月10日,路易十六入獄,盧浮宮的皇家收藏成為國家財產。由於擔心遭到破壞或盜竊,國民議會於 8 月 19 日宣布博物館的籌備工作非常緊迫。10月,“保存國家記憶”委員會開始收集各地收藏品進行展示。[7]

1793 年 8 月 10 日,即君主制滅亡一周年,羅浮宮正式命名为“中央艺术博物馆”開放。公眾每周可以免費進入三天,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一項重大成就,並受到普遍讚賞,當時博物館展示了 537 幅畫作和 184 件藝術品。四分之三來自皇室收藏,其餘來自教堂、贵族和地方政府等处没收来的艺术品。[8]同時為了擴大和組織收藏,共和國每年投入約100,000里弗維持博物館的經營,並在1794年開始開始從北歐和歐洲等地帶來作品,在法國大革命戰爭期間與教宗簽署的《托倫蒂諾條約》(1797 年)之後,來自梵蒂岡的作品,如勞孔群像和观景殿的阿波罗也曾在盧浮宮展出。[9][10].

拿破崙時代[编辑]

羅浮 宮 英文

1802 年 11 月 19 日開始,拿破侖在即位後開始了對羅浮宮的大規模擴建,建造了面向里沃利林蔭路的北翼建築,並在圍合起來的卡鲁索广场中修建了卡鲁索凯旋门(Arc de Triumph du Carrousel),作為杜伊勒里宮的正門。拿破仑三世時期修建了黎塞留庭院和德農庭院,完成了卢浮宫建築群,並將博物館更名為拿破仑博物馆(法文:Musée Napoléon),[11][12] 此外在征服欧洲各国的同时,拿破侖與軍隊将被征服国家的戰爭掠奪品大量送至卢浮宫展出,还增加了古罗马和古埃及艺术品展厅。但随着1815年法國在滑铁卢战役的失利,及拿破仑的第二次退位和终生放逐,使得奧地利、西班牙、德國和英國下令歸還所有被移走的藝術品,最終卢浮宫中约有5000多件艺术品被归还给原来所属国,不過部分展品在法國政府的抵制、高昂的運輸成本以及易碎作品受損的風險下仍留在法國,之後路易十八則與奧地利政府簽訂協議,以保留諸如《迦拿的婚禮》等作品。[13][14]

19世紀[编辑]

羅浮 宮 英文

達魯廳(Pavillon Daru),盧浮宮最著名的展區。

從拿破崙時代到波旁复辟後,1816年7月22日,拿破崙博物館改組為羅浮宮博物館,並和其他國家博物館都在君主的民事清單下所管理,在收藏范围不断扩大,加入了东方(远东)、亚述、古埃及等时代的藏品。随着藏品数量的增多,展览空间越来越小,期間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也對建築進行了拓寬及新建工程,並創建了古埃及和查理十世艺术品展厅,亞述館於1847 年 5 月 1 日開幕,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到1852年的短暫期間,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拿破崙三世曾對盧浮宮和杜伊勒里宫和抱有更大的野心,進行更大規模的維修翻建和重新裝修工程,也為現今的宏偉規模奠下了基礎,[15][16] 1861 年,拿破崙三世購買了 11,835 件藝術品,其中包括 641 幅畫作、希臘和羅馬黃金首飾等收藏。為了展示這些文物,他在盧浮宮規劃名為拿破崙三世博物館的新設施,其中包含了達魯廳(Pavillon Daru),此後1852 年至 1870 年間,博物館再度增加了約 20,000 件新文物。

1871年5月,巴黎公社短暫地統治巴黎,並且宣布要接管法國全境的政府而引發了混亂,當法國軍隊進軍巴黎時,面臨失敗的公社部隊則在杜伊勒里宮和卢浮宫內放火,試圖將其燒燬(當時公社決定燒燬的還有巴黎市政厅、巴黎皇家宮殿等標誌性建築)。最終在經過48小時的火災後,杜伊勒里宫被完全焚燬,卢浮宫的花廊和馬爾贊長廊被部分焚燬,但巴黎消防員和博物館員工的努力下,最終博物館主體建築得以倖免,[17] 君主制結束後,第三共和國時期拆除了廢墟,形成了卢浮宫今日的格局,從19世紀後期開始,盧浮宮成為一個更集中法國、西方和近東文物的藝術博物館,涵蓋從伊朗到大西洋的展示品,此時獲得的多數文物主要是通過各地貴族的士紳所捐贈、來自各國的禮物和在海外的考古發掘所獲得,包含著名的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也因館藏物過度龐大,部分展品後來間連轉移到夏樂宮的特羅卡德羅民族志博物館(Muséed'Ethnographie duTrocadéro)、巴黎國立海洋博物館、聖日耳曼昂萊城堡的國家考古博物館、楓丹白露宮的中國館、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等地展示。[18]

20世紀[编辑]

由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受到影響,羅浮宮將擴張藏品的計畫開始放緩,1920 年代後期,羅浮宮館長亨利·凡爾納 (Henri Verne)制定了為博物館展覽革命性的總體規劃,並在1932-1934年將北翼與南翼的部分建築物進行重新設計與擴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時任國家博物館主任的雅克·喬賈德(Jacques Jaujard)對盧浮宮的藝術收藏進行精心策劃的疏散計畫。當納粹德國已經占領蘇台德地區時,盧浮宮提前將許多重要的藝術品暫時轉移到香波爾城堡,雕塑則送置瓦朗塞城堡,1939年8月27日,在經過兩天的包裝後,載有藝術品的卡車車隊開始離開巴黎,最終博物館大部分的作品都成功疏散,除了一些笨重和“留在地下室的不重要畫作”。這個措施使羅浮宮的館藏在二戰期間免受戰火的波及,待1945年法國解放後,這些藝術品才重返羅浮宮展示。[19][20]

1981年,法国政府决定将羅浮宮建筑群的全部建筑划拨博物馆,并对卢浮宫实施了大规模的整修。由華裔美籍设计师贝聿铭设计的位于卢浮宫中央广场上的透明金字塔建筑。整修后的卢浮宫于1989年重新开放。其展览区域划分为:

  • 黎塞留庭院(Richelieu Wing):远东、近东、伊斯兰文物;雕塑;14世纪至17世纪的法国油画;德国、尼德兰和佛兰德斯油画;其他绘画和形象艺术。
  • 苏利庭院(Sully Wing):古埃及文物;近东文物;古希腊、伊特鲁里亚、古罗马文物及雕塑。
  • 德农庭院(Denon Wing):古希腊、伊特鲁里亚、古罗马雕塑;17世纪至19世纪的法国油画;意大利及西班牙油画。
  • 羅浮 宮 英文

    黃昏時分的拿破崙廣場(Cour Napoleon)和金字塔

  • 羅浮 宮 英文

    從中央廣場噴泉望向中庭

21世紀[编辑]

1995年,法國總統賈克·席哈克在其朋友、藝術品收藏家和經銷商雅克·克恰什(Jacques Kerchache)的推薦下,有鑑在歷史上許多國家與法國的深厚淵源。因此開始倡議全面保存、典藏及推廣非洲、亞洲、美洲及大洋洲的原創藝術文物的計畫,除了策劃布朗利河岸博物館外,還在羅浮宮規劃1,400平方公尺的長期展廳(Pavillon des Sessions),並在2000年對外開放。

2016年6月,因歐洲水災連日大雨導致巴黎塞納河水位暴漲,波及市區道路與電車軌道,羅浮宮緊急將珍貴的藝術品搬到地勢較高的樓層。這是羅浮宮1993年經整修並重新開放以來,館方首次採取這項預防措施,2019年,巴黎聖母院遭遇大火後,聖母院的藝術品荊棘聖冠及聖路易祭袍等,將暫時轉移到本館保管。[21]

目前,羅浮宮是世界参观人数最多的艺术博物馆,不過自2019年末開始,由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施加的限制,包含羅浮宮在內的巴黎博物館在法國封鎖期間關閉了六個月。遊客人數從2019年的960萬人和驟降至 2020 年的270萬人,為了不放棄龐大的觀眾群,羅浮宮在2021年則推出線上平台,令觀眾能夠線上閱覽館藏品,包括未展出的作品。[22][23]

分館[编辑]

法國境內外的幾家博物館都在羅浮宮的行政管理之下,或通過獨家合作夥伴關係而建立聯繫,2003年,法国文化及通信部為解決文化機構過度集中巴黎的現況,首度提出羅浮宮設置分館的計劃,當時有亞眠、阿拉斯、滨海布洛涅、加萊、朗斯、瓦朗謝訥等6個城市入選,最後在2004年11月29日由朗斯出線[24]。羅浮宮朗斯分館(Louvre-Lens)由日本SANAA建築事務所設計,2009年12月4日動工,2012年12月4日開館。

另外,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2004年斥資10億歐元,買下「羅浮宮」這個招牌30年的使用權,還包括法國博物館運作知識,阿布達比羅浮宮於2017年11月11日開館。

建築和結構[编辑]

罗浮宮最古老的建築結構面向巴黎市中心的廣場西南角。這個角落部分由萊斯科特翼(1)與南翼西側(2)組成,取代了中世紀盧浮宮的相應建築,在後期增加了小畫廊 (4),將盧浮宮與查理五世的城牆部分所連接起來,並沿著塞納河北岸延伸至杜樂麗宮(3, 5, 8, 11, 14; 1871年被大火燒毀)。大約1600年亨利四世統治期間,沿河的城牆則被大畫廊(6、7)所取代,並建造一條能從盧浮宮到達杜樂麗宮的通道,目前是盧浮宮博物館的一部分。

萊斯科特翼在路易十三時期時隨著擴建萊默西爾翼(9) 而向北擴展,在路易十四統治期間則擴大了小畫廊 (10, 13),其餘的翼棟則圍繞方閣 (12, 16) 所建成,直到19世紀在拿破崙的統治下才完全完工。 拿破崙在卡魯索廣場規劃了卡鲁索凯旋门 (17) 和增建北翼 (17) ,後來路易十八則再度擴展了北翼棟 (18) ,在1852 年到 1857年期間,拿破崙三世則建造了黎塞留翼(19)好將北翼與廣場法院周圍的建築連接起來,並將天龍翼(19,南側)與大畫廊進行擴大。 1861年至1870年,建築師赫克托·勒夫(Hector Lefuel)進行花神館和大畫廊 (7) 的改建工程,並設置了會議館 (20),最終在1874-1880 年完工從馬森館 (15) 到相鄰的馬森翼 (21) 的南立面工程。

羅浮 宮 英文

盧浮宮和杜樂麗按施工階段劃分的平面圖
興建時間 君主 設計師
1 1545–1549 法蘭索瓦一世
亨利二世
皮埃尔·莱斯科
2 1559–1574 法蘭索瓦二世
查理九世
亨利三世
皮埃尔·莱斯科
3 1564–1570 凱薩琳·德·麥地奇 菲利貝爾·德洛姆
4 1566 –1999 凱薩琳·德·麥地奇 皮埃尔·莱斯科
5 1570–1572 凱薩琳·德·麥地奇 讓·比朗 (Jean Bullant)
6 1595–1610 亨利四世 路易·梅特佐(LouisMétezeau)
7 1595–1610 亨利四世 雅克·安德魯埃·杜·切爾索二世(Jacques II Androuet du Cerceau)
8 1595–1610 亨利四世 雅克·安德魯埃·杜·切爾索二世(Jacques II Androuet du Cerceau)
9 1624–1654 路易十三
路易十四
雅克·勒梅爾西耶(Jacques Lemercier)
10 1653–1655 路易十四 路易·勒沃(Louis Le Vau)
11 1659–1662 路易十四 路易·勒沃(Louis Le Vau)
卡洛·維加拉尼(Carlo Vigarani)
12 1659–1664 路易十四 路易·勒沃(Louis Le Vau)
13 1661–1664 路易十四 路易·勒沃(Louis Le Vau)
14 1664–1666 路易十四 路易·勒沃(Louis Le Vau)
15 1664–1666 路易十四 路易·勒沃(Louis Le Vau)
16 1667–1670 路易十四 路易·勒沃(Louis Le Vau)
克勞德·佩羅(Claude Perrault)
夏爾·勒·布朗
17 1806–1811 拿破崙一世 夏爾·佩西爾(Charles Percier)
皮埃爾·方丹(Pierre Fontaine)
18 1816–1824 路易十八 皮埃爾·方丹(Pierre Fontaine)
19 1852–1857 拿破崙三世 路易·維斯康蒂(Louis Visconti)
赫克托·勒夫(Hector Lefuel)
20 1861–1870 拿破崙三世 赫克托·勒夫(Hector Lefuel)
21 1874–1880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赫克托·勒夫(Hector Lefuel)

金字塔[编辑]

羅浮宮擴建工程,是1989年法國大革命200周年紀念巴黎十大工程之一,也是唯一一個不是經過投標競賽而由法國總統密特朗親自委託的工程。此工程由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玻璃金字塔成為羅浮宮的入口處。該金字塔完工後,成為了羅浮宮前最美的景點之一。

圖片

  • 羅浮 宮 英文

    鐘亭(Pavillon de l'Horloge)的建築細節

  • 羅浮 宮 英文

    黎塞留館(Pavillon Richelieu)

  • 羅浮 宮 英文

    遙望金字塔與鐘亭

  • 羅浮 宮 英文

    花神館(Pavillon de Flore)

室內

  • 羅浮 宮 英文

    大畫廊(Grande Galerie)

  • 羅浮 宮 英文

    內馬利中庭(Cour Marly)

  • 羅浮 宮 英文

    阿波羅畫廊(Galerie d'Apollon)

  • 羅浮 宮 英文

    女像柱大廳(Salle des Caryatides)

  • 羅浮 宮 英文

    皇帝宮(Salle des Empereurs)

著名的藏品[编辑]

羅浮宮目前擁有約615,797 件藏品[1],其中 482,943 件自2021 年 3 月 24 日起能夠透過網路平台 collections.louvre.fr所遊覽,—佔其總館藏的 75%,至於館內八個文物部門中,則展示了 35,000 件藝術品。[25]

古埃及文物部[编辑]

  • 羅浮 宮 英文

    Nakhthorheb跪拜祈禱的雕像,埃及,公元前 595 至 589 年。

  • 羅浮 宮 英文

    阿拉克山燧石刀,埃及,公元前 3300-3200 年。

  • 羅浮 宮 英文

    書記官坐像,埃及,公元前 2613–2494 年。

  • 羅浮 宮 英文

    來自塔尼斯的大獅身人面臥像,埃及,公元前2600年。

  • 羅浮 宮 英文

  • 羅浮 宮 英文

  • 羅浮 宮 英文

    荷魯斯雕像

  • 羅浮 宮 英文

    豎琴師的彩色石碑

  • 羅浮 宮 英文

    拿著紙莎草紙捲軸的抄寫員石像

  • 羅浮 宮 英文

    供奉者雕像,第 12 王朝

  • 羅浮 宮 英文

近東文物部[编辑]

  • 羅浮 宮 英文

    拉瑪蘇雕像,亞述,公元前 713-716 年

  • 羅浮 宮 英文

  • 羅浮 宮 英文

    伊比赫雕像,蘇美,公元前 2400 年

  • 羅浮 宮 英文

    禿鷲碑,拉加什,公元前2600年至2350年

  • 羅浮 宮 英文

  • 羅浮 宮 英文

    古巴比伦首饰

古希臘、伊特魯里亞和古羅馬文物部[编辑]

  • 羅浮 宮 英文

  • 羅浮 宮 英文

    古希臘文物

  • 羅浮 宮 英文

    古羅馬的博爾蓋塞花瓶,公元前1世紀

  • 羅浮 宮 英文

    描繪阿克特翁之死的蝸殼克拉特,公元前 450-440 年

  • 羅浮 宮 英文

    一個女性形象的基克拉迪藝術,公元前 27 世紀

  • 羅浮 宮 英文

  • 羅浮 宮 英文

    克里特島的歐塞爾夫人,公元前650 - 625 年

  • 羅浮 宮 英文

    罗马雕像

  • 羅浮 宮 英文

    皮翁比諾的阿波羅

  • 羅浮 宮 英文

    凡爾賽宮的戴安娜,羅馬複製品,公元 1 世紀或 2 世紀

伊斯蘭藝術[编辑]

雕塑[编辑]

  • 羅浮 宮 英文

  • 羅浮 宮 英文

  • 羅浮 宮 英文

    《基督的複活》· 熱爾曼·皮隆

  • 羅浮 宮 英文

  • 菲利普·波特之墓· 1477 和 1483年之間

  • 羅浮 宮 英文

    《群雕》·尼古拉・庫斯圖

  • 羅浮 宮 英文

裝飾藝術[编辑]

繪畫[编辑]

  • 羅浮 宮 英文

  • 羅浮 宮 英文

  • 羅浮 宮 英文

  • 羅浮 宮 英文

  • 羅浮 宮 英文

  • 羅浮 宮 英文

  • 羅浮 宮 英文

  • 羅浮 宮 英文

  • 羅浮 宮 英文

  • 羅浮 宮 英文

  • 羅浮 宮 英文

  • 羅浮 宮 英文

  • 羅浮 宮 英文

  • 羅浮 宮 英文

  • 羅浮 宮 英文

  • 羅浮 宮 英文

  • 羅浮 宮 英文

  • 羅浮 宮 英文

  • 羅浮 宮 英文

印刷品和圖紙[编辑]

管理、行政、夥伴關係[编辑]

羅浮宮的所有權歸法國政府所有。不過自1990年代開始,羅浮宮在自治管理上變得更加獨立。自2003 年以來,羅浮宮已被要求為旗下項目籌集資金[26][27][28][29][28],到 2006 年,法國政府資金從總預算的 75% 下降到 62%。 每年,羅浮宮都會從國家籌集到約1.22 億歐元,使用在運營成本(工資、安全和維護),館舍翻新、及收購上[30],羅浮宮也會從與其他博物館策劃的展覽中籌集到約300萬至 500 萬歐元,隨著羅浮宮成為小說《達文西密碼》和2006年根據該書的改編電影的拍攝地點,博物館在允許劇組人員在畫廊進行拍攝後而獲得了250 萬美元的額外收入。[31][32] 2008年,法國政府則提供了羅浮宮每年3.5億美元的預算中的1.8億美元經營;其餘收入則來自私人捐款和門票銷售。[27]

目前羅浮宮擁有 2,000 名員工,自2001年開始,在每任主管的領導下,羅浮宮經歷了重大的政策變化,[33] 例如允許其他博物館借入作品以進行跨國展覽的策劃。2006年,羅浮宮借出作品1300件,也借入更多國外作品。2006 年到 2009年期間,羅浮宮將藝術品借給佐治亞州的亞特蘭大高等藝術博物館,並收到了690萬美元用於翻修的款項。

2009 年,時任法國文化部長佛雷德利·密特朗 (Frédéric Mitterrand)批准建立文物存儲設施的計劃,計劃將在巴黎西北 30 公里(19 英里)處,用於存放來自羅浮宮和另外兩家國家博物館、布朗利河岸博物館和奧賽博物館的文物;該計劃後來遭到取消。在2013年,繼任者文化部長安瑞莉·菲里佩提宣布,羅浮宮將規劃移動超過25萬件藝術作品,到約為20000平方公尺(220,000平方英尺)的地下儲藏中心,該項目的成本估計為 6000 萬歐元,羅浮宮將會成為儲藏中心的唯一所有者和管理者。2015 年 7 月,由英國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公司領導的團隊被選中,作為該中心的建築設計。

2018 年 3 月,根據伊朗和法國總統於 2016 年達成的協議,羅浮宮數十件屬於古埃及、羅馬和美索不達米亞等文物展覽在德黑蘭向遊客開放參觀。[34][35][36]

2019年,在李奧納多·達文西 (Leonardo da Vinci) 逝世 500 週年之際,羅浮宮於同年 10 月 24 日至 2020 年 2 月 24 日期間舉辦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達文西作品展,該展覽共展示一百多件達文西相關的作品:繪畫、素描和筆記本。而達芬奇生前完成的不到 20 幅畫作中的 11 幅也全部展出。其中五件歸羅浮宮所有,不過僅有《蒙娜麗莎》並未包括在此展覽範圍內,這是因為該作品長期在「眾國廳」(Salle des Etats)吸引大量人潮,為了分散每日人流量及擔憂作品移動造成損壞,因此《蒙娜麗莎》仍保持在其畫廊中展出。而《救世主》也不包括在本次展覽內,因為該作品的所有者不同意將作品從藏身之處移走。[37][38]

2021 年,羅浮宮宣布在1983年失竊案中遺失的文藝復興時期禮儀頭盔和胸甲成功被找回,並指出1983 年的盜竊案“讓當時的所有工作人員深感不安”。而關於盜竊公開細節的則非常少。[39]

参见[编辑]

  • 阿布扎比卢浮宫
  • 杜伊勒里宫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Rapport d'activité 2019 du musée du Louvr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 29, website www.louvre.fr.
  2. ^ Louvre Museum. museums.eu.
  3. ^ 3.0 3.1 "The Art Newspaper", 30 March 2021
  4. ^ How to get here. Louvre Museum. [28 Septem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1 September 2008).
  5. ^ 5.0 5.1 5.2 Pierre Rosenberg. Dictionnaire amoureux du Louvre. Paris: Plon. 2007.
  6. ^ In Larousse Nouveau Dictionnaire étymologique et historique, Librairie Larousse, Paris, 1971, p. 430: ***loup 1080, Roland (leu, forme conservée dans à la queue leu leu, Saint Leu, etc.); du lat. lupus; loup est refait sur le fém. louve, où le *v* a empêché le passage du *ou* à *eu* (cf. Louvre, du lat. pop. lupara)*** the etymology of the word louvre is from lupara, feminine (pop. Latin) form of lupus.
  7. ^ Oliver, pp. 21–22
  8. ^ Oliver, p. 35
  9. ^ Monaghan, Sean M.; Rodgers, Michael. French Sculpture 1800–1825, Canova. 19th Century Paris Project.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2000 [24 April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 April 2008).
  10. ^ McClellan, p. 7
  11. ^ Swetnam-Burland, Molly. Egypt Embodied: The Vatican Nile. 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 2009, 113 (3): 440. JSTOR 20627596. doi:10.3764/aja.113.3.439.
  12. ^ Vivien Richard, Quand Bonaparte nomme Denon, Grande Galerie - Le Journal du Louvre, Summer 2021, 55: 74
  13. ^ Paolo Veronese. The Gentleman's Magazine. No. December 1867 (A. Dodd and A. Smith). 1867: 741 [2021-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14. ^ Johns, Christopher M. S. Antonio Canova and the Politics of Patronage in Revolutionary and Napoleonic Europ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190 [2021-09-26]. ISBN 978-052021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6).
  15. ^ Geneviève Lacambre. Les collections chinoises et japonaises du musée de la Marine avant 1878 : un cas marginal pour l’ethnographie ?. Le rôle des voyages dans la constitution des collections ethnographiques, historiques et scientifiques. Actes du 130e Congrès national des sociétés historiques et scientifiques, « Voyages et voyageurs », La Rochelle, 2005. Paris: Editions du CTHS: 94-109. 2008 [2021-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4).
  16. ^ Jeannine Baticle; Cristina Marinas, La galerie espagnole de Louis-Philippe au Louvre: 1838-1848, Paris: Réunion des musées nationaux, 1981 [2021-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6)
  17. ^ René Heron de Villefosse. Histoire de Paris. Bernard Grasset. 1959.
  18. ^ Frédéric Lewino; Anne-Sophie Jahn. Visite interdite du Louvre #4 : la magnifique rampe en fer à cheval de la cour des Écuries. Le Point. 16 May 2015 [2021-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2).
  19. ^ Alan Riding, And the Show Went On: Cultural Life in Nazi-Occupied Paris. Alfred A Knopf, New York: 2010. p. 34.
  20. ^ Matila Simon, "The battle of the Louvre;: The struggle to save French art in World War II". Hawthorn Books, 1971. p. 23.
  21. ^ 法国文化部长:巴黎圣母院艺术品将被转移到卢浮宫博物馆. [2019-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6).
  22. ^ Louvre museum visitors dropped more than 70% in virus-wracked 2020. France 24. 2021-01-08 [202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1) (英语).
  23. ^ Fernando da Silva, Alexandre. O Louvre ao alcance de todos! [盧浮宮觸手可及!]. Jornal O Maringá. 8 April 2021 [27 Jul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6) (葡萄牙语).
  24. ^ 羅浮宮朗斯分館年底開幕 中天獨家專訪|文茜節目專區|中天電視-CtiTV.com. [2012-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9).
  25. ^ Le Louvre lance un site Internet plus immersif et une base publique recensant ses collection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e Journal du Dimanche, Marie-Anne Kleiber, 24 mars 2021, website le jdd.fr.
  26. ^ New Boss at Louvre's helm. BBC News. 17 June 2002 [25 Septem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27. ^ 27.0 27.1 Gumbel, Peter. Sacre Bleu! It's the Louvre Inc.. Time Magazine. 31 July 2008 [25 Septem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9 December 2008).
  28. ^ 28.0 28.1 Baum, Geraldine. Cracking the Louvre's code. Los Angeles Times. 14 May 2006 [25 Septem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5).
  29. ^ Louvre, Organization Chart. Louvre.fr Official Site. [24 Ma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10 May 2008).
  30. ^ Farah Nayeri (20 January 2009), Banks compete to manage Louvre's endowmen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31. ^ Matlack, Carol. The Business of Art: Welcome to The Louvre Inc.. Der Spiegel Online. 28 July 2008 [25 Septem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9).
  32. ^ Lunn, p. 137
  33. ^ (法語)Un archéologue prend la direction du Louvr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e Monde du 3 April 2013.
  34. ^ Noce, Vincent (5 March 2018). Against the odds, Louvre exhibition opens in Tehran in historic dea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Art Newspaper.
  35. ^ "Louvre lends art to Tehran for 'unprecedented' sho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rance24, 5 March 2018.
  36. ^ "The Louvre at Tehra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ouvre's Press Room. March 2018.
  37. ^ Leonardo da Vinci's Unexamined Life as a Painter. The Atlantic. 1 December 2019 [1 Dec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9).
  38. ^ Louvre exhibit has most da Vinci paintings ever assembled. Aleteia. 1 December 2019 [1 Dec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7).
  39. ^ The Louvre Recovers Armor Pieces Stolen Nearly 40 Years Ago, The New York Times, 6 March 2021 [7 March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6)

外部链接[编辑]

  • 羅浮宮博物館網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法文)(英文)(日語)(简体中文)
  • 卢浮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虚拟参观卢浮宫全屏全景画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羅浮宮的Instagram帳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卢浮宫博物馆

  • 羅浮 宮 英文
     
    法國巴黎
  • 羅浮 宮 英文
     
    法國朗斯
  • 羅浮 宮 英文
     
    阿联酋阿布扎比

藝術

  • 藝術主題頁
  • 藝術家
  • 藝術史
  • 藝術村
  • 藝術類型
  • 設計

分類

视觉艺术
(美术)

繪畫

  • 油畫
  • 水彩
  • 水墨畫
  • 書法
  • 篆刻
  • 粉彩
  • 素描
  • 版畫
  • 插畫
  • 速寫
  • 漫画

雕塑

  • 石雕
  • 木雕
  • 浮雕
  • 冰雕
  • 沙雕
  • 紙雕
  • 软雕
  • 金屬雕塑
  • 陶藝
  • 泥塑
  • 公共藝術

建筑

  • 室内设计
  • 园林設計
  • 景觀設計
  • 城市設計
  • 城市规划

工艺

  • 陶器
  • 瓷器
  • 玉器
  • 漆器
  • 刺繡
  • 插花
  • 剪纸
  • 折纸
  • 中国结
  • 花燈

攝影

  • 人物攝影
  • 紀實攝影
  • 天文攝影
  • 觀念攝影
  • 微距攝影

设计

  • 图形设计
  • 时尚设计
  • 产品设计
  • 交互设计
  • 游戏设计
  • 广告设计

表演艺术

音樂

  • 器樂
  • 聲樂
  • 古典音樂
  • 流行音樂
  • 民族音樂

舞蹈

  • 芭蕾舞
  • 民族舞蹈
  • 現代舞
  • 当代舞

戲劇

  • 喜劇
  • 悲劇
  • 歌劇
  • 舞剧
  • 音樂劇
  • 戲曲
  • 小品
  • 電視劇
  • 电影
  • 动画
  • 广播剧

其他

  • 杂技
  • 魔术
  • 相声
  • 评书
  • 口技

文学

  • 散文
  • 小说
  • 剧本

綜合藝術

  • 裝置藝術
  • 行為藝術
  • 聲音藝術
  • 電子遊戲
  • 網絡藝術
  • 多媒體藝術

生活方式

  • 烹饪
  • 茶艺
  • 调酒
  • 香水

歷史

  • 中国美术史
  • 西方美术史
  • 建筑史
  • 文学史
  • 音樂史
  • 电影史
  • 設計史

藝術教育

  • 美學
  • 艺术心理学
  • 藝術百科全書
  • 藝術創作碩士
  • 創造力

  • 參看: Commons
  • 世界參觀人數最多的藝術博物館列表
  • Wikibooks
  • Wikinews
  • Wikiquote
  • Wikisource
  • Wiktionary

巴黎名胜

右岸

  • 巴黎凯旋门
  • 麗都夜總會
  • 卡鲁塞尔凯旋门
  • 福煦大街
  • 布洛涅森林
  • 巴黎證券交易所
  • 肖蒙山丘公園
  • 卡納瓦雷博物館
  • 科学与工业城
  • 香榭丽舍大街
  • 爱丽舍宫
  • 圣奥诺雷市郊路
  • 自由之火
  • 巴黎市政厅
  • 国立网球场现代美术馆
  • 马德莱娜教堂
  • 玛莱区
  • 卢浮宫
  • 蒙苏里公园
  • 工藝美術博物館
  • 巴黎格雷万蜡像馆
  • 巴黎大皇宮和小皇宮
  • 巴士底歌劇院
  • 和平咖啡馆
  • 巴黎歌劇院
  • 拉法葉百貨總店
  • 春天百貨
  • 橘園美術館
  • 巴黎皇家宮殿
  • 拉雪兹神父公墓
  • 巴士底广场
  • 协和广场
  • 共和国广场
  • 金字塔广场
  • 胜利广场
  • 孚日广场
  • 小丘廣場
  • 旺多姆广场
  • 聖但尼門
  • 聖馬丁門
  • 龐畢度中心
  • 蒙馬特
  • 聖心堂
  • 紅磨坊
  • 圣奥斯定堂
  • 圣厄斯塔什教堂
  • 圣日耳曼欧塞尔教堂
  • 圣雅各伯塔
  • 罗兰·加洛斯球场
  • 夏乐宫
  • 杜樂麗花園
  • 皮加勒区

羅浮 宮 英文

左岸

  • 法國國家圖書館
  • 巴黎地下墓穴
  • 花神咖啡馆
  • 双叟咖啡馆
  • 普罗可布咖啡馆
  • 戰神廣場
  • 巴黎唐人街
  • 艾菲爾鐵塔
  • 圣米歇尔喷泉
  • 戈布兰挂毯工厂
  • 巴黎大清真寺
  • 马提尼翁府
  • 法兰西学会
  • 拉丁区
  • 荣军院
  • 卢森堡宫和卢森堡公园
  • 國家凱布朗利博物館
  • 國立中世紀博物館
  • 奥赛博物馆
  • 羅丹美術館
  • 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 奥德翁剧院
  • 先贤祠
  • 波旁宫
  • 当费尔-罗什罗广场
  • 圣斯德望堂
  • 圣日耳曼德普雷
  • 圣叙尔皮斯教堂
  • 圣克罗蒂德圣殿
  • 索邦
  • 蒙帕納斯大樓

西堤岛、聖路易島和塞纳河

  • 蒼蠅船
  • 巴黎古监狱
  • 巴黎聖母院
  • 亚历山大三世桥
  • 耶拿桥
  • 比尔哈凯姆桥
  • 艺术桥
  • 新桥
  • 聖禮拜堂

法兰西岛

  • 尚蒂伊城堡
  • 拉德芳斯
  • 巴黎迪士尼樂園
  • 埃庫昂城堡
  • 法国小人国
  • 枫丹白露宫
  • 马尔迈松城堡
  • 法國航空博物館
  • 福拉歌那博物館
  • 阿斯泰里克斯公園
  • 普罗万
  • 朗布依埃城堡
  • 拉罗什吉永
  • 圣但尼圣殿
  • 聖日耳曼昂萊城堡
  • 索镇城堡
  • 法蘭西體育場
  • 子爵城堡
  • 凡尔赛宫和凡尔赛花园
  • 文森城堡

活动与传统

  • 巴士底日閱兵
  • 世界音樂節
  • 法國共和國衛隊
  • 白晝之夜
  • 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展
  • 巴黎海灘

  • 巴黎地标
  • 巴黎旅游景点列表
  • 巴黎地鐵
  • 巴黎综合症

法国王宫

  • 凡尔赛宫 (包括大特里亚农宫和小特里亚农宫)
  • 卢浮宫
  • 巴黎皇家宮殿
  • 杜伊勒里宫
  • 爱丽舍宫
  • 卢森堡宫
  • 布卢瓦城堡
  • 香波尔城堡
  • Choisy
  • 贡比涅城堡
  • 枫丹白露宫
  • Marly
  • 莫顿宫
  • La Muette
  • Saint Cloud
  • 聖日耳曼昂萊城堡

羅浮 宮 英文

欧洲各国家和地區国家博物馆

联合国會員國

  • 阿尔巴尼亚
  • 安道尔
  • 亞美尼亞
  • 奥地利
  • 亞塞拜然
  • 白俄罗斯
  • 比利时
  •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 保加利亚
  • 克罗地亚
  • 賽普勒斯
  • 捷克
  • 丹麦
  • 爱沙尼亚
  • 芬兰
  • 法国
  • 喬治亞
  • 德国
  • 希腊
  • 匈牙利
  • 冰岛
  • 爱尔兰
  • 義大利
  • 哈萨克斯坦
  • 拉脱维亚
  • 列支敦士登
  • 立陶宛
  • 卢森堡
  • 馬爾他
  • 摩尔多瓦
  • 摩纳哥
  • 蒙特內哥羅
  • 荷兰
  • 北马其顿
  • 挪威
  • 波兰
  • 葡萄牙
  • 罗马尼亚
  • 俄罗斯
  • 圣马力诺
  • 塞尔维亚
  • 斯洛伐克
  • 斯洛維尼亞
  • 西班牙
  • 瑞典
  • 瑞士
  • 土耳其
  • 乌克兰
  • 英国

羅浮 宮 英文

公认主权实体

  • 馬爾他騎士團
  • 梵蒂冈(聖座)
  • 歐洲聯盟

未受国际普遍承认国家

  • 阿布哈兹
  • 阿尔察赫
  • 科索沃
  • 北塞浦路斯
  • 南奥塞梯
  • 德涅斯特河沿岸

属地和其他特殊政区

  • 阿克罗蒂里和泽凯利亚
  • 奥兰
  • 法罗群岛
  • 直布羅陀
  • 扬马延
  • 根西
  • 澤西
  • 马恩岛
  • 斯瓦尔巴

规范控制
羅浮 宮 英文

  • WorldCat Identities
  • BIBSYS: 90322400
  • BNE: XX125696
  • BNF: cb11865019j (data)
  • CiNii: DA01705974
  • FAST: 541467
  • GND: 1006837-5
  • ISNI: 0000 0001 2260 177X
  • LAC: 0017F0504
  • LCCN: n80020283
  • LNB: 000051777
  • NDL: 00629424
  • NKC: ko2003204754
  • NLA: 35912436
  • NNL: 000096867
  • NSK: 000076058
  • ICCU: CFIV060439
  • SELIBR: 123719
  • SUDOC: 026394677
  • ULAN: 500125189
  • VIAF: 25771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