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 筆記 重啟 之 極 海 聽 雷 豆瓣

【无奈修改了…大家将就看。】

演员粉自嗨能嗨出14万人打分,这实力讲真我没见过。要真能这么厉害,朱一龙的哪一部剧不能稳坐豆瓣高分剧集榜?也别说我一开口就提朱一龙太刻意,毕竟参演人员里他粉丝最多。

至于豆瓣小组阴阳怪气,这不都司空见惯了吗?豆瓣小组不就是个你嘲笑我我嘲笑你,你栽赃我我诬陷你的地方吗?远看那啥互啄,近看资本博弈,有热度就有争议,有利益就有心机,带着几千水君开上几百帖子,那啥都能吹出花,黑的都能说成白的,还怕没人信看重启的都是自嗨?

什么,你说你不是演员粉丝但是也挺喜欢这部剧的?你一定在开玩笑。其实你内心深处已经是演员粉丝了,你最好深深地反省自己一下,审视自己的内心,扪心自问,你是不是喜欢他?喜欢他的颜,喜欢他的戏,喜欢他的吴邪?你敢说你一点喜欢都没有?没有你看这部剧干啥?

我勉为其难思索了一下,似乎是有那么点。那这不就对咯!你就是演员粉!你们都是演员粉!你们就在自嗨!说你不是我都不信!演的这么好怎么能不是演员粉!(嗯?这逻辑突然圆过来了不是我本意啊bushi)

———————————————————————————

行了,不贫了

实在看不过去了来聊聊天,回归问题,为什么豆瓣和知乎的评价差那么多?问的是评价我连评分一起说了吧

首先从评分机制说起

豆瓣的评分机制是打分制,一星到五星,对应两分到十分。而知乎的评分机制是“推荐/不推荐”,只有两个选择,分数根据推荐比例而定。

这就决定了,豆瓣的用户在打分的时候,会把作品进行横向比较,对比电视剧一般水平、这类型剧以往水平、以及自己内心期待的水平;而知乎用户,只需要衡量这部剧本身的可看性,亮点是否值得我的时间,性价比能否可以接受。举个例子,2006年的《神雕侠侣》,在豆瓣我大概给六点几,但在知乎我可能就怀着对美色和浪漫的憧憬点了推荐;而2018年的《知否》,在豆瓣我可能打八分(因为没有七点几选项),但是在知乎我就不是很想推荐。是因为知否的演员和制作不如它吗?那也不是,但是知否太长了,节奏又慢,最后三观还有点崩?(我没看完),而神雕侠侣虽然珠玉在前难打高分,却还是有支撑我看下去的亮点。(多年前的看剧感受了,那时候我还年轻,虽然现在也不老,但时代变迁感受失真或者标准变化都可能,所以只是举个例子orz)

所以豆瓣的分,更能衡量一部剧的整体制作水平,而知乎的分代表一部剧的可看性和大众喜爱度。

而重启,知乎评分8.8,豆瓣评分现在苟住了8.2,都八分以上了,首先说明可看性和质量都过硬。事实也的确如此,剧情节奏,演员表演,画面质感,特效服化道等等都很值得夸赞,尤其是铁三角线,吴邪和胖子的对戏承担了大部分笑点泪点,节奏好演技好真叫一个酣畅淋漓。(作为一个读过原著的更是为终于看到活体吴邪和胖子而心潮澎湃,抹泪)

可来看这个问题的人,绝对不是想看我和稀泥的。

接下来说说评价的差距在哪。

豆瓣的评价主要就看两个地方,一是剧的评分区,二是小组。

评分区我就两个观感,1.为什么赞数那么少的负面评论能飘在十倍于它的正面评论上?而且轮着飘飘的还都是负面的?2.可笑的降智言论真多,点赞的也真敢点

懒惰如我,写了这么多字竟然也开始真情实感较起真了,毕竟真的太气人了,贴个图吧…

盜墓 筆記 重啟 之 極 海 聽 雷 豆瓣

我其实安慰过自己,也挺好的,让那些赞少的也有机会上热评,让不同的声音轮流出现,更公平嘛。可是后来我发现不对啊,怎么我看到的几个赞上热评的之后骂的没有夸的呢?扒拉扒拉其他高分好剧,也是差评一堆赞很少结果飘在上边,我就不明白了,这到底是豆瓣理念如此,要争议才高贵,还是收钱办事啊?

盜墓 筆記 重啟 之 極 海 聽 雷 豆瓣

是戒烟棒你没看出来吗?没看出来剧里也交代了啊,您是打开看了一眼瞥见有“烟”,就怒其不够正能量没有做好社会引导而果断弃剧又愤然打了一星?脾气有点大吧朋友。关键这言论还一千多赞…说不是水君我都不信

盜墓 筆記 重啟 之 極 海 聽 雷 豆瓣

装原著粉?拜托不用那啥,说的这么委婉和隐忍,我都替你委屈了。但是不好意思我要大声告诉你,原著吴邪就是超好看的,“清新脱俗小郎君,出水芙蓉弱官人”长睫毛,瘦高,颈部曲线很漂亮,都是形容吴邪的,倒也不必委曲求全说什么颜值都不在乎了只求能看,好不好看这种事虽然见仁见智,但是能说出朱一龙简直不能看的,我建议你去看看…。

盜墓 筆記 重啟 之 極 海 聽 雷 豆瓣

刚播出六集就嫌长了?(?)

关胡歌什么事?毛晓彤出场了?靳东演过盗墓笔记?

当然,真有心黑的人也不能都犯这种低级错误,还有长篇大论巨认真的,认真到我都觉得,唉,果然是众口难调有人为此怅然吗?

盜墓 筆記 重啟 之 極 海 聽 雷 豆瓣

然后一看,霍

盜墓 筆記 重啟 之 極 海 聽 雷 豆瓣

行,咱精神世界和审美水平都不在一个层面上,不说了

豆瓣小组的观感,前边也说过了,乌泱泱阴兵过境一般,带着几千水君开上几百帖子,不怕你不心烦不动摇不怀疑不焦虑,无论粉丝还是普通观众,但凡你心烦了动摇了怀疑了焦虑了,那就是人家得逞了。豆瓣小组嘛,和兔区一样都是发酵洗脑言论的绝佳温床,“垃圾场”的名字应该分它一半,挺合适的,因为虫*多

知乎的评价观感,主要就是体现在问答区

前排回答基本都是有理有据的夸赞,虽然看得出来粉丝含量挺高,但是都是认真分析没有胡扯的,还看到不少之前没接触过探(dao)险(mu)剧的也来真情表白,专业分析镜头画面演技的也不少,喊着爷青回激动地上个十来年前截图自证的老家伙们也出现了…有人笑称,这是盗笔的当代文艺复兴

最后总结性解答为什么评价差异大。

之所以是总结性是因为前边说了不少了,还有点补充的就做个总结吧

1.平台差别

我不知道豆瓣的平台理念到底是什么,是营造客观公正的兴趣社区,还是有争执就有流量、有八卦才有灵魂的粉黑混战区。资本侵蚀或许是每一个平台都无可避免的,但是拼命保留平台内核还是趋之若鹜满脑子买卖,还是能看得出来的。没有说知乎多好的意思,只是全靠同行衬托,虽然一直在加速流量变现,真正的内容还有些微生存的余地,这也是为什么,兜兜转转无处栖身后,我还是选了知乎养老。

2.资本博弈

这个题目起的其实有点大了,不过我想还是配得上的。

三叔这次拍《重启》是真的下了本拼了命了,演员阵容一曝光,后来还听说他直接吃住都在剧组,我心里就隐隐燃起了希望,但是也不敢期待太大,怕晃着腰。结果真拍出来了一看,我大吃一惊,这个水平,终于配得上盗笔宇宙的影视化重启了,这演技这特效这场面,这才特( )是探(dao)险(mu)剧啊!

所以我激动之余看到一堆泼冷水的突然懵了,一看爱奇艺优酷联播,顿时明白了着急的是谁。他能不着急吗?着急啊,可是能把这部剧给搞掉吗?不能,因为他手里还有相似题材的剧。那怎么办?还能任他热度口碑双丰收,这不踩我脸上了?于是乎,安排手底下的活体水君集体出动,带节奏搅混水这种事,他们都熟。就算被抓掉了皮又怎样,不过是人人喊打的虾又一次疯魔而已,关我傻白甜什么事。

这事不能深度解析,我还想好好活着…反正官方文件指示都明确了打击什么什么,咱们相信明天会更好就行。

3.影视圈

资本的力量,真不是我们能左右的。它已经渗透进整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社交平台还是影视创作。只要想一想,为什么盗墓笔记前边拍了那么多却名声尽毁,为什么有些稀碎的剧因为某人参演还能七八分,为什么没演技没作品甚至没颜值的人还能有源源不断的好资源投喂(扫射),就可想而知,影视圈的话语权现在掌握在谁的手里。

这次好不容易,盗笔版权回到南派三叔手里,他也醒悟过来认真做剧了,自己的公司主导,召集了一帮靠谱的演员和制作团队,多么不容易的奋斗历程,终于出了个一鸣惊人的《重启》。可是多少人眼红心热啊,能让你顺顺利利播完?于是各种手段安排上,不得安生。

实话讲,国内影视圈的自相残杀已经非常激烈。恶性竞争的风气近几年愈演愈烈,滋养着水君产业越发庞大起来,他们无处不在,泛滥成灾,影响着你我的言行和思考,左右着观众的喜好和标准…

当制作方们开始一味的相信资本的力量,流量的力量,用舆论压倒舆论,谁来真正关心作品呢?

豆瓣评分被操控,这不是大家刚知道的事情,但是哪一个评分是真正公正、可以替代它的呢?目前还没有,以后也很难。在水君大量涌入微博涌入豆瓣涌入知乎涌入B站的时候,没有一方资本是无辜的,没有一部影视作品会安然无恙。

4.理念

我仍然坚信在教育发展、互联网普及的这些年里,国民素质包括鉴赏电影的素质,都不断提高。但是同时,观众对不同作品的评价标准却产生了两极分化,也就是“双标”。

一方面是高质量作品的观看量和流传率大幅上升,一方面是“欲求不满”,吹毛求疵,挑剔不停。不管是为了高高在上指点江山的满足感,还是因为他们拿着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都可以,这没关系,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嘛,对于影视行业再创佳绩有鞭策作用。可问题是另一方面,观众对那些一个画面就可以知道水平烂大街的剧,容忍度又极高,主角长得好就能看下去,演技刚及格就可以大夸特夸,你想批评两句好好制作好好演吧,就有人反驳你,本来就是图个乐子,那么认真干什么。于是大投资大明星放进去,只要够逗个乐子就合情合理了…

这种双标造成了一种事实上的不公平,好剧得不到好口碑,烂剧还真也没有那么烂的名声,那既然费力不讨好,我干嘛不轻轻松松多赚点钱?

这不是个良性的理念。

综上,问题回答完毕

但是关于重启,我还有点想啰嗦的

我看到有些人吐槽第一集的造型妆发不够好看,显颓废,甚至有人留了句“这个吴邪看着快四十了”然后一星差评。首先我脸大地替朱一龙谢谢认可,吴邪的确快四十了还肺病,养老中生活寡淡无味,颓废没毛病。

然后我想说,喜欢小白脸和十级磨皮滤镜不是错,但是要求每一部剧都照这个样子来,就是你的错了。中国影视圈已经很难了,再多一些这样的观众,那是要真的完了。真那么爱十级美颜您可以自己开手机摄像头,大可不必用这么高的要求对一个探险剧指手画脚。


我就特别喜欢重启的电影质感。第一集里有些凌乱的长发造型,带着几天没刮的胡子,穿着睡袍打台球,明明颓废的样子眼神里却透出沉稳老练和对这个房子的掌控感,一下子恍惚有点王家卫电影的感觉。

盜墓 筆記 重啟 之 極 海 聽 雷 豆瓣

重启这部剧有多值得一看,类似如何评价重启,评价吴邪的问题里都有回答,我只说一点,就是演员表演的丰富性和整体性。

这部戏里所有演员都及格,大部分甚至可以得优秀,戏份最多的吴邪和胖子我想给满分。他们是这部剧的灵魂,他们表演的最珍贵之处不在于细节丰富,而在于对人物整体的把控和诠释,盗笔的书很厚,他们的故事很长,重启里的吴邪不仅仅是重启的吴邪而已,他是走过正传的天真无邪,挺过藏海花沙海的偏执邪帝,也是十年之约结束雨村养老的吴邪。能够把握住人物成长历程中所有因素对他的影响,形成一个逻辑自洽、丰富立体的吴邪,这是这版吴邪之所以“活”了的关键之一。吴邪和胖子的对戏,撑起了这条线绝大部分的泪点和笑点,还能够丝毫不显啰嗦和赘余,节奏完美、举重若轻,可见演员功力。

—————

7.24增加一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