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scular中文植物

维管植物(学名:Tracheophyta)或作维管束植物[1],是指具有维管组织的植物,這些組織中可將液體作快速的流動,在體內运输水分和养分,它包括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2]。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维管植物
Vascular中文植物

化石时期:428–0 Ma

PreЄ

Є

O

S

D

C

P

T

J

K

Pg

N

Vascular中文植物
雷尼蕨屬(Rhynia)
科学分类
Vascular中文植物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链型植物 Streptophyta
演化支: 膜生植物 Phragmoplastophyta
演化支: 有胚植物 Embryophyta
演化支: 多孢植物 Polysporangiophyta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DC.
演化支
  • †萊尼蕨門 Rhyniophyta
  • 真维管植物 Eutracheophyta
    • 石松門 Lycopodiophyta
    • 真叶植物 Euphyllophytina
      • 链束植物 Moniliformopses
      • 木质植物 Lignophyta
異名
  • Arthrophyta
  • Coniferophyta
  • Cycadophyta
  • Equisetophyta
  • Ginkgophyta
  • Gnetophyta
  • Lycopodiophyta
  • Magnoliophyta
  • Microphyllophyta
  • Polypodiophyta
  • Psilophyta
  • Psilotophyta
  • Pteridophyta
  • Pterophyta

辨别方法编辑

维管植物有两个重要的辨别方法:

  1. 维管植物具有维管组织,因而得以支撑生长到一个较大的体积。非维管植物则一直保持着较小的体积。
  2. 在维管植物,其主要生成階段是孢子體。
  3. 在木質部和韌皮部,水分皆會被不停運送:木質部將水和無機溶質從根部運送往葉片,而韌皮部則會把植物中的有機溶質運送往全株植物。
  4. 维管植物都含有木質化的組織(即木質導管或管胞)。

運送營養编辑

植物會從泥土中吸收水分和礦物鹽,並通過木質部將之由根部向上運送到植物的其他部分。水分及溶於其內的礦物質在木質部向上到莖部及葉片的逆地球引力過程,主要由蒸騰作用維持。植物亦在葉片中製造有機化合物,它們會通過韌皮部運送到植物中的其他部分,有機化合物對植物的各種生理反應非常重要,例如光合作用所製造的葡萄糖為植物提供各種生理反應所需的能量。

  • 木質部由四種細胞組成:管胞、導管節、薄壁組織及纖維。
  • 韌皮部由五種細胞組成:篩管節、伴細胞、薄壁組織、纖維及厚壁細胞。

運送途徑编辑

詳細的運送途徑請見植物體無機鹽運送途徑。

參見编辑

  • 非維管束植物

参考文献编辑

  1. ^ vasculares vascular plants - 維管束植物. terms.naer.edu.tw. [2016-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2. ^  . 什麼是維管束植物?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12-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中文(臺灣)).

維管植物
Vascular中文植物

化石時期:428–0 Ma

PreЄ

Є

O

S

D

C

P

T

J

K

Pg

N

Vascular中文植物
雷尼蕨屬(Rhynia)
科學分類
Vascular中文植物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鏈型植物 Streptophyta
演化支: 膜生植物 Phragmoplastophyta
演化支: 有胚植物 Embryophyta
演化支: 多孢植物 Polysporangiophyta
演化支: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DC.
演化支
  • †萊尼蕨門 Rhyniophyta
  • 真維管植物 Eutracheophyta
    • 石松門 Lycopodiophyta
    • 真葉植物 Euphyllophytina
      • 鏈束植物 Moniliformopses
      • 木質植物 Lignophyta
異名
  • Arthrophyta
  • Coniferophyta
  • Cycadophyta
  • Equisetophyta
  • Ginkgophyta
  • Gnetophyta
  • Lycopodiophyta
  • Magnoliophyta
  • Microphyllophyta
  • Polypodiophyta
  • Psilophyta
  • Psilotophyta
  • Pteridophyta
  • Pterophyta

維管植物(學名:Tracheophyta)或作維管植物,是指具有維管組織的植物,這些組織中可將液體作快速的流動,在體內運輸水分和養分,它包括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2]。種子植物又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目次

  • 1 辨別方法
  • 2 運送營養
    • 2.1 運送途徑
  • 3 參見
  • 4 參考文獻

辨別方法[編輯]

維管植物有兩個重要的辨別方法:

  1. 維管植物具有維管組織,因而得以支撐生長到一個較大的體積。非維管植物則一直保持着較小的體積。
  2. 在維管植物,其主要生成階段是孢子體。
  3. 在木質部和韌皮部,水分皆會被不停運送:木質部將水和無機溶質從根部運送往葉片,而韌皮部則會把植物中的有機溶質運送往全株植物。
  4. 維管植物都含有木質化的組織(即木質導管或管胞)。

運送營養[編輯]

植物會從泥土中吸收水分和礦物鹽,並通過木質部將之由根部向上運送到植物的其他部分。水分及溶於其內的礦物質在木質部向上到莖部及葉片的逆地球引力過程,主要由蒸騰作用維持。植物亦在葉片中製造有機化合物,它們會通過韌皮部運送到植物中的其他部分,有機化合物對植物的各種生理反應非常重要,例如光合作用所製造的葡萄糖為植物提供各種生理反應所需的能量。

  • 木質部由四種細胞組成:管胞、導管節、薄壁組織及纖維。
  • 韌皮部由五種細胞組成:篩管節、伴細胞、薄壁組織、纖維及厚壁細胞。

運送途徑[編輯]

詳細的運送途徑請見植物體無機鹽運送途徑。

參見[編輯]

  • 非維管束植物

參考文獻[編輯]

  1. ^ vasculares vascular plants - 維管束植物. terms.naer.edu.tw. [2016-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2).
  2. ^  . 什麼是維管束植物?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12-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2) (中文(臺灣)).

現存原始色素體生物 / 泛植物

  • 古菌域
  • 細菌域
  • 真核域〔植物界
  • 定鞭隱藻生物英語Template:Hacrobia
  • 不等鞭毛類英語Template:Heterokont
  • 囊泡蟲類
  • 有孔蟲類
  • 古蟲類
  • 變形蟲門
  • 後鞭毛生物(動物界
  • 真菌界)〕

紅藻門

  • 溫泉紅藻綱
  • Porphyridiophyceae
  • 復絲藻綱英語Compsopogonophyceae
  • Stylonematophyceae
  • Rhodellophyceae
  • 原始紅藻綱英語Bangiophyceae
  • 真紅藻綱
    • Hildenbrandiales
    • Acrochaetiales
    • Nemaliales
    • Batrachospermales
    • 珊瑚藻
    • Gelidiales
    • Gracilariales
    • Ceramiales

皮膽蟲

皮膽蟲

灰胞藻

  • Glaucocystis
  • Cyanophora
  • Gloeochaete

隱藻門
Cryptomonadales

  • Campylomonas
  • Chilomonas
  • 藍隱藻
  • 隱鞭藻
  • Falcomonas
  • Geminigera
  • Guillardia
  • 球半隱藻
  • Plagioselmis
  • Proteomonas
  • Storeatula
  • Rhodomonas
  • Teleaulax

Goniomonadales

  • Goniomonas

綠色植物/
狹義植物
綠藻門

  • 青綠藻綱英語Prasinophyceae
  • UTC類群:石蓴綱
  • 共球藻綱
  • 綠藻綱

鏈型植物
克里藻門

  • 克里藻英語Klebsormidiaceae

膜生植物
輪藻門

  • 輪藻綱
  • 鞘毛藻英語Coleochaetales
  • 鼓藻英語Desmidiales
  • 中斑藻英語Mesostigma
  • 雙星藻綱

有胚植物/
陸生植物
地錢門

  • 裸蒴苔綱
  • 葉苔綱
  • 地錢綱

氣孔植物
苔蘚植物/
非維管植物

  • 角苔
  • 苔蘚:羊角蕨

維管植物
石松門

  • 石松綱
    • 石松目
    • 卷柏目
    • 水韭目

真葉植物

  • 鏈束植物
    • 木賊綱
    • 真蕨綱
    • 松葉蕨綱

種子植物

  • 裸子植物
    • 松柏門
    • 銀杏門
    • 蘇鐵門
    • 買麻藤門
  • 被子植物

植物分類列表 · 植物專題

分類單元識別碼

  • 維基數據: Q27133
  • 維基物種: Tracheophyta
  • EoL: 4077
  • Fossilworks: 196405
  • GBIF: 7707728
  • iNaturalist: 211194
  • ITIS: 846496
  • NCBI: 58023
  • NZOR: d73edb3c-e6ad-4f73-b857-b17c96d49d1d
  • WoRMS: 596326

規範控制
Vascular中文植物

  • GND: 4019654-9
  • NDL: 00564013
  • NKC: ph214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