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 我 以 桃 報 之 以 李

中文名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出    自 《诗经·大雅·抑》 近义词 投桃报李 寓    意 要知恩图报 语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出自

《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彼童而角,实虹小子。”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赏析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没有“投桃报李”的高。

简单说就是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1] 

(琼琚:精美的玉佩,首饰。)

既戒以修德之事,而又言为德而人法之,犹~之必然也。 ◎宋·朱熹《诗集传》卷十八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1]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孔子

春秋时期,孔子开坛讲学,引起国人关注。时人阳虎为此去看望孔子,孔子没见,他特地留下了一只烤乳猪,最终得到了孔子的回访。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解析

这就是当时儒家所提倡的“礼尚往来”思想。而这种思想往上溯源,就是“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了。原意是指西周卫武公受到人民爱戴,就应作为楷模,以报答人民,后人简洁为“投桃报李”成语。 [2] 

参考资料
  • 1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名句赏析   .诗词名句网[引用日期2017-01-18]
  • 2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中山网[引用日期2017-01-18]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0 有用+1 已投票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播报 编辑 锁定 讨论 上传视频 特型编辑

投桃报李,汉语成语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汉语成语,意思是他投送给我桃,我用李去回敬他。指桃与李的价值是相当的,礼尚往来,合情合理。出自《诗经·大雅·抑》 [1] 

中文名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类    别 谚语 拼    音 tóu zhī yǐ táo,bào zhī yǐ lǐ

目录

  1. 1 解释
  2. 2 出处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解释

编辑 播报

他投送给我桃,我用李去回敬他。指桃与李的价值是相当的,礼尚往来,合情合理。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出处

编辑 播报

语本《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叶永烈《如梦初醒·并蒂莲》五:“感谢你的一片赤诚之意。中国有句谚语:‘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亦有微物一件,赠与徐先生存念。” [1]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立即前往>>

参考资料
  • 1    温端政主编.中国俗语大辞典 新一版 辞海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03:第907页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意思及原文出处赏析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2-06-01 10:42

投 我 以 桃 報 之 以 李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出自《周南·卷耳》又言:“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是好也。”《诗经大雅抑》。解释成白话则是:他送我的是红桃,我报他的是琼琚,琼琚哪能算报答,是求彼此永相好。这就是“投之以桃,报之琼瑶”的成语原产地。脍炙人口的《邶风·静女》则活脱脱写出了一对无暇情人相约城隅的情形:“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简单说 就是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 琼琚:精美的玉佩,首饰。 【解释】: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出自】:《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投 我 以 桃 報 之 以 李

相关阅读

诗经名句精选全集风雅颂
诗经·国风·邶风 国风诗经名句赏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周颂·清庙之什.天作》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
诗经·小雅·鸿雁之什 注释翻译及全文赏析
春秋《诗经·唐风·鸨羽》“ 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有帮助

(16)

------分隔线----------------------------

  • 上一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意思及原文出处
  • 下一篇:“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意思及原文出处

有人贈我以鮮桃,我則報之以脆李。有人投我以善心,我則報之以美意。有人對我以深情,我則待之以厚愛。總在迴環往復時,心意流動、人我圓滿。

是以,深深著迷於「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的溫潤。它出自《詩經》,繫於《大雅.抑》篇。「投」者,投贈也。後世引用時,多精簡為「投桃報李」四字,意指禮尚往來。

然而,《國風.衛風.木瓜》篇另有一詩:「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它所訴說的恰是男女相互贈答之情意。

「匪」者,非也。瓊、琚、瑤、玖,皆指美玉。詩中的情意是這樣的,你贈我以木瓜、木桃乃至木李,我則以美玉回報你。美玉不止是回禮,也是為求永久相好之意啊。

原來,情愛中的投桃報李,往往不止禮尚往來而已。贈禮之人有所表白;回禮之人明白對方的情意,願意給予更加深情的回應。於是,投桃報李在此涵納的情意是輾轉而深沉的,那是兩心相契、永以為好的鄭重交付啊。

職是,投我以桃,報之以李;人我圓滿,情愛圓融。

:::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投桃報李]

正文修訂本參考資料編輯總資料庫

投桃報李

音讀與釋義典 源典故說明書 證用法說明辨 識參考詞語 列印   加入筆記
成 語投桃報李
注 音ㄊㄡˊㄊㄠˊㄅㄠˋㄌㄧˇ
漢語拼音tóu táo bào lǐ
釋 義你送給我桃子,我回贈李子。語本《詩經.大雅.抑》。後用「投桃報李」比喻朋友間友好往來或相互贈答。
△「禮尚往來」
典 源《詩經.大雅.抑》
辟1>爾為德,俾臧2>俾嘉。淑慎爾止3>,不愆4>于儀。不僭5>不賊,鮮不為則6>。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彼童7>而角,實虹8>小子。

〔注解〕

  1. 辟:效法。
  2. 臧:音ㄗㄤ,善。
  3. 止:行為舉止。
  4. 愆:音ㄑㄧㄢ,過錯。
  5. 僭:音ㄐㄧㄢˋ,超越本分以行事。
  6. 則:法則。
  7. 童:尚未長角的羊。
  8. 虹:通「訌」,欺騙。
典故說明《詩經》是最早的詩歌總集,採集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共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為文學總集之祖,也是當時北方文學的代表。「雅」有嚴正、高貴的意思,所以雅樂亦即正樂,有別於民間歌謠。〈大雅〉是用於朝會的樂歌,〈小雅〉則是用於宴饗的樂歌,此為大小雅的區別。〈抑〉一詩出自〈大雅〉,相傳是春秋衛武公所作,用以自勵之詩。周公平定武庚之亂後,封康叔於衛,建立衛國。康叔的八世孫姬和因為攻滅西戎有功,受周平王賜爵,是為衛武公。衛武公治理國家的態度十分開明,總是廣納百官的意見,做為施政的參考,因此得到衛國人民的愛戴,讓衛國成為春秋初年的大國。衛武公在詩中自勉道:「人民都效法你的德行,所以你要使你的行為又善良又美好。你要謹慎行為,不失於禮儀,不踰越本分,不害於道理,那麼就很少人不以你做為準則了。因為人家送給我桃子,我回報他李子,這是很合理的。如果有人說小羊的頭上生了角,那就是在欺騙人了。」後來「投桃報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朋友間友好往來或相互贈答。
書 證
  1. 宋.朱熹《詩集傳.卷一八.大雅.抑》:「既戒以脩德之事,而又言為德而人法之,猶投桃報李之必然也。」
  2. 明.無名氏《運甓記》第四○齣:「叫陶旺取白金二十兩,送與媽媽,深愧投桃報李,少資伊晨昏薪水。」
  3. 《野叟曝言》第三九回:「投桃報李,雖怪不得大姐姐;然作此隱語,未免過於深刻。」
  4. 清.康有為《大同書.辛部.四禁》:「夫投桃報李,欠債償錢,此為公理之至,無可逃於天地之間也。」
  5. 清.程麟《此中人語.卷一.死禿》:「上海馮觀察處書記某,與寺院某僧相善,投桃報李,不啻忘形。」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比喻朋友間友好往來或相互贈答。

使用類別

用在「相互贈與」的表述上。

例句

  1. 自古禮尚往來,所以投桃報李本是應該。
  2. 我送她禮物只是投桃報李,請你不要另作聯想。
  3. 既然你送我一瓶香水,我就投桃報李回送你一束鮮花。
  4. 上回是你請的客,所以這頓晚飯就算我投桃報李回請你了。
  5. 鄰居之間,假如大家都能夠投桃報李,往來自然會較為密切。
  6. 投桃報李,人之常情。今天我回報你這點人情,你就別客氣了。
  7. 上回蒙他鼎力相助過,這一次我應投桃報李,助他一臂之力才是。
  8. 平日你待我那樣好,這次我自然不能袖手旁觀,這是投桃報李的禮數。
  9. 去年聖誕節時,意外地收到他的禮物,今年我也該投桃報李,給他一個更大的驚喜。
辨 識

近義成語

禮尚往來

反義成語

水火不容
參考詞語
  1. 報李投桃

    ㄅㄠˋㄌㄧˇㄊㄡˊㄊㄠˊ

    bào lǐ tóu táo

    猶「投桃報李」。見「投桃報李」條。
    1. 明.高濂《玉簪記》第二九齣:「村家行徑,強尼姑向空門結姻。只指望報李投桃,那顧他禮佛看經。」
  2. 投珠報玉

    ㄊㄡˊㄓㄨㄅㄠˋㄩˋ

    tóu zhū bào yù

    猶「投桃報李」。見「投桃報李」條。
    1. 宋.王之道〈憶東坡.雪霽柳舒容〉詞:「試問我酬君唱,何如博塞歡娛,百萬呼盧勝。投珠報玉,須放騷人遣春興。」
  3. 桃來李答

    ㄊㄠˊㄌㄞˊㄌㄧˇ ㄉㄚˊ

    táo lái lǐ dá

    猶「投桃報李」。見「投桃報李」條。
    1. 明.汪錂《春蕪記》第一一齣:「小姐用的是綾羅綺繡,我有綾羅綺繡;小姐用的是玩好奇珍,我有玩好奇珍。況且桃來李答,一定也不折本。」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