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紅 素 過 低 癌症

許多人都有貧血的問題,尤其女性月經來潮,就容易缺鐵性貧血。不過,江坤俊提醒,貧血有可能是罹患了惡性腫瘤。

貧血5大原因

敏盛醫院研究副院長江坤俊指出,貧血是因體內血紅素缺乏,可能是血紅素製造不足,或是血紅素流失過多,也有可能是罹患了癌症。

看更多:貧血恐是癌症警訊!40歲新手媽警覺揪出胃癌 醫:2種癌可能導致貧血

❶血紅素製造不足

飲食中攝取的鐵、葉酸、維生素B12不足,就容易發生血紅素製造不足,例如:吃素、挑食,或是曾接受腸胃手術者、罹患潰瘍性大腸炎。

看更多:膽固醇過高又貧血,還能吃紅肉嗎? 營養師傳授「最鐵」飲食原則

❷血紅素流失過多

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女性月經,若是子宮肌瘤過大,影響子宮收縮,也會造成血液流失過多。

❸腸胃道惡性腫瘤

很多腸胃道疾病都會造成慢性出血,例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大腸炎。

江坤俊說明,惡性腫瘤新生血管需要很多營養,惡性腫瘤的新生血管,血管壁較薄、容易破裂出血,經常會滲血、甚至大噴血;如果每天慢性出50~60c.c.,短時間內不會有感覺,但經年累月就容易造成慢性貧血症狀,最常見的情形就是大便呈現黑色,代表腸胃道正在出血,有可能是腸胃道惡性腫瘤,如胃癌、大腸癌。

看更多:他飲食清淡、不菸不酒竟罹腸癌!醫曝2症狀非腸胃不適 晚期腸癌這樣治療延長壽命40個月

血癌

當造血系統被惡性腫瘤侵犯,也可能造成貧血,如白血病,也就是俗稱的血癌,因為白血球數目過多,就會壓迫紅血球的數目。

❺癌症骨轉移

當癌症發生骨轉移,癌細胞入侵至骨髓,就會影響骨髓造血功能。

貧血不可輕忽

江坤俊提醒,大部分輕微的貧血完全沒有症狀,少數嚴重者出現頭暈、疲倦等症狀,貧血不可不慎。

◎ 諮詢專家/江坤俊醫師

→字體放大好閱讀,收藏文章更便利!點我下載【健康2.0 APP】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

血紅 素 過 低 癌症

貧血是癌症治療中常見的副作用之一,嚴重可能影響生活品質、造成治療中斷。該怎麼照護、有效補鐵?營養師推薦比滴牛肉精、紅肉更好的飲食組合。

血紅 素 過 低 癌症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重點:

  • 癌症治療貧血原因是什麼?化療病人中有六分之一會出現貧血?
  • 化療血紅素過低,貧血怎麼辦?醫師建議的貧血飲食
  • 貧血症狀有哪些?貧血看哪科?
  • 貧血吃什麼?生活照護怎麼做?
  • 貧血怎麼吃最能補鐵?最佳貧血飲食食譜,鐵質、蛋白質一次補足
  • 貧血補鐵、補蛋白質,市售滴雞精、牛肉精是好的選擇?
  • 蛤蜊、牡蠣鐵質豐富,但雌激素含量高,乳癌和卵巢癌患者可以吃嗎?

癌症治療貧血原因是什麼?化療病人中有六分之一會出現貧血?

癌症化學治療的原理,是利用藥物經血液循環全身,進而破壞癌細胞以阻止或減緩癌細胞生長。這些藥物,能針對癌細胞生長快速的特性,但也可能影響到身體其他有類似特性的細胞,骨髓造血細胞就是其中之一。

因此,病患常在化療後 7 到 10 天,常會出現短暫的造血功能異常,包括:貧血、白血球低下、血小板不足等。有些統計發現,化療病人中,有六分之一會發生貧血;六次化療後,甚至有三分之一以上有輕重不等的貧血狀況。

這種情況在放射治療後,也可能發生。最常見像是骨轉移患者,在照射大範圍骨頭後,因骨髓造血細胞受破壞而引發。 

化療血紅素過低,貧血怎麼辦?醫師建議的貧血飲食

貧血雖不算嚴重症狀,但對癌友來說,若血色素太低,會造成活動易喘、疲倦、體力下降;一旦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就可能造成病人治療中斷。也有研究發現,貧血會加重腫瘤缺氧,降低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的效果(因這兩種治療原理,需要利用氧氣來破壞腫瘤細胞)。

正常的血色素數值約 11-12g/dl 以上,若低於正常值,一般來說醫師會先建議多從食物中攝取鐵質與蛋白質來改善。較嚴重的貧血(血色素低於 10g/dl 以下),短時間不容易從食物補回來,則可能會建議輸血來改善。

一般人常用的鐵劑和紅血球生成素(英文:Erythropoietin ,簡稱 EPO),不建議癌症病友經常使用。一般的鐵劑若過量容易產生自由基,對細胞產生可能的傷害,提高罹癌風險。而紅血球生長激素也是一種刺激生長因子,在部分癌症的人體研究(子宮頸癌)有看到惡化癌症的現象,臨床上使用都要仔細跟醫師討論。

貧血症狀有哪些?貧血看哪科?

治療中的病人尤其化療前或是化療後 7-10 天,醫師會常規抽血確認是否有貧血。此外,若出現明顯的頭暈、走路爬樓梯會喘、疲倦、胃口不佳,都要注意是否貧血。血色素低於 8-9 g/dl 以下,則很容易看到眼瞼泛白。

若懷疑貧血,可先諮詢原本的主治醫師,確認情況對治療的影響,並決定是否調整治療用量或輔助藥物。也可同時諮詢營養師飲食上如何改善。

貧血吃什麼?生活照護怎麼做?

營養上:採高蛋白,以及含豐富鐵質、葉酸、維生素C 及維生素B12 的飲食,包括:

  • 含高蛋白食物:魚肉、牛豬肉(瘦肉)、蛋、牛奶。
  • 含鐵質的食物:肝、牡蠣、胡蘿蔔、葡萄乾、菠菜、芥藍菜、菜豆、全麥麵包等。
  • 含葉酸食物:綠色蔬菜。
  • 含維生素C 食物:蔬菜、水果。
  • 含維生素B12 食物:肝臟、乳類、蛋。
  • 食慾不振或進食困難時:盡量採用病人所喜好的口味,並給予少量多餐。

活動作息:

  • 每日保持充分睡眠。
  • 鼓勵多休息、避免快速活動與起身,避免過於勞累工作

注意事項:

  • 如頭暈,盡量減少活動量或是臥床休息。
  • 隨時注意大小便顏色,若出現紅色或黑色情形,應儘速就醫。
  • 身體循環較差及容易感到寒冷者,注意衣物的保暖。

貧血怎麼吃最能補鐵?最佳貧血飲食食譜,鐵質、蛋白質一次補足

牛肉是癌友圈最喜歡的食材,因紅肉類的蛋白質與鐵,生物吸收率相近且高。但另一方面,也容易吃下較多的壞油脂(飽和脂肪酸),或烹調中容易產生一些致癌物。

  因此,我的看法是,治療中適量的吃可以,但不建議大量或只吃牛肉一種蛋白質,建議配合其他高鐵、高蛋白食物一起補充。以預防癌症觀點,紅肉每週攝取不過量,最多 14 兩或 500 克,超過都有增加癌症風險。

  「替換牛肉營養組合」:營養師推薦 :魚白肉+蛤蜊、牡蠣

除了紅肉,魚白肉、雞肉、鴨肉,可提供與牛肉一樣優質、好吸收的蛋白質外,也可改吃豆類來攝取蛋白質。或以深綠色蔬菜、櫻桃、葡萄、蛤蠣、牡蠣等補充鐵質,而蛤蜊、牡蠣除了補血、鐵質含量比牛肉高,礦物質鋅含量也高,可幫助黏膜的修補及免疫調節。

這些都是造血所需的原料,平常水分要多喝、適量運動讓血液循環骨髓造血更好。沒必要過量吃會引起身體更「發炎」的高脂肪「牛肉」。

以下推薦一些高鐵、高蛋白質的食物與營養份量對照:

血紅 素 過 低 癌症

資料來源:黃曉薇營養師。 製圖 / 魏可昕

紅肉為何容易致癌?主要有 4 原因

A

紅肉看起來紅,是因內含血紅素鐵 (Heme iron)。 血紅素鐵是血液裡或是肌肉裡的血紅素; 或是肌紅素與鐵質形成的複合物。紅肉固然含豐富鐵質,可以作為營養補充,但是鐵對人可說是兩面刃。

血紅素鐵對人體來說太好吸收,所以若鐵質過量,容易被氧化了,就像生鏽一樣,會生成很多氧化物、自由基。這對細胞甚至DN會A產生很多破壞性的連鎖反應,增加發炎,增加癌細胞生長。

Q

紅肉被列為 2A 級致癌物原因二:N-羥基乙醯神經胺酸

A

紅肉裡含 一種特殊的糖分子 Neu5Gc(N-羥基乙醯神經胺酸),它是唾液酸(Sialic acid)衍生物的一種。它在紅肉或內臟裡含量豐富,但因為人體裡沒有它、也無法代謝它,所以在人體內會誘發許多免疫反應,出現微發炎狀況。

這些慢性發炎狀況可能與氣喘、心臟病、關節炎甚至癌症都有關。尤其是科學家發現在腫瘤組織中所含有的 Neu5Gc 濃度比正常組織中要高出許多,因此強烈懷疑這個分子對腫瘤的成長有所幫助。

A

紅肉含高脂肪、高熱量,科學家已有證據顯示,高脂高熱量的食物與癌症風險呈現相關現象,尤其如果累積在身上形成過高的體脂肪,又會形成慢性發炎狀況,一樣是刺激癌細胞生成的因子。

A

紅肉若經高溫燒烤烹煮,蛋白質會變性,形成異環胺化合物(Herterocyclic amine,簡稱 HCA),是已知的致癌物。溫度越高、加溫時間越長,都會導致大量產生異環胺,或甚至另外產生致癌性高的多環芳香烴(polyaromatic hydeocarbons, PAHs)。

這兩類物質會破壞 DNA,因而致癌,因此會提高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貧血補鐵、補蛋白質,市售滴雞精、牛肉精是好的選擇?

滴雞精、牛肉精主要成分是蛋白質中的細小分子胺基酸,蛋白質含量其實並不高,市售包裝一份 60c.c 蛋白質約 4~5g ,不足一顆蛋的 7 克,不如吃一份肉類或海鮮。但一般人很容易被坊間一些廣告、文章誤導,以為這些產品的營養成分較高,可取代海鮮、肉類等食物,或以為吃不下時喝雞精、牛肉精就好,反而易導致營養不足。

因此,這些營養補充品比較適合當成快速補充營養的點心之一,且若真的需要,市售牛肉精,最好選擇無脂、無膽固醇的種類。

蛤蜊、牡蠣鐵質豐富,但雌激素含量高,乳癌和卵巢癌患者可以吃嗎?

其實不然,乳癌病友可以安心食用海鮮。海鮮中富含礦物質鋅、硒、EPA、DHA 等營養,有助於調整免疫、抗氧化、抗發炎。只要不額外補充調控荷爾蒙的保健如蜂王乳、花粉、大豆異黃酮萃取物等,其實乳癌病友飲食沒有什麼太大的禁忌。

  卵巢癌是需要避免額外補充賀爾蒙藥物,但天然新鮮的食物正常食用,並不容易造成賀爾蒙過量,無論是蝦、蟹、牡蠣、蛤蜊或黃豆製品、豆漿、山藥、白木耳、牛蒡等都可以食用。

我們的團隊由具有豐富醫學寫作經驗的記者、編輯組成,內容來自採訪諮詢資深癌症醫學和照護知識的專家與相關書籍,盡力提供正確可信的醫療健康知識。但無意取代專業醫師診斷,無法為個別讀者對內容的應用負醫療或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