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 瞳 症

多 瞳 症
  此条目的主題是人眼之異常現象。關於与「雙瞳」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条目,請見「雙瞳 (消歧義)」。

多 瞳 症
维基百科中的醫學内容仅供参考,並不能視作專業意見。如需獲取醫療幫助或意見,请咨询专业人士。詳見醫學聲明

重瞳,也称重华雙瞳,分為雙目重瞳和一目重瞳。一說為人的一目之中具有兩個瞳仁[1],多見於史書或小說[2],例如《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四》:“以雪峰寺僧卓岩明素为众所重,乃言:此僧目重瞳子,手垂过膝,真天子也。”《菽园杂记·卷十一》:“太宗……重瞳龙髯,二肘若肉印之状。龙行虎步,声如钟,实乃苍生真主,太平天子也。”《蕉廊脞录·卷四》载无闷先生“左重耳,右重瞳”。然而現實世界經過現代醫學解釋,這種情況屬於瞳孔發生了粘連畸變。另一說指一个眼球中出现两个瞳孔的异常现象,亦可能是瞳孔中有痣被誤認為有兩個瞳孔。

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相术中,重瞳被认为是帝王圣贤异相。《云笈七签·卷六十五》:“且教有内外,故理有深浅耳。求之形体,则有鳞身四乳,重瞳彩眉之异。”《水鏡集》卷二:“目有重瞳之明;皆王侯將相也。”《照瞻經》卷下:“重瞳,卿相位,目大多貪愛。”

重瞳一詞可泛指帝王的眼睛,或為虞舜或項羽的代稱。《玉壶清话·卷四》載:杨大年“曰:闻戴宫花满鬓红,上林丝管侍重瞳。”李白《远别离》诗:“或言尧幽囚,舜野死,九疑连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

一目具有兩個以上的瞳孔,即是患有所謂的多瞳症,有時為先天性,有時為後天疾病造成,像是白内障。

主要人物[编辑]

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有重瞳的人物(大致按照时间先后顺序):

  1. 仓颉,传说中黄帝的史官,也说是汉字的创造者,双目四瞳。[3]
  2. 虞舜,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4]
  3. 颜回:刘昼《刘子》卷五:「舜目重瞳,颜回重瞳。」
  4. 重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
  5. 项羽(前232年-前202年),秦末一度掌握中国统治权的“西楚霸王”,后人诗文中常称“楚重瞳”。[5]
  6. 王莽:《论衡·卷十六》载“虞舜重瞳,王莽亦重瞳。”
  7. 黃初平(328年-386年),東晉金華著名道士,據說能以双瞳搜索犯罪的鬼魂,最後得道,香港人稱「黃大仙」。[原創研究?]
  8. 呂光(338年-399年),後涼君主,王猛見而異之。呂光雙目重瞳。[6]
  9. 智顗,隋朝高僧。[7]
  10. 鱼俱罗,隋朝名将。[8]
  11. 刘崇,五代十国时北汉世祖。[9]
  12. 朱友孜,后梁太祖朱温第八子。[10]
  13. 卓儼明,五代十國閩國僧人,一度被閩國將軍李仁達立為傀儡君主,後又被李仁達所殺。[11]
  14.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末代君王,著名词人,字重光,据载只有一个眼睛是重瞳。[12]
  15. 沈約的左眼是重瞳。[13]
  16. 明玉珍,元末軍事人物。[14]
  17. 明成祖朱棣。[來源請求]
  18. 顧炎武(1613年-1682年),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15]

注釋[编辑]

  1. ^ 马斗全在《关于“重瞳”》中说:“此或为生理特异现象,所以人们数见一目两眸者。”
  2. ^ 《五杂俎·人部·一》列出古代重瞳人:“后世君则项羽、王莽、吕光、李煌,臣则沈约、鱼俱、罗萧、友孔。”
  3. ^ 王充《論衡·骨相篇第十一》:“倉頡四目,爲黃帝史。”;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4. ^ 《尸子》:“舜两眸子,是谓重瞳。”《神異賦》稱:“若夫舜目重瞳,遂獲禪堯之位。”
  5. ^ 《史記·項羽本紀》:“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
  6. ^ 《佛祖历代通载·卷七》:“仕苻坚官至太尉。生光身长八尺四寸。目有重瞳。王猛见而异之。举以为将。率兵七万西征。降者四十余国。”;《十六国春秋别本·卷十》
  7.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眼有重瞳,父母藏護,不欲人知,而人自知之矣。」
  8. ^ 《隋书》卷六十四:“俱罗相表异人,目有重瞳,阴为帝之所忌。”
  9. ^ 《新五代史·卷七十》载汉高祖母弟刘旻“目重瞳子。”
  10. ^ 《新五代史·卷十三》:“康王友孜,目重瞳子,尝窃自负,以为当为天子。”
  11. ^ 《資治通鑑·卷284》仁達欲自立,恐眾心未服,以雪峰寺僧卓巖明素為眾所重,乃言:「此僧目重瞳子,手垂過膝,真天子也。」
  12. ^ 《新五代史·卷六十二》载李煜“一目重瞳子”。
  13. ^ 《梁书·卷十三》;《佛祖历代通载·卷九》“约字休文。婺州东阳人。左目重瞳。腰有紫志。”陸龜蒙〈奉和襲美抱疾杜門見寄次韻〉:“但醫沈約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滿枝。”
  14. ^ 《七修类稿·卷八》:“明玉珍,随州人,长八尺,重瞳,弓兵之首也。”
  15. ^ 《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一·列傳二百六十八·儒林二》:“顧炎武,字寧人,原名絳,昆山人。明諸生。生而雙瞳,中白邊黑。讀書目十行下。”

参见[编辑]

  • 紫瞳
  • 狼顧
  • 多瞳孔症

外部連結[编辑]

  • 在Google上尋找患多瞳孔症的圖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多 瞳 症
  此條目的主題是人眼之異常現象。關於與「雙瞳」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條目,請見「雙瞳 (消歧義)」。

多 瞳 症
維基百科中的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作專業意見。如需獲取醫療幫助或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詳見醫學聲明

重瞳,也稱重華雙瞳,分為雙目重瞳和一目重瞳。一說為人的一目之中具有兩個瞳仁[1],多見於史書或小說[2],例如《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十四》:「以雪峰寺僧卓岩明素為眾所重,乃言:此僧目重瞳子,手垂過膝,真天子也。」《菽園雜記·卷十一》:「太宗……重瞳龍髯,二肘若肉印之狀。龍行虎步,聲如鍾,實乃蒼生真主,太平天子也。」《蕉廊脞錄·卷四》載無悶先生「左重耳,右重瞳」。然而現實世界經過現代醫學解釋,這種情況屬於瞳孔發生了粘連畸變。另一說指一個眼球中出現兩個瞳孔的異常現象,亦可能是瞳孔中有痣被誤認為有兩個瞳孔。

在中國傳統文化和相術中,重瞳被認為是帝王聖賢異相。《雲笈七籤·卷六十五》:「且教有內外,故理有深淺耳。求之形體,則有鱗身四乳,重瞳彩眉之異。」《水鏡集》卷二:「目有重瞳之明;皆王侯將相也。」《照瞻經》卷下:「重瞳,卿相位,目大多貪愛。」

重瞳一詞可泛指帝王的眼睛,或為虞舜或項羽的代稱。《玉壺清話·卷四》載:楊大年「曰:聞戴宮花滿鬢紅,上林絲管侍重瞳。」李白《遠別離》詩:「或言堯幽囚,舜野死,九疑連綿皆相似,重瞳孤墳竟何是。」

一目具有兩個以上的瞳孔,即是患有所謂的多瞳症,有時為先天性,有時為後天疾病造成,像是白內障。

主要人物[編輯]

中國歷史上記載的有重瞳的人物(大致按照時間先後順序):

  1. 倉頡,傳說中黃帝的史官,也說是漢字的創造者,雙目四瞳。[3]
  2. 虞舜,傳說中的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4]
  3. 顏回:劉晝《劉子》卷五:「舜目重瞳,顏回重瞳。」
  4. 重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
  5. 項羽(前232年-前202年),秦末一度掌握中國統治權的「西楚霸王」,後人詩文中常稱「楚重瞳」。[5]
  6. 王莽:《論衡·卷十六》載「虞舜重瞳,王莽亦重瞳。」
  7. 黃初平(328年-386年),東晉金華著名道士,據說能以雙瞳搜索犯罪的鬼魂,最後得道,香港人稱「黃大仙」。[原創研究?]
  8. 呂光(338年-399年),後涼君主,王猛見而異之。呂光雙目重瞳。[6]
  9. 智顗,隋朝高僧。[7]
  10. 魚俱羅,隋朝名將。[8]
  11. 劉崇,五代十國時北漢世祖。[9]
  12. 朱友孜,後梁太祖朱溫第八子。[10]
  13. 卓儼明,五代十國閩國僧人,一度被閩國將軍李仁達立為傀儡君主,後又被李仁達所殺。[11]
  14.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末代君王,著名詞人,字重光,據載只有一個眼睛是重瞳。[12]
  15. 沈約的左眼是重瞳。[13]
  16. 明玉珍,元末軍事人物。[14]
  17. 明成祖朱棣。[來源請求]
  18. 顧炎武(1613年-1682年),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15]

注釋[編輯]

  1. ^ 馬斗全在《關於「重瞳」》中說:「此或為生理特異現象,所以人們數見一目兩眸者。」
  2. ^ 《五雜俎·人部·一》列出古代重瞳人:「後世君則項羽、王莽、呂光、李煌,臣則沈約、魚俱、羅蕭、友孔。」
  3. ^ 王充《論衡·骨相篇第十一》:「倉頡四目,爲黃帝史。」;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4. ^ 《尸子》:「舜兩眸子,是謂重瞳。」《神異賦》稱:「若夫舜目重瞳,遂獲禪堯之位。」
  5. ^ 《史記·項羽本紀》:「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
  6. ^ 《佛祖歷代通載·卷七》:「仕苻堅官至太尉。生光身長八尺四寸。目有重瞳。王猛見而異之。舉以為將。率兵七萬西征。降者四十餘國。」;《十六國春秋別本·卷十》
  7.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眼有重瞳,父母藏護,不欲人知,而人自知之矣。」
  8. ^ 《隋書》卷六十四:「俱羅相表異人,目有重瞳,陰為帝之所忌。」
  9. ^ 《新五代史·卷七十》載漢高祖母弟劉旻「目重瞳子。」
  10. ^ 《新五代史·卷十三》:「康王友孜,目重瞳子,嘗竊自負,以為當為天子。」
  11. ^ 《資治通鑑·卷284》仁達欲自立,恐眾心未服,以雪峰寺僧卓巖明素為眾所重,乃言:「此僧目重瞳子,手垂過膝,真天子也。」
  12. ^ 《新五代史·卷六十二》載李煜「一目重瞳子」。
  13. ^ 《梁書·卷十三》;《佛祖歷代通載·卷九》「約字休文。婺州東陽人。左目重瞳。腰有紫志。」陸龜蒙〈奉和襲美抱疾杜門見寄次韻〉:「但醫沈約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滿枝。」
  14. ^ 《七修類稿·卷八》:「明玉珍,隨州人,長八尺,重瞳,弓兵之首也。」
  15. ^ 《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一·列傳二百六十八·儒林二》:「顧炎武,字寧人,原名絳,崑山人。明諸生。生而雙瞳,中白邊黑。讀書目十行下。」

參見[編輯]

  • 紫瞳
  • 狼顧
  • 多瞳孔症

外部連結[編輯]

  • 在Google上尋找患多瞳孔症的圖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双瞳是什么意思?

双瞳是指一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双瞳第二个也会看到东西,但是效果和昆虫的复眼不一样的,昆虫复眼的每只小眼只能看到一个像点,拼起来才一副完整的图像,但双瞳者的两个瞳孔并不影响视觉,毕竟瞳孔只是用来让光线进来的孔而已,就像你把照相机镜头分成两半,一样可以用。 双瞳其实虹膜发生粘连,就会把O形的圈,压扁成∞形。

重瞳是什么样子?

重瞳,指的一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的特殊现象,又叫对子眼,形成这种眼睛的原因瞳孔发生了粘连畸变,从O形变成∞形。 此外,这种瞳孔的形成虽然并不会不影响光束的进出,但在现代医学上被认为早期白内障的表现。 在中国古代,由于医学知识的匮乏和对神灵的迷信,拥有重瞳的的人一般会被误认为圣人,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先天残疾。

双瞳是真的吗?

双瞳实际上就是虹膜发生了粘连。 并且,或许有一些人会觉得,双瞳者相当的酷炫,但实际上,一般拥有双瞳的人,其寿命都不太久远,而且还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因此,有瞳孔的人,有可能来自于先天性的遗传,但是其中一些人,也有可能因为后天的某种疾病而造成的。

项羽是双瞳吗?

项羽,他眼睛中,有两个瞳孔。 而这样的长相,在古代,被认为“帝王之相”,据说只有天下无双之人,才会拥有双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