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髖關節置換術術後注意事項下列何者正確

問題詳情

23 有關接受全髖關節置換術後的病人敘述,下列何者顯示需要進一步的護理指導?
(A)「我患部髖關節彎曲不可以小於 90 度」
(B)「我的患肢不可以做等張收縮運動」
(C)「我坐著時不能交叉雙腿」
(D)「我六個星期內不能開車」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92199
統計:A(334),B(136),C(11),D(50),E(0)

用户評論

【用戶】qooro123

【年級】小三上

【評論內容】(A)避免大於90度或內收

B.全人工髖關節置換

1. 下列有關全人工髖關節置換(THR)手術後之處置,何者錯誤?(A)術後臥床時,兩大腿間需用枕頭或物體隔開(B)馬桶須以輔具加高,以避免髖關節彎曲大於90(C)以骨泥(cement)固定者可較早下床站立及行走(D)術後三個月可打網球、桌球等運動(86第一次專門及技術人員檢覈考  物理治療師骨科38)

Ans: (D)

2. 全髖關節置換(THR)術,在三個月內禁止的動作何者為非?(A)Hip flexion >90  (B)Hip internal rotation  (C) Hip abduction  (D)Hip adduction ( 86第二次專門及技術人員檢覈考  物理治療師復健學16 )

解析:C

1.馬桶須以輔具加高(亦即抬高馬桶的座椅:raised toilet seat),藉以避免髖

關節彎曲大於90度,同時避免蹲式入廁。

2.避免病人交叉腿坐著,藉以防止患部髖關節處於內收狀態。

3.避免彎腰拾起地上物品或身體前傾綁帶。

4.避免坐太低或太軟的椅子,藉以防止患部髖關節彎曲超過90度。

5.平躺時,雙腿微微張開並且勿使髖關節處於內收。

    6. 避免騎固定是腳踏車。

7.仰姿下的擺位:

1)兩腿間放置外展副木,避免髖關節處於內收。

2)保持髖關節伸直,避免髖關節屈肌緊縮。

3)保持髖關節正常位,避免髖關節外轉。

3. 有關人工髖關節置換(Total hip replacement)手術後病人之物理治療下列何者之敘述不正確?(A)教導病人避免過度之髖彎曲(flexion)及髖內收(adduction)

    (B)教導病人深呼吸(deep-breathing)及咳嗽(coughing)運動(exercise)(C)教導病人踝關節運動(ankle pumping exerscise)主要為防止關節僵硬(D)教導病人使用輔助器(assistive devices)行走( 86第二次專門及技術人員檢覈考  物理治療師 骨科 55)

解析:C

a. 踝關節的幫浦運動(ankle pumping exercise)藉以降低發生深層靜脈栓塞

的危險以及防止水腫的產生。

 b. 呼吸運動及咳嗽運動(對老年的病患而言,呼吸運動尤其是特別重要)。

PS:在教導呼吸運動時,應該要教導病人練習深呼吸時,以每回三次至四次吸氣及吐氣方式來做,以避免換氣過度。

  c. 術後第五天可進行步態訓練(gait training

i.教導病患如何正確的使用輔助器(assistive devices)行走,而且是使用三點式步態(3-point gait),亦即左右兩支柺杖與患側同時的踏出,再踏出健側的下肢,常用於單邊髖關節手術的患者。

ii.輔助器的選擇應考慮到病患的平衡能力狀況、年齡、上下肢的肌力狀況以及病患是單邊仰或是雙腳的關節置換等。

iii.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於手術之後,一般在術後第五天至第六天開始步態訓練,而且於此同時其患側是不予載重的。

iv.髖關節人工置換術的病患,於手術後需用柺杖或助行器(walker)至少12週以後,才能讓病患承受全身之重量(full weight bearing)。

v.三點式步態(3-point gait四點式步態(4-point gait二點式步態(2-point gait)。

4. 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後病人之之注意事項,哪一描述不正確?(A)由前外側開刀(anterolateral incision)者宜避免過度外轉(B)由後外側開刀(posterolateral incision)者宜避免過度內轉(C)使用枕頭夾在兩腿間翻身(D)為避免肌肉萎縮可使用固定式腳踏車做運動( 87第一次專門及技術人員檢覈考  物理治療師 骨科 63)

 解析:D 參照第二題。

5. 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後之前幾週,為了預防剛手術的髖關節脫位,須注意一些擺位的姿勢,下列何者為非?(A)髖關節不得屈曲大於90 (B)睡覺時,兩腳間需夾枕頭,保持外展姿勢(C)如果開刀方式是由後外側切入,髖關節不得向內轉(D)如果開刀方式是由前外側切入,髖關節不得向內轉(87第二次專門及技術人員檢覈考  物理治療師 骨科18)

    解析:D 由前外側開刀(anterolateral incision)者宜避免過度外轉;由後外側開刀(posterolateral incision)者宜避免過度內轉

6. 會進行髖關節置換(hip replacement)手術,不是因為:(A)關節疼痛 (B)關節感染 (C)關節活動度受限 (D)前次關節手術失敗( 88第一次專門及技術人員檢覈考  物理治療師骨科:40)

    解析:B 適應症

1.退化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及外傷性的關節炎(traumatic arthritis)等,因為關節炎會引起疼痛,而嚴重影響到病患的生活品質或導致關節活動度受限及功能的喪失。

2.髖關節的先天性發育不全(dysplasia)或畸型者。

3.缺血性壞死(avascular necrosis)。

4.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osis),嚴重的影響到髖關節炎的功能者。

5.前次髖關節手術失敗者。

6.關節的活動角度嚴重的受到限制,導致髖關節的功能喪失。

7.保守性的治療方法失敗,而不得不採取關節置換手術治療。

8.骨折癒合不良(malunion)或是不癒合(nonunion)者。

PS股骨頸骨骨折時,會選擇半關節置換(himiarthroplasty)其原因是為:股骨頭的血液供應有問題。敗血性的關節(septic arthritis)不可進行關節置換手術。

7. 全髖關節置換病患手術前後教導ankle pumping的主要目的為:(A)維持踝關節的活動度 (B)維持踝關節肌肉的肌力(C)避免深層靜脈栓塞(D)解除病人的緊張 ( 90第一次專門及技術人員檢覈考  物理治療師 骨科)

解析:C 參照第三題。

8. 有關髖關節置換術後復健,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單側關節置換以4點步態(4 point gait)開始做行走訓練(B)應防止髖關節彎曲90度以上(C)應將馬桶坐墊儘量調低(D)術後二星期後是復健開始之最佳時機 (91第一次專門及技術人員檢覈考  物理治療師復健學:47

解析:C 參照第二、三題。

9. 全髖關節置換(total hip replacement)手術後立即可教給病人的運動中,不包括: (A)腳踝幫浦運動(ankle pumping exercise) (B)術側的股四頭肌等長運動

(C)上肢肌力訓練 (D)利用助行器做行走訓練 ( 91高考  物理治療師骨科 10)

Ans: (C)

10. 下列何種疾病不適合做人工髖關節置換術?(A)老人退化性骨關節炎 (B)外傷性關節炎 (C)痛風性關節炎(D)感染性關節炎 (91第一次專門及技術人員檢覈考  物理治療師骨科46)

   解析:D 參照第六題。

C.薦髂關節

1. 當物理治療師在描述患者薦腸關節疾病(SI lesion)具有*left on left*現象,其意思是指:(A)薦骨右上角延左軸心朝左下方偏離  (B)薦骨左上角延左軸心朝右下方偏離 (C)薦骨右上角延右軸心朝右下方偏離  (D)薦骨左上角延右軸心朝右下方偏離(87第二次專門及技術人員檢覈考  物理治療師骨科 15)

 解析:A 當物理治療師在描述患者薦腸關節疾病SI lesion具有『left on left』現象其意思是指薦骨右上角延左軸心朝左下方偏離。

2. 檢查薦髂關節異常,若右側髂骨相對於薦骨往後旋轉時,做長坐姿勢測試(long sitting test),會有下列何種發現?(A)躺著時右腳比較短,坐起來卻變成比較長 (B)躺著時右腳比較長,坐起來卻變成比較短(C)躺著時右腳比較短,坐起來也是右腳比較短(D)躺著時右腳比較長,坐起來也是右腳比較長(90第二次專門及技術人員檢覈考  物理治療師 骨科 19)

    解析:A 仰臥起坐測試( 長坐測試) ( Supine-to-sit (long sitting)test): 病人仰躺並保持雙腳伸直。檢查者先確定雙腳內踝是否在同一平面,並要求病人做起,並觀察是否有一角內踝是否會因坐起而往上移動( 相較於另一腳)。如果有這種情形,表示因骨盆扭轉或旋轉問題造成了功能性長短腳的現象。如果右側髂骨相對於髂骨往後旋轉時,做長坐姿測試時,會發現躺著時右腳比較短,坐起來卻變成比較長。

3. 下列有關薦髂關節(sacroiliac joint)的敘述,何者不正確?(A)薦骨的關節表面覆蓋纖維軟骨,而髂骨表面則覆蓋比薦骨後三倍的軟骨(B)薦髂關節傷害通常發生在不小心踩空了路面,用力過猛的踢腳動作、跌坐在地上,或因搬重物及扭轉的動作(C)當下肢和地面接觸時,薦髂關節提供了地面反作用力對於脊椎和上半部身體造成衝擊的緩衝(D)薦髂關節並不受任何肌肉直接控制 (90第二次專門及技術人員檢覈考  物理治療師骨科)

    解析:A 當下肢和地面接觸時,薦髂關節提供了地面反作用力對於脊椎和上半部身體造成衝擊的緩衝,而且薦髂關節並不受任何肌肉直接控制,此外薦髂關節的傷害通常是發生在不小心踩空了路面、用力過猛的踢腳動作、跌坐在地上、或因搬重物及扭轉的動作等,由於此關節是重心轉移的必經之地,故易受傷,也因為此關節的解剖位置傾斜,所以受力時易拉扯扭傷,而且薦髂關節的受傷亦與日常生活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

4. 以雙腿伸直抬腿(bilateral straight leg raising test)測驗腰部或髂腸關節(sacroililjac jooints)疼痛時:(A)如果痛發生於70度以後,病變部位可能在髂腸關節(sacroililjac joints)(B)如果痛發生於70度以後,病變部位可能在腰部

(C)兩者均會在70度前產生疼痛(D)以上皆非  (86第二次專門及技術人員檢覈考  物理治療師骨科 80)

解析:B 在直腿抬舉straight leg raising的功能測試中,主要是測試腰椎的神經組織,但同樣也會對薦髂關節施以壓力。病人仰臥,檢查者把病人仰臥病保持膝伸直,如果疼痛發生於寬屈曲70度以後則表示是髖關節疼痛,但在活動度大的人身上,髖關節的疼痛則會發生於屈曲120度以後。所以注意症狀的產生情形比角度大小更重要。而且關節活動度也要與健測相比。如果檢查者是施行雙腳的直膝抬腿測試,而疼痛發生於髖屈曲70度之前,通常是薦髂關節的問題。

5. 作單腳伸直測試(straight leg raising)時,下列何種角度最容易產生坐骨神經根症狀?(A)0-30  (B)40-70  (C)70-90  (D)90度以上  (87第二次專門及技術人員檢覈考  物理治療師骨科  46)

    解析:B 大部分人做直膝抬腿的動力學:

          a. 0-35度:在此範圍內,坐骨神經根的各分支鬆弛被拉到最緊。沒有硬膜的動作。

          b. 35度:再此角度時壓力開始產生在做骨神經根。

          c. 35-70度:在此範圍內,坐骨神經根經過椎間盤時產生壓力。變形的速度隨著角度漸增而減慢。

          d. 70度以上:在進一步的動作,幾乎不會有神經根的變形產生,疼痛可能來自關節。

6. 若病人右邊的腸骨前上突(ASIS)比左邊高但腸骨後上突(PSIS)比左邊低,且右邊的薦髂關節(sacroiliac joint)疼痛不已;則可能為右腸骨:(A)前轉(anterior torsion) (B)後轉(posterior torsion) (C)上滑(up-slip) (D)下滑(down-slip) (91高考  物理治療師骨科 47

解析: B 站立彎身時髂骨ilium轉動的方向為前轉anteriorrotation),如果立身前屈standing forward bending時右邊的髂骨後上突PSIS若比左邊先移動且位置較高則可能為右髂骨的前轉症anterior torsion),如果病人右邊的髂骨前上突ASIS比左邊但髂骨後上突PSIS比左邊低且右邊的薦髂關節疼痛不已則可能為右髂骨後轉posterior torsion

D.犁狀肌症候群

1. 犁狀肌症候群隻病人之梨狀肌通常較緊,要牽張此肌肉應:(A)髖關節前屈、外展、外轉  (B)髖關節前屈、內展、外轉(C)髖關節前屈、內展、內轉  (D髖關節前屈、外展、內轉 ( 90第一次專門及技術人員檢覈考  物理治療師骨科 65

    解析:B 犁狀肌的起點為健骨前方,止點為股骨大轉子,收縮時產生的動作為髖關節外轉及外展。若要牽張則做反向的動作。

2. 下列那一條神經緊靠著梨狀肌(piriformis muscle)(A)骨盆神經(pelvic nerve)  (B)會陰神經(pudendal nerve(C)坐骨神經(sciatic nerve) (D)股神經(femoral nerve)  ( 91第二次專門及技術人員檢覈考  物理治療師 骨科13)

解析:C 坐骨神經(sciatic nerve)是經由大坐骨孔(greater sciatic foramen)離開骨盤,經過梨狀肌(piriformis syndrome)穿出來,再延大腿而下

全人工關節置換術後需要注意什麼?

目前全人工髖關節的品項眾多,有健保及自費品項,材質、特性、設計不盡相同,患者可與醫師討論,選擇合適的全人工髖關節。 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務必注意負重與活動度,剛手術完那段時間可以走路,但是只能負擔部份體重,暫時不能任意跑跳,洪誌鴻醫師提醒,等到六個月後,骨頭與植入物的接觸面癒合長好了,才能脫離枴杖或助行器,漸漸恢復溫和的運動。

關節置換術後照護須知有哪些?

髖關節置換術後照護須知 新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 參、 返家後注意事項 一、 手術後的傷口若有紅、腫、熱、痛及多量異常的膿性分泌物,請立 即返診就醫。 二、確實遵循住院期間教導的日常生活的合適姿勢及復健運動。

全膝關節置換手術流程是什麼?

全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流程 術中可能會用到幾種不同的麻醉方法,並且整個手術要花 1~1.5 小時。 外科醫師會在患者的膝蓋前端切開一道口,取出受損的關節部位,再替換成用金屬、塑膠、陶瓷或混合材質製成的人工膝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