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症社會資源

觀察2016至2018年的數據變化,2016年全台精神科總就診人數為252萬人,就診人次是2100萬人,2018年全台精神科總就診人數上升至342萬,總就診人次是2400萬人,短短兩年成長率就有10%。

整體而言,特別增加在身心疾病的部分:憂鬱、焦慮、失眠等。除此之外,情緒疾患、兒童青少年問題、人格障礙,以及新興的問題,如網路遊戲成癮等,再加上部分患者,罹患兩種以上的精神疾病(多重診斷)。另外,失智症目前除了神經內科之外,也有不少患者因為合併精神症狀接受精神科的治療,以及近年來卓有成效的自殺防治帶來的就醫民眾,使得精神科就醫需求攀升。

然而,以現行的精神科健保占率而言,並不足以因應逐年增加的精神科就醫需求。

思覺失調症社會資源

Photo Credit: 王婉諭謝謝網友提醒,此圖為示意圖,並非代表圖中皆是副作用強的一代藥。

因成本考量,不得不選擇副作用較強的一代藥

由於經費不足,健保署對於藥物費用嚴格核刪,健保署透過各醫院的門診藥費內控值,要求精神科進行自我管控,導致醫師用藥的決定也被影響。

以思覺失調症治療為例,健保署可能核減高價昂貴、但副作用較小、在國際間已經被建議且廣泛使用的第二代抗精神疾病藥品費用。

因此,醫師只好選擇開立副作用強的一代藥,可能的副作用像是肌肉緊張異常、靜坐不能、手抖等「錐體外徑症狀群」,或是口舌、臉部、身軀或四肢不自主蠕動等情況。

患者可能會因為副作用不堪忍受,而不願意服藥,有些家屬看到藥物導致副作用,也不忍心讓他們繼續就醫。身為病人,服藥的過程已經十分艱難,若藥物副作用過強,不僅增添痛苦,也影響服藥意願,反而難以控制病情,也增加更多後續的困境。

我們不能只是口頭上喊著要讓病人吃藥,卻不考慮怎麼解決因為藥物副作用過強所增添的痛苦。

思覺失調症社會資源

Photo Credit: 王婉諭

精神疾病談話性治療,給付嚴重偏離市場行情!

除了藥物問題之外,深度心理治療也是另一個必須面對的困境。

深度心理治療可以協助病人改善客體關係與心理防衛機制、解決內在衝突或改善其認知行為偏差,此項治療限由精神科專科醫師執行,是除了藥物治療外的重要治療方式。

然而,目前一次深度心理治療的健保支付點數為1,203點,但市場行情卻是健保的兩倍。而且,這樣不合行情的支付點數,已經有16年沒有調整過了。

若以機會成本試算一下,一次深度心理治療支付為1,203點,一般看診的診察費為318點,若選擇看門診,平均以2、30位病人計,將遠大於利用相同時間來看三到四位深度心理治療的病人。

心理治療支付金額太低,讓健保制度底下願意進行深度心理治療的醫師,就像在做善事。以數據來看,全國有342萬精神病患,但深度心理治療,一年卻僅申請八萬多次。

因此,以我們現行健保系統而言,除了藥物治療跟最基本的支持性心理治療之外,難以讓病人普遍使用其他深入的治療模式。

思覺失調症社會資源

Photo Credit: 王婉諭

居家治療健保給付過低,無法普及化

除了藥價健保給付,居家治療也是醫療端資源進入社區的重要政策之一,居家治療作為重要的、可能的入家服務,理想期待是能夠提供醫療及心理支持服務,給不規則就醫、失聯或沒有病識感的病人。

然而,目前居家治療的健保給付過低,根本不足以反應實際執行成本、機會成本、時間成本與風險成本。現在居家治療給付,醫師診治費一次為1656點,第五人起為960點,一天上限八人。而且當醫師及相關專業人員要走出醫院,實際執行成本還包含交通費,須由醫院自行吸收。

試算一下機會成本,假設一個醫師選擇在門診看20個患者,申請20次的門診診察費、生理心理功能檢查或特殊心理治療,大概每個人次可以申請七百點左右,總共可申請一萬四千點;對比一整天做居家治療、最多做滿上限八個患者,大概只能申請一萬四百多點。即便再加上其他生理心理功能檢查或支持性心理治療,也差不多和門診打平,又不用負擔出去在外的其他風險成本。


       30歲的小強於念大學時發病,罹患思覺失調症(舊名精神分裂症),之前曾住精神科病房多次,常因自覺沒病、未規則吃藥而發病。三年多前因持續出現聽幻覺(覺得一直聽到有人在罵他),也覺得有人跟蹤他、要害他,而由家人帶住院。住院一個月後情形大為改善,出院後也開始去工作,但因為覺得吃藥較昏沉而自行減藥,約停藥一個月後又開始出現自言自語,懷疑社區的人對他不利,甚至想要去和鄰居理論,後來因為情緒太激動家人報警,帶至精神科急診。因為小強不規則吃藥,於是這次住院後就改用長效針劑,並由醫師及護士每個月去家中協助打針,個案在規則治療後症狀幾乎完全改善,且可規律工作,目前已經維持工作三年以上。

       這是松德院區精神病患者常見的劇情,其實思覺失調症是可以治療,並且讓病人在社區中生活甚至工作的,可惜因為病人、家屬或社會大眾的誤解或怕被貼標籤,而錯失治療的良機。就像近幾年媒體上不時出現精神病患犯罪的新聞,然而事實上精神病患的犯罪率並不比一般人高,常常都是微罪,且通常他們是受害者居多。然而,部分媒體常常卻以較聳動的標題及內容,誇大了病人在犯罪中的腳色,讓我們一直想倡導的為精神病患去汙名化的活動屢受打擊。其實只要好好治療,這些部分是可以減少或預防的。
       思覺失調症患者如同你、我一樣,只是他們得到的是精神科的疾病,我們得到的是內科或其他科的疾病。思覺失調症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觀念不正確或不接受治療,約3/4的思覺失調症個案經治療後都可穩定在社區中生活,甚至回復工作或學業;因此,病人、家人、朋友甚至鄰里間,如何有正確的觀念,能鼓勵甚至協助就醫就變得很重要,也避免悲劇一再發生。以下幾點關於思覺失調症的治療與處置重要的觀念給大家參考:

  1. 思覺失調症可以治療嗎?目前精神科藥物日新月異,思覺失調症的藥物發展目前都有較新的及多種藥物可使用,也有藥水及長效針劑的形式。固定接受藥物治療(特別是發病早期),是之後長期治療效果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對於不喜歡或不願意吃藥的病人,每兩週至三個月一針的長效針劑常是不錯的選擇,研究顯示可以有效的減低疾病再發。
  2. 病人不願至醫院就醫怎麼辦?是否可強制送醫? 由於思覺失調症患者發病時常會覺得自己經歷到的都是真的,也就是沒病識感(不覺得自己生病),自然不願意就醫、吃藥。若您家人、朋友或鄰居有需協助的個案,可向當地健康服務中心詢問如何處理,也可打電話至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詢問,社區的公衛護士或我們會協助您尋求合適的管道處理。若患者有傷人自傷危險性時,必要時可請警消人員協助送醫,或由醫師協助評估是否可護送就醫。
  3. 何謂居家治療?有些患者不願至醫院看診但可接受醫師及護理師至家中診療及打針,醫院可和健保署申請至家中做居家治療。基本上包括思覺失調症、躁鬱症及失智症等皆符合精神科居家治療。就像小強的狀況,後來在接受規律居家治療及打針後,維持穩定工作三年多至今。目前臺北市有松德院區、三總北投分院及臺北榮總等醫院提供此項服務。
  4. 吃藥要吃多久呢? 思覺失調症雖然有許多較新的藥物可選擇,但若沒規則吃藥是很容易再發的。就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若不規則吃藥,則血壓、血糖又會飆高惡化,甚至導致更嚴重的問題,如心肌梗塞或中風等。所以病患若要減藥或停藥,請一定要和醫師討論。對思覺失調症患者來說,另一個很重要不能斷藥的原因是:若不規則吃藥而一再發作,每次發病對腦就是種傷害,因此會導致功能下降更嚴重。
  5. 吃藥有副作用怎麼辦?吃藥會不會上癮? 精神科的藥物剛開始服用時像大多數的藥物可能會有副作用,但這也是因人而異,大多的副作用都會隨時間而慢慢減低或消失;且由於藥物日新月異,總是可以找到副作用較低的藥,千萬不要因為一開始藥物的副作用就直接停藥,而應該提早回診和醫師討論調整較合適的用藥。我們也常被問到「吃精神科的藥會上癮,好可怕,應該盡快停藥。」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只有安眠藥才會有上癮的問題,其他用於思覺失調症的抗精神病藥物、情緒穩定劑、甚至抗憂鬱劑並無成癮的問題,但停藥或減藥都需在醫師指示下慢慢調整,否則容易突然間症狀惡化或有其他副作用產生,更得不償失。

       總之,思覺失調症是可治療的,相關的藥物也越來越多可選擇,甚至不同的藥物給予方式(如長效針劑)也有較佳的效果;若患者不願就醫目前居家治療模式是另一選擇,若患者連居家治療都抗拒,有需要請和當區的公共衛生護士聯絡,尋求最佳的求醫管道,這樣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春天就不遠了!

從此之後,心生活協會的專業人員便展開漫長的陪伴、鼓勵之旅。無論在心生活協會或各地的康復之友協會,都定期舉辦多場活動,從成長團體、食品營養講座、工作坊活動,乃至精神疾病治療介紹等,資訊相當多元。A小姐藉由心生活協會等多方資源支持,讓「心」過得更好。

「妳來聽聽看嘛,我們會安排接送,妳只要來聽聽看就好,不用講話也沒關係......」,在心生活協會專業人員多次的鼓勵與遊說下,A小姐終於願意踏出家門,參與心生活協會活動,一次次參與活動,到願意接受職能復健、專業治療,且可以進入工作坊工作。歷經10年,家人看到10年來她的改變都非常感動,也深受激勵。

從此之後,心生活協會的專業人員便展開漫長的陪伴、鼓勵之旅。無論在心生活協會或各地的康復之友協會,都定期舉辦多場活動,從成長團體、食品營養講座、工作坊活動,乃至精神疾病治療介紹等,資訊相當多元。A小姐藉由心生活協會等多方資源支持,讓「心」過得更好。

「妳來聽聽看嘛,我們會安排接送,妳只要來聽聽看就好,不用講話也沒關係......」,在心生活協會專業人員多次的鼓勵與遊說下,A小姐終於願意踏出家門,參與心生活協會活動,一次次參與活動,到願意接受職能復健、專業治療,且可以進入工作坊工作。歷經10年,家人看到10年來她的改變都非常感動,也深受激勵。

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名譽理事長,同時也擔任社團法人台北市心生活協會理事長的李麗娟曾飽受精神疾病之苦,她的孩子同樣也曾身陷精神疾病折磨,因此她對精神疾病病友、家屬所承受的壓力,特別感同身受,上述40歲A小姐的例子讓她印象非常深刻,對於精神疾病漫長的復原、融入社會過程,她也非常了解其中辛苦之處。

「外人眼中,精神疾病病友都是好手好腳,因此看待他們的眼光,就會與對待其他身障族群很不一樣。」李麗娟分析,精神疾病病友雖然外觀上肢體活動正常,但有些人因為大腦受疾病影響,加上藥物與藥物的副作用影響,在認知、記憶功能就會比一般人來得差,無法執行部分生活行為,有時連從家中出門到特定地點都有困難,是其他民眾不見得可以了解這些情況。

此外,精神疾病病情起起伏伏,當病友精神狀況差的時候,很常躲藏於家中、自己房間,不願面對外面世界,只有狀態稍微好轉,才會嘗試走出家門與人互動,也因為這樣的特性,一般民眾更難理解精神疾病病友、精障族群的種種難處,因此就衍生各種汙名化、排斥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