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幕驅動板diy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為了提升工作效率,許多工程師會買外接螢幕來擴大作業環境,除了視野變得較寬廣、頁面也比較乾淨整潔。在台灣,外接螢幕依據不同廠牌和規格,便宜的 3,000~4,000 就買得到,貴的破萬也有。但有更便宜的方式嗎?

有強者拿廢棄的筆電,直接改造成外接螢幕,而且幾乎沒有成本。他是怎麼做到的?(責任編輯:賴佩萱)

本文經 AI 新媒體量子位(公眾號 ID:QbitAI)授權轉載,轉載請連繫出處
作者:量子位

如果你有一台主板壞掉、螢幕完好的筆記型電腦,去回收往往只能換回幾十塊錢。

有沒有想過把螢幕拆下來,改造成一台方便攜帶的顯示器呢?

最低只要不到人民幣 200 元(約台幣 866 元),就能擁有一個副螢幕,提高工作效率。

還可以連接機頂盒、遊戲機或樹莓派,或是使用無線投影器,把手機畫面投放到大螢」幕顯示。

相比買一台成品便攜顯示器,花費至少人民幣 600-800 元(約台幣 2598~3464 元),豈不「真香」?

製作方法也非常簡單,不需要很高的動手能力。

動手改造外接螢幕,怎麼做?

首先將筆記型螢幕拆下,只需要一套螺絲刀就行。

螢幕驅動板diy

圖源:TechRepublic

由於各品牌筆記型電腦的構造略有差異,具體拆解流程還需要自行搜索。

為了將影音訊號輸入螢幕,需要對應的驅動板,搜索「液晶螢幕驅動板」或「顯示器驅動板」即可。

由於液晶螢幕型號種類繁多,最好將螢幕背面寫有型號的部分拍照發給商家。

由商家為你尋找匹配的驅動板並燒錄驅動程序。

舊型號的筆記本螢幕一般使用 LVDS 接口,共需要一塊驅動板,一塊高壓板,一塊按鍵板、對應的連接線以及遙控器。

螢幕驅動板diy

LVDS 驅動板套裝

較新的筆記本螢幕使用 eDP 接口,不需要高壓板,使用的螢幕排線也與 LVDS 接口的不同。

螢幕驅動板diy

eDP 驅動板套裝

便宜的驅動板價格為幾十元,還需要購買 12 V 電源適配器。貴一些的驅動板可以支持 USB Type-C 供電。

如果需要播放聲音的話可以再買一對喇叭,或使用驅動板上的 3.5 mm 耳機接口。

總共 100 元(約台幣 433 元)出頭就可以全部拿下。

只需簡單插線,就能安裝!

安裝只需要簡單地將線插入對應的接口就好。

對於 LVDS 接口,推薦先將幾個小板件連接好,最後用 LVDS 排線與屏幕連接在一起。

螢幕驅動板diy

螢幕驅動板diy

eDP 接口就更簡單了,只需要將驅動板與按鍵板和螢幕連接即可。

螢幕驅動板diy

接線時注意正反面,接好後可以用膠帶把接線處固定一下。

另外需要注意安裝過程中不要觸碰驅動板上的電路元件。

為了方便攜帶,也需要一個外殼

螢幕和驅動電路都有了,離便攜顯示器只差一個外殼。

比較中規中矩的選擇就是搜索「方便攜帶螢幕外殼」,根據尺寸不同價格在 100-200 元之間,或直接購買外殼+驅動板的 DIY 套裝。

螢幕驅動板diy

還有一種更省錢的辦法——用硬紙板。

螢幕驅動板diy

百度貼吧

不過既然都 DIY 了,外觀當然也要個性化。

用最近流行的 3D 微積木就可以拼出自己喜歡的圖案。

螢幕驅動板diy

螢幕驅動板diy

15.6 吋的螢幕大概需要 4000 塊 8 mm 微積木。設計好圖案後,計算所需的顏色購買,成本為幾十元。

圖案可以藉用十字繡的或用在線像素圖生成工具製作,因為微積木的顏色有限,生成好後需要把相近的顏色簡化一下。

螢幕驅動板diy

使用 pic2pat.com 製作

看到這裡你有沒有心動?

如果有閒置的筆記型電腦的話,利用起來吧。

參考連結

《slashdigit》、《techrepublic》、《baidu-1》、《baidu-2》、《pic2pat》

(本文經 AI 新媒體量子位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廢舊筆記本屏幕不要扔,不到 200 元就能 DIY 成便攜顯示器〉。首圖來源:Piqsels CC Licensed)

搜尋關鍵字「萬能 通用 電視主板」,即可找到許多類似的改裝套件,底下簡稱「LCD驅動板」。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把HDMI和AV端子等視頻訊號,轉成畫面顯示在LCD面板。這個DIY套件分成4個PCB子板,由上到下分別是紅外線遙控接收器、主板、控制鍵以及背光燈管用的高壓板。

上圖的LCD驅動板是多年前的老款式,顯示器控制晶片是晨星半導體(MStar)研發的TSUV56RJUL-Z1,有HDMI, VGA, AV端子以及有線電視的同軸電纜端子。

根據每日頭條的「液晶高壓板原理與維修」這篇文章介紹,舊款LCD面板的背光光源來自簡稱CCFL的冷陰極螢光燈管,CCFL燈管的工作電壓通常介於AC 1500~1800V,所以需要搭配「高壓板」,把輸入電壓(通常介於8~24V)升壓到幾百伏至上千伏,多數為1600V左右。

如同產品名稱「電視主板」所示,除了電腦顯示器,這類型模組主要用在電視機,有些安卓系統的智慧型電視主板甚至不到人民幣100元。所以,如果家裡的液晶電視機故障了,你也不嫌棄舊的面板,可以考慮自己DIY更換主機板。

收到「LCD驅動板」時,我並沒有亦即著手安裝它,主要原因是DIY外接螢幕需要外殼,畢竟不能讓電路板直接裸露在外。其次,這個14.1吋LCD面板的解析度是1280 x 800,而新買一個Full HD的顯示器價格也不貴,所以HP筆電的LCD螢幕和驅動板就被束之高閣。

最近整理東西時,覺得把它當作電子垃圾很可惜,所以先接起來用用看,畢竟充當DIY「電子遊戲機台」的顯示器也不錯。

設置LCD面板的工作電壓

購買LCD驅動板的時候,要告知賣家你的LCD面板的型號,賣家會根據LCD面板的解析度幫你把對應的韌體燒錄到主板的晶片;某些LCD驅動板上面具有調整解析度的跳帽(開關),可以匹配不同類型的LCD面板。

LCD面板的型號標示在它的背面,像這個面板是友達光電(AU Optronics)的B141EW03 V.4。

螢幕驅動板diy

LCD驅動板上面有個設定LCD面板電壓的跳帽,根據Google搜尋到的B141EW03 V.4面板資料指出,它的驅動電壓是3.3V,所以跳帽要插在3V3的位置:

螢幕驅動板diy

LCD面板的電壓設定完畢,拆下面板背後舊有的排線,換上新的,就可以測試了:

螢幕驅動板diy

改裝LED背光模組

改裝LCD面板原本只是簡單的接線,但實際測試後發現我這個LCD的背光燈管無法點亮;我不確定是CCFL燈管故障,或者是高壓板故障。

高壓板的輸出電壓高達1600V,超出我的萬用電錶的DC 1000V/AC 750V測量上限,我不想冒著損壞電錶的風險去測量高壓板的輸出,所以在上個月添購了一個LED背光模組,替換舊的CCFL燈管和高壓板。

螢幕驅動板diy

購買時要留意,LED背光模組分成普通LCD螢幕(桌上型顯示器)和筆電螢幕用的兩種,筆電用的LED模組比較細小。

連接LED背光模組和LCD驅動板,通電測試可以點亮:

螢幕驅動板diy

拆卸CCFL燈管

LCD背光燈管位於面板底部,這條接線是CCFL燈管的電源。

螢幕驅動板diy

要拆開LCD面板的金屬邊框,才能取出CCFL燈管;收藏燈管的金屬板被膠帶和膠水黏在LCD模組。

螢幕驅動板diy

然後把新買的LED背光燈條黏到原本放置燈管的金屬板裡面,底下照片上方的白色長條物體是CCFL燈管。新買的LED燈條比舊的燈管短少了一截,可能是我僅告知賣家我的螢幕是14吋,未說明是16:9寬螢幕,而非4:3的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