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 處分 執行 法

保安 處分 執行 法

此条目论述以部分区域为主,未必具有普世通用的观点。 (2016年6月3日)
协助补充内容以避免偏颇,或讨论本文的问题。

保安 處分 執行 法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6年6月3日)
维基百科所有的内容都应该可供查证。请协助补充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移除。
保安 處分 執行 法
大陆法系刑法
三阶层论
-构成要件该当性-

行为(作为 · 不作为)
结果
主观要件(故意 · 过失 · 意图)
未遂 · 既遂 · 中止 · 预备
不能犯 · 继续犯 · 状态犯德语Zustandsdelikt

-违法性-

阻却违法事由
(正当防卫 · 紧急避难 · 自救行为)

-罪责(有责性)-

心神丧失 · 精神耗弱
原因自由行为 · 责任能力
期待可能性期待可能性
假想防卫
法律认识错误德语Verbotsirrtum · 许可认识错误德语Erlaubnisirrtum

参与论
正犯(间接正犯 · 共同正犯 ·
共谋共同正犯)
共犯(教唆犯 · 帮助犯)
罪数论
-想像竞合-

吸收原则德语Absorptionsprinzip

实质竞合德语Tatmehrheit

数罪并罚 · 连续犯
加重原则德语Asperationsprinzip · 累加原则德语Kumulationsprinzip

-法条竞合-

特别规定德语Lex specialis · 辅助规定 · 吸收犯
牵连犯

刑罚论
法定刑法定刑

死刑

无期徒刑 · 死刑缓期执行
有期徒刑 · 拘役
没收
罚金 · 科料(小额刑罚)

褫夺公权 · 剥夺政治权利

-处断刑-

自首 · 累犯

-宣告刑-

自由裁量权

-执行刑-

数罪并罚
易科罚金 · 缓刑
假释 · 减刑

保安处分
保护管束 · 驱逐出境
法律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 · 罪责原则
正当法律程序 · 比例原则
信赖保护原则 · 平等原则
刑事诉讼 · 刑事政策
其他学说
四要件论
-犯罪主体-

责任能力
刑事责任年龄 · 精神障碍

-犯罪客体-

法益
阻却违法事由
正当防卫 · 紧急避难

-犯罪的主观方面-

故意 · 过失
目的

-犯罪的客观方面-

危害行为(作为 · 不作为)
危害结果
未遂 · 既遂 · 中止 · 预备

二阶层论

本模板:

  • 查看
  • 讨论
  • 编辑

保安处分是属于刑法刑罚学中以替代自由刑之方式,避免犯罪行为人再犯措施的总称,例如要求犯罪人进行强制治疗,或是将犯罪之青少年交付保护管束。 一般概分为感化教育(三年以下)、监护处分(五年以下)、禁戒处分(一年以下)、、强制治疗(治愈为止)、保护管束(三年以下)与驱逐出境等。

保安 處分 執行 法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保安处分执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