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 吃 樂 眠 錠 會 有 什麼 後果

長期 吃 樂 眠 錠 會 有 什麼 後果

2014年8月13日—至於會不會變得長期依賴安眠藥,不吃就睡不著?陳錫中指出,80%的人失眠超過一年、60%的人失眠超過5年,說明失眠經常慢性化,變成慢性病 ...,2020年10月27日—憂鬱症占最多有50%,焦慮性疾患有48%,因為健康問題造成失眠的有43%。...健康問題的失眠病人,像癌症或洗腎病人,雖然健康有問題,但通常也會有...但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世界也沒有絕對「沒有問題」的藥,從正面來看:...但是只要停藥之後就會恢復,並不會造成失智,或其他長期的後遺症。,安眠藥有夢遊副作用避免自行購買長期服用多種安眠藥傳出使...

4招不再被安眠藥綁架 | 合法藥品大搜索

2014年8月13日 — 至於會不會變得長期依賴安眠藥,不吃就睡不著? 陳錫中指出,80%的人失眠超過一年、60%的人失眠超過5年,說明失眠經常慢性化,變成慢性病 ... Read More

「安眠藥只是可以把你敲暈的棍子!」精神科醫師的真心話:數 ... | 合法藥品大搜索

2020年10月27日 — 憂鬱症占最多有50%,焦慮性疾患有48%,因為健康問題造成失眠的有43%。 ... 健康問題的失眠病人,像癌症或洗腎病人,雖然健康有問題,但通常也會有 ... 但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世界也沒有絕對「沒有問題」的藥,從正面來看: ... 但是只要停藥之後就會恢復,並不會造成失智,或其他長期的後遺症。 Read More

十三類安眠藥有夢遊副作用有7類在台上市應加註警語避免長期 ... | 合法藥品大搜索

安眠藥有夢遊副作用避免自行購買長期服用多種安眠藥傳出使人在夢遊中開車、 ... 艾斯樂、益思眠、易眠錠、立舒眠、當眠多、欣得眠、達眠伴、穩睡、讚您眠等, ... 由於「使蒂諾斯」等十三類常用安眠藥會有夢遊開車等危險行為之虞,美國食品 ... Read More

嗶嗶!安眠藥的副作用,你看清楚了嗎? | 合法藥品大搜索

我睡前吃兩顆煩多閃、一顆半悠樂丁、半顆宜眠安,不太確定這樣的劑量是多還是少,比較疑惑的是長期服用會不會有比較嚴重或不可逆的副作用? 回覆. 睡眠321 ... Read More

失眠怎麼辦?安眠藥可以吃嗎?醫師教你正確戰勝失眠! | 合法藥品大搜索

2019年3月19日 — 失眠在台灣社會中是個常見的疾病,但不是每個人對失眠,及安眠藥物的 ... 正常的睡眠會有4 到5 個睡眠週期,其中非快速動眼週期約佔了總睡眠時間 ... 維持睡眠,以及提前起床三種症狀表現,長期之下會漸漸影響日常的作息。 ... 主要用來治療難以入眠症狀的短效型Non-BZD 藥物為Zaleplon(如舒寧眠、樂眠 ... Read More

安眠藥常見種類與副作用,服藥注意事項大解謎 | 合法藥品大搜索

安眠藥的副作用嚇死人,竟會變成這樣?!小禎林若亞2017.07 ... | 合法藥品大搜索

醫師要來公開藥品不能說的秘密啦!你知道這些藥,其實你一點都不需要嗎?胃乳好顧胃,居然跟胃藥結合反而藥效打折 ... Read More

樂必眠膜衣錠10毫克 | 合法藥品大搜索

本藥不宜長期使用,應該盡量縮短治療期,從幾天到4週,包括減量期在內( 參閱警語及. 特殊使用注意 ... 可能會有思睡之風險,在服藥後需有7-8小時的睡眠時間。 Read More

精神神經安定劑"世達"樂眠錠2 公絲(樂耐平) Larpam Tablets ... | 合法藥品大搜索

世達"樂眠錠2 公絲(樂耐平) ... 的。 Lorazepam 並沒有活性代謝物,其尿酸化物不具中樞. 神經系統活性。 ... 作為長期治療時,最好定期檢驗患者的肝功能及血. Read More

長期吃樂眠錠會有什麼後果安眠藥常見種類與副作用,服藥注意 ... | 合法藥品大搜索

長期吃樂眠錠會有什麼後果安眠藥常見種類與副作用,服藥注意事項大解謎 ... 為了幫助失眠者進入睡眠,醫生可能會給予短效期的安眠藥,這類藥物較不會有早晨 ... Read More

安眠藥吃久了,下場是失智?精神科醫師一次講清楚、說明白

2015-03-01

這裡將聚集數十位精神科醫師,書寫通順的醫學知識,述說糾結人生歷練的診間故事。也許偶爾會有專業角度的書評與電影賞析。對於火熱的新聞議題,有時我們會發表一些意見。或許這裡也可以當成你搜尋精神科醫師的參考。

長期 吃 樂 眠 錠 會 有 什麼 後果

在精神科門診的初診患者中,大約有一半以上有失眠的困擾,在這些患者當中大部分都有超過三個月以上的慢性失眠史,甚至已經忍耐多年不得已才來就醫,不是自己嘗試過各種方法,就是吃過各種健康食品或偏方,或是在其他科醫師已經開過安眠鎮靜劑,還有的已經拿親朋好友的藥來吃過一陣子了,甚至嘗試用喝酒來助眠,但卻總是擺脫不掉失眠的糾纏,每一個夜晚的來臨都覺得備感壓力。

一般人三天睡不好大概就頭昏眼花全身無力了,但為何這些人可以忍耐這麼久才來看醫生呢?除了對於看精神科有被標籤化的印象以外,對於服藥的疑慮也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醫生,請問我一直吃這些藥,以後會不會失智啊?」
「吃這麼多藥,會不會傷身體啊?」

這些都是在門診中經常被患者問到的問題,甚至有些個性較易焦慮的患者,想到要吃藥又更擔心,覺得壓力更大更睡不著了!

最近一篇發表於《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分析1800位阿茲海默症患者在疾病診斷之前的第六到第十年間的用藥史,並與7200位正常人的用藥紀錄比較,結果發現使用苯二氮類的安眠鎮靜藥物者與罹患阿茲海默症有顯著相關;使用3個月以下者,罹患阿茲海默症機會與常人無異,使用3個月到6個月者,罹患阿茲海默症機會較常人高出32%,使用6個月以上者,罹患阿茲海默症機會較常人甚至高出84%。[1]

這篇研究結果引起許多關注,包含媒體上的報導還有健康專家也提出警告,要大眾正視安眠鎮靜劑使用的風險,同時也造成許多服藥患者的恐慌。但其實此研究只能證實安眠鎮靜藥物使用與阿茲默症的「相關性」,而非證實了「因果關係」。

以健保資料庫分析 難以論斷因果關係

研究人員分析,此研究結果並非代表安眠鎮靜藥物會造成阿茲海默症,而是有阿茲海默症等失智症傾向者的神經退化可能在疾病初期、或早在尚未發病前好幾年就開始,就容易會出現焦慮、失眠等症狀,醫師因而開立安眠鎮靜類藥物以緩和症狀 (但此舉對預防或治療阿茲海默症並無實質幫助),最後仍避免不了失智症的病發。因此患者是因為生病才開始吃藥,不是因為吃藥才造成生病,但是在這類以健保資料庫作分析的研究當中只能看到兩者的關聯性,但無法證實是否有因果關係。

也就是說,有服安眠鎮靜劑的這些人的確有比較大的機會得到阿茲海默症,但是否因服用安眠鎮靜劑引起,或是因為患者本身的睡眠障礙、情緒障礙、充滿壓力的生活型態、或是大腦退化等其他因素所導致仍無法確知。

令人又愛又怕的安眠鎮靜劑

安眠鎮靜劑可改善病人的睡眠,對抗焦慮,解除煩躁。但若使用不當也可能導致嗜睡,注意力不集中,並且容易被濫用導致成癮。關於使用安眠鎮靜劑對健康的影響,陸續都有許多研究和討論。

在2004年的統合分析(meta-analysis)的文章結果顯示:長期使用安眠鎮靜劑(平均約用十年),會導致許多認知功能缺損,但在停用後會明顯進步,但還是比一般人差[2]。

根據一個由台灣健保資料庫所做的研究,發現使用安眠鎮靜劑者發生出血性中風的機會較無使用安眠鎮靜劑者低。40歲以上短期服用可降低包括出血性及缺血性中風率,14天內降82%、15至29天內降40%;但若長期(95天以上)服用平均會增加2.22倍風險。此研究推論短期使用安眠鎮靜劑可能有神經保護作用,而長期安眠鎮靜劑則可能有不利影響[3]。而另一個由台灣健保資料庫所做的研究,發現使用安眠鎮靜劑超過2個月者相較無使用安眠鎮靜劑者發生癌症風險高了19% [4]。

從這些研究也可以了解安眠鎮靜劑短期使用,對於降低焦慮讓身體放鬆適度休息是有幫助的,但是若長期使用則可能會造成不利影響。

標籤:
  • 精神科

  • 評分:
  • 1
  • 2
  • 3
  • 4
  • 5
  • (7)

  • 列印
  • 轉寄

「醫生,我很想把安眠藥戒掉,可是我不吃安眠藥就睡不著!」

「我不想靠安眠藥睡覺,所以睡不著時就喝酒,但是現在喝酒也睡不著了。」

「醫師,我想拿安眠藥,你上次開給我的其他藥我都沒有吃,我覺得不需要。」

隨著現代人生活愈來愈忙碌,面對的壓力愈來愈多,睡不著已成為許多人的夢魘。根據統計,全台人口有慢性失眠的比例約有1/5,但很多人對於自己失眠的問題,多半只想靠安眠藥解決,卻又認為安眠藥會依賴,因此斷斷續續的服用,反而造成更大的危險性。

安眠藥到底應該怎麼吃?

拿到安眠藥的時候,很難不去注意上面寫的警語、副作用,像是嗜睡、窒息、幻覺、不能操作機器等,讓人非常害怕吃安眠藥會造成危險、或是成癮,所以斷斷續續的服用,或是只在睡不著的時候吃、想試試看自己睡著的時候就不吃,事實上必須用藥的時間反而會拖長,危險性也增加。

事實上安眠藥分成2大類,根據食藥署統計,成癮性較低的非苯二氮平類鎮靜安眠藥(non-BZD)的使用量占了4成,而成癮性較高的苯二氮平類鎮靜安眠藥(BZD)占了6成。常見的non-BZD像是使蒂諾斯(Stilnox)、佐沛眠等,而BZD則像是伯替唑他(Brotizolam)。

不過對於睡眠品質不好、入睡困難、容易早醒、睡眠斷斷續續等持續1個月以上的慢性失眠來說,「僅靠幾天的安眠藥物治療是不太可能完全解決的。」奇美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志誠說,「第一天吃藥有睡,第二天沒吃藥就睡不著,就以為是吃安眠藥上癮,乃是自己嚇自己。」

因為人必須配合生理時鐘才能準時睡覺,而失眠就是生理時鐘已經混亂的狀況,吃安眠藥是讓身體知道在固定的時間睡覺、慢慢把生理時鐘調回來;如果沒有規律服藥,有時晚上10點吃、有時半夜2點吃,有時吃半顆、有時吃1顆、沒有每天連續吃,等於生理時鐘一樣是混亂的,只是靠吃藥讓自己「昏睡」,沒有達到調時鐘的效果。

吃安眠藥時該有的認知

  • 每天「固定時間」服藥:不要讓作息還是混亂,也不要自行調整劑量或是斷斷續續服藥。
  • 服藥後請平躺、準備睡覺:安眠藥效大約在15~30分鐘左右會作用,請注意安全,不要再做其他事情,如滑手機、看書;上廁所也請在服藥前就結束。
  • 使用安眠藥的療程中,即使是白天也請不要喝茶、咖啡:因為身體必須經過24小時才有辦法完全代謝咖啡因;同時不要合併酒精一起服用,會加重安眠藥的副作用跟成癮可能。
  • 服用安眠藥時,也請固定起床時間:不要覺得沒睡飽就一直睡,通常生理時鐘的規律建立要2週~1個月,請養成固定時間睡覺、起床的習慣。
  • 除了服用藥物之外,還是要找出自己失眠的原因:比如睡眠習慣不良、咖啡因代謝不好、睡眠呼吸中止症、焦慮或憂鬱等,才能談「減藥或停藥」,不然只是反覆在「失眠、服藥、停藥、失眠」的循環裡走不出去,反而會讓用藥量越來越加重,產生更多成癮可能。

睡前小酌助眠更睡不好

另外,陳志誠也說,有些人擔心安眠藥的副作用,自己減量、轉而用喝酒來幫助入眠,但其實酒精對睡眠的傷害更負面,會造成淺眠、多夢、早醒、睡眠時間片斷,好像比較快入睡,但睡眠品質其實更差,根本沒辦法達到助眠效果。而且安眠藥跟酒精一起服用,會加重成癮跟副作用的可能。

比如像使蒂諾斯跟佐沛眠雖然不是BZD類的藥物,但主成份都是Zolpidem,可能會出現頭暈、昏暈、幻聽、幻視、意識混亂等副作用。但如果貿然不吃,可能會引發戒斷症狀,造成暫時性癲癇、肌肉痙攣甚至呼吸停止,尤其是過去曾合併酒精服用的人,更容易發生。

陳志誠也說,大家對於安眠藥有太多可怕的想像,的確在藥物使用上,會有成癮可能、副作用產生,但那是指長期服用的患者,如果能按照醫師指示,找出自己失眠的原因、改善睡眠環境跟習慣,事實上根本不會需要用到這麼長期,而為了怕安眠藥,到藥局自行購買聲稱不含安眠藥的「助眠劑」成藥,但多數是含抗組織胺成份造成嗜睡,長期服用有認知功能受損的疑慮。

陳志誠說,所以真正的成癮或是藥物干擾並不是在本身的使用,而是只想透過「外力」去解決自己失眠問題的心態,失眠人的多半是伴隨有不良的睡眠習慣、睡眠認知扭曲,只有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練習放鬆,重新調整生活,讓睡眠漸漸步上正軌,真正的健康才得以回歸。

延伸閱讀

每晚都睡不著!安眠藥從1顆、2顆吃到3顆⋯該怎麼辦?
安眠藥吃了會有副作用,那改吃GABA保健食品一樣有效嗎?

圖、文/盧映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