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飆高500


高血糖提升心血管、腦、腸中風風險

陳醫師繼續說明,一般在空腹的狀態下,血糖值應在100左右,飯後兩小時則徘徊在200左右;但有些人可能未注意,血糖數值動不動位在400-500這可怕的數字。至於血糖過高對身體短期內的影響有:

  • 血管病變、血管硬化
  • 腎衰竭、腦部中風
  • 心肌梗塞
  • 腸道中風(血流進入腸道變硬引發腸中風)
  • 知覺神經逐漸退化,無法即時性感知身體受到傷害
  • 體力變差

而無法有效穩定控制血糖,長期之下也容易提升血管病變、神經病變和癌症及免疫力下降的風險。陳醫師再進一步指出,急性或慢性的血糖失控對身體都是一大傷害,尤其是當血糖飆高時,會併發意識不清、昏迷、急性腎衰竭等症狀。陳醫師不忘提醒民眾,好好控制血糖,才可以好好陪伴家人。 (編輯推薦:空腹血糖值正常,飯後血糖居高不下?對抗糖尿病如何真正控血糖)

營養師:穩血糖飲食五對策 醫師建議改變生活習慣

目前擔任雙北市居家長照營養師、診所糖尿病衛教師暨減重營養師的林俐岑,也在個人社群平台分享,有一位患者血糖值高達156mg/dL,近幾個月更增胖了8公斤,經過詢問才知道患者聽聞吃白飯容易讓血糖快速升高,於是決定改吃麵包,且三餐不忌口,才導致血糖失控。

林俐岑營養師表示,甜麵包在糖尿病飲食清單是大忌,建議糖友們可以選擇吃全榖雜糧,吃白飯會比單純吃麵包好,在控制份量的情況下,白飯還會搭其他配菜,達到均衡飲食的作用。

林俐岑營養師提醒,透過飲食穩定血糖,請依循五個要點:

  • 攝取足夠高膳食纖維食物
  • 避免精緻糖、控制總醣量
  • 足夠蛋白質的食物
  • 攝取適量好油脂
  • 少鹽、少調味,穩定血壓顧腎臟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腎臟科醫師莊凱舟也曾於受訪時表示,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上可以養成運動習慣,戒除熬夜、菸酒和遵從醫囑等,預防糖尿病病變的機率。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 空腹血糖334降到159!82歲婆婆降血糖3個秘訣竟然超簡單
  • 你的早餐可能傷身?戒掉3個晨間習慣,排毒、養胃、穩血糖

台中29歲邱先生半年來莫名爆瘦8公斤,且經常有噁心想吐、吃不下、口渴、尿多等症狀,他卻不以為意,直到日前因腹痛、呼吸喘掛急診,抽血檢查後發現血糖值超標,血液相當酸,確診為糖尿病引起的酮酸中毒,患者得知後十分錯愕,直說「怎麼會是我」,但糖尿病患者確有年輕化趨勢,民眾要當心。

透過邱先生的主訴,可以發現他近半年來早已出現糖尿病症狀,包括喝多、尿多和體重減少,再加上年底餐敘不斷,對美食來者不拒,這一週來開始呼吸急促,無論休息或活動都非常喘,噁心嘔吐無法進食,甚至無法正常工作。檢查發現血糖值高達536 mg/dL、血液pH值7.21(正常值7.4)、血中酮酸值達6.1 mmol/L(正常值小於0.6 mmol/L),後續若無及時治療,甚至會出現脫水、皮膚乾燥、腹部不適、意識不清等症狀,有致命危機。

所幸透過胰島素幫浦及大量輸液治療後,酸血症改善,也不再呼吸急促。邱先生坦言自己從來不知道有糖尿病,直到醫師告知酮酸中毒,才恍然自己近半年來身體出現各種不適,原來都是糖尿病發出的警訊。

其實近期門診糖尿病患者確實有年輕化趨勢,很多年輕人對於糖尿病都抱持輕忽的態度,即使有出現糖尿病典型症狀(吃多喝多尿多)也不在意,甚至有些人工作健檢時發現血糖偏高也不放在心上,覺得血糖300多沒有不舒服,不需要治療,卻可能造成嚴重後遺症。

其中較為嚴重的急性併發症為糖尿病酮酸中毒,由於不知罹患糖尿病,或確診後沒注意,在大量進食後,胰島素分泌跟不上血糖上升的速度,使得糖分由尿中排除,同時造成嚴重脫水,最後由於身體無胰島素作用,只得分解脂肪作為能量來源,當脂肪酸代謝後變成酮酸,就會造成嚴重酸血症。

糖尿病酮酸血症的標準治療,是透過高劑量胰島素,以及大量水分灌注,若沒有及時治療,恐有0.2%~2%致死率。

一般而言,當空腹血糖值超過126 mg/dL兩次以上,即需要懷疑罹患糖尿病,此時要進一步檢驗糖化血色素(HbA1c),若糖化血色素大於7以上即可確診。

再次提醒民眾,糖尿病初期沒有症狀,有近三分之一的患者不知道自己已經罹病,因此民眾應定期做健康檢查,即便糖尿病上身,更要積極配合治療,好好控制血糖,才能延緩病程,降低未來發生併發症的機率。(文/腹膜透析室主任林軒任)

血糖飆高500

►自由時報:29歲男喝多、尿多 糖尿病上身不自知 

概述

高血糖会影响糖尿病患者。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高血糖有多种因素,包括饮食和身体活动选择、疾病、非糖尿病药物或漏服或未服用足够的降糖药物。

治疗高血糖非常重要,因为高血糖在不经治疗的情况下可能变得很严重,并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糖尿病昏迷),需要急救护理。从长远来看,持续的高血糖,即使不是很严重,也可能导致累及眼睛、肾脏、神经和心脏的并发症。

症状

在血糖值明显升高(通常高于 180 至 200 mg/dL,或 10 至 11.1 mmol/L)前,高血糖不会引起症状。高血糖症状会在几天或几周内缓慢发展。血糖水平越高,症状越严重。但一些长期患有 2 型糖尿病的人尽管血糖水平升高,可能也不会出现任何症状。

早期体征和症状

认识高血糖的早期体征和症状可以帮助您即时治疗此病症。留意:

  • 尿频
  • 经常口渴
  • 视力模糊
  • 疲劳
  • 头痛

后期体征和症状

高血糖如果不加治疗会导致有毒酸(酮类)在的血液和尿液中堆积(酮酸中毒)。体征和症状包括:

  • 呼气有水果味
  • 恶心和呕吐
  • 气短
  • 口腔干燥
  • 虚弱
  • 意识混乱
  • 昏迷
  • 腹痛

何时就医

如果发生以下情况,请拨打 911 或当地急救电话:

  • 生病了,咽不下任何食物或液体
  • 血糖水平持续高于 240 mg/dL(13.3 mmol/L),且尿液中含有酮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约诊:

  • 出现持续的腹泻或呕吐,但可以吃一些食物或饮料
  • 发热超过 24 个小时
  • 即使服用了糖尿病药物,血糖仍超过 240 mg/dL(13.3 mmol/L)
  • 血糖水平很难保持在理想范围内

病因

在消化过程中,身体会将食物(如面包、米饭和面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各种糖分子。其中一种糖分子是葡萄糖,这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葡萄糖可在进食之后直接吸收到血流中,但是不借助胰岛素(胰腺分泌的一种激素)无法进入大多数组织细胞。

当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升高时,会向胰腺发出释放胰岛素的信号。胰岛素可解锁细胞,使葡萄糖能够进入细胞并提供细胞正常发挥功能所需的能量。多余的葡萄糖会以糖元的形式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

此过程可减少血流中的葡萄糖,并防止其达到危险的高浓度。随着血糖水平恢复正常,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也恢复正常水平。

糖尿病会大幅地降低胰岛素对身体的作用。这可能是因为胰腺无法分泌胰岛素(1 型糖尿病),也可能是因为身体耐受了胰岛素的作用或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以保持正常的葡萄糖水平(2 型糖尿病)。因此,葡萄糖往往会在血流中积聚(高血糖),如果未加以正确的治疗,可能会达到危险的高水平。可以使用胰岛素或其他药物来降低血糖水平。

风险因素

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高血糖症,包括:

  • 没有使用足够的胰岛素或口服糖尿病药物
  • 未正确注射胰岛素或使用过期的胰岛素
  • 不遵守糖尿病饮食计划
  • 缺乏运动
  • 生病或感染
  • 使用某些药物,如类固醇药物
  • 受伤或动手术
  • 经历情绪压力,如家庭冲突或工作挑战

由于对抗疾病或压力所产生的激素也会导致血糖升高,所以疾病或压力会引发高血糖症。即使没有糖尿病的人在重病期间也可能出现短暂的高血糖症。但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服用额外的糖尿病药物,以确保血糖在生病或面临压力期间接近正常水平。

并发症

长期并发症

将血糖控制在健康范围内能够帮助您预防很多糖尿病并发症。未经治疗的高血糖会引发以下长期并发症:

  • 心血管病;
  • 神经损伤(神经病变);
  • 肾脏损伤(糖尿病肾病)或肾脏衰竭;
  • 视网膜血管受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能导致失明;
  • 眼睛中通常为透明的晶状体变得浑浊(白内障)。
  • 由神经损伤或血流不畅引起的足部问题会导致严重的皮肤感染、溃疡,以及截肢(严重病例)。
  • 骨骼和关节问题
  • 牙或牙龈感染

紧急并发症

如果血糖升得足够高或长时间升高,可能导致以下两种严重疾病。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当您体内没有足够胰岛素时,会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这种情况发生时,糖(葡萄糖)无法进入细胞提供能量。您的血糖水平升高,身体会开始分解脂肪获取能量。

    此过程会产生有毒的酸性物质,称为酮体。过多的酮在血液中累积,最终“溢出”进入尿液。如果不加以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能导致糖尿病昏迷症,并危及生命。

  • 高血糖高渗状态。当人体产生胰岛素,但胰岛素未正常发挥作用时,会出现此类疾病。血糖水平可能很高,大于 1,000 mg/dL(55.6 mmol/L)。由于胰岛素存在但未正常发挥作用,因此身体无法利用葡萄糖或脂肪获取能量。

    然后,葡萄糖溢出进入尿液,导致排尿增多。如果不加以治疗,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脱水和昏迷。请务必及时就医。

预防

以下建议可帮助您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 遵循糖尿病饮食计划。如果您服用胰岛素或口服糖尿病药物,务必使正餐和零食的进食量及时间均保持一致。您摄入的食物必须与体内的胰岛素保持平衡。
  • 监测血糖。根据治疗计划,您可以每周或每天数次检查并记录血糖水平。仔细监测是确保血糖水平保持在目标范围内的唯一方法。请注意您的血糖读数何时高于或低于您的目标范围。
  • 按医生处方服用药物。
  • 改变锻炼活动后调整用药。调整取决于血糖测试结果以及活动的类型和持续时间。

Aug. 20, 2022

  1. Hyperglycemia (high blood glucos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https://www.diabetes.org/healthy-living/medication-treatments/blood-glucose-testing-and-control/hyperglycemia. Accessed July 6, 2022.
  2. What is diabetes? 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betes and Digestive and Kidney Diseases. https://www.niddk.nih.gov/health-information/diabetes/overview/what-is-diabetes. Accessed July 6, 2022.
  3. Wexler DJ. Management of persistent hyperglycemia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July 6, 2022.
  4. Hirsch IB, et al. Diabetic ketoacidosis and hyperosmolar hyperglycemic state in adults: Clinical features, evaluation, and diagnosi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July 6, 2022.
  5. Managing diabetes. 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betes and Digestive and Kidney Diseases. https://www.niddk.nih.gov/health-information/diabetes/overview/managing-diabetes?dkrd=/health-information/diabetes/overview/managing-diabetes/know-blood-sugar-numbers. Accessed July 6, 2022.
  6. Inzucchi SE, et al. Glycemic control and 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July 6, 2022.
  7.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Comprehensive medical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of comorbidities: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 — 2022. Diabetes Care. 2022; doi:10.2337/dc22-S004.
  8. The big picture: Checking your blood glucos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https://www.diabetes.org/diabetes/medication-management/blood-glucose-testing-and-control/checking-your-blood-glucose. Accessed July 6, 2022.
  9. Castro MR (expert opinion). Mayo Clinic, Rochester, Minn. July 7, 2018.
  10. Diabetes & DKA (ketoacidosis).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https://www.diabetes.org/diabetes/dka-ketoacidosis-ketones. Accessed July 6, 2022.
  11. Hirsch IB, et al. Diabetic ketoacidosis and hyperosmolar hyperglycemic state in adults: Treatment.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July 6, 2022.
  12. Take care of your diabetes during sick days and special times. 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betes and Digestive and Kidney Diseases. https://www.niddk.nih.gov/health-information/diabetes/overview/managing-diabetes/sick-days-special-times. Accessed July 7, 2022.
  13.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is of diabetes: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 — 2022. Diabetes Care. 2022; doi.org/10.2337/dc22-S002.
  14.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Retinopathy, neuropathy, and foot care: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 — 2022. Diabetes Care. 2022; doi.org/10.2337/dc22-S012.
  15.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Glycemic targets: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 — 2022. Diabetes Care. 2022; doi.org/10.2337/dc22-S006.

相关

Associated Procedures

产品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