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立什么

三十而立立什么

关注新华网

微信

微博

Qzone

评论

三十而立立什么

人到三十,常说已到而立之年,三十而立,到今天仍然被广泛使用。那么三十而立,“立”的到底是什么呢?

三十而立立什么

《三十而立》选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而立立什么

上述文言选段,翻译为白话文是: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大学之道;三十岁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四十岁能成为知者,无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六十岁所闻皆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虽人人都不是孔圣人,但后人往往把孔子的这段自我评估作为人生不同阶段想要达到的理想状态。

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是指他在这个时候懂得了礼,言行都已得当。

三十而立立什么

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中的“立”,不是指成家立业,而是在对社会和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自觉或者相对觉解的意识,是一种自我认知的觉醒。

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三十而立应该理解为“三十而知礼”,是对自身的德行修养的建构。

今天,我们所说的“三十而立”更多指的是:三十岁的人,应该能够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起自己应承担的责任,确定自己人生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把“三十而立”归纳为:立身、立业、立家。

三十岁的目标就是确立自己的德行修养,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但很少有人坚持“立身”,而是忙着去立业、立家。

三十而立立什么

三十而立,更多的应该是“立身”。三十是人生的分水岭,如果不能较好的修正心性,拥有独立的人格意识,那么很难在四十做到“不惑”。

三十而立立什么

    热帖

  • 药品准入首次"国家谈判",如何影响你我?
  • “支付宝”们被“收编”,会影响我们网购吗?
  • 内蒙古的这些重要口岸,你都知道吗?
  • 为何理发越来越贵,手机却越来越便宜?
  • 我们对抗“灰犀牛”最大的底气是什么?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这句话里的三十而立的“立”,和“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一样。都是指人所达到的状态或者境界。所以“三十而立”只有“立”或“不立”的区分,以及“如何立”或“怎么才算立”的问题。把“三十而立”单独拿出来,从立什么的角度去讨论,有点偏离。本来是“人立”,现在变成了“人立XX”。 而人可立的东西太多,立德立功立言?还是立业?这就偏向了另一个问题。这就好像“我睡”的问题变成了“我睡谁”。如果一定要从“立什么”这个角度理解“三十而立”的话,那就是“立身”。

关于“立”。就《论语》本身来说,最直接的线索就是“立于礼”。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论语·季氏》

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

“礼”既是方法也是标准。学礼知礼而行礼,便可“立”了。“三十而立”便是三十而立于礼。

那么“礼”又是什么呢?

《礼记·礼运》:“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其居人也曰养,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

简单来说就是《礼记正义》序言第一句所言:

“夫礼者,经天纬地,本之则大一之初;原始要终,体之乃人情之欲。”

礼是一种本于天地而达于人情的总规律和规则,于国而言是使万物各得其所,各安其命的典章制度。于人而言是心中的道德信仰与外在的行为规范。而这正是孔子的全部。

《礼记·乐记》:“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升降上下,周还裼袭,礼之文也。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

孔子自谓“述而不作”,他只把自己看作“明”礼者。但现实礼崩乐坏,他所推崇的“礼”的典章制度已不可直接恢复而达成王道。那是否就可以随波逐流呢。不是的。虽然典章礼制毁坏了,国将不国了,这一切都不是个人所能控制的。但是,至少,我能把握自己。“我”是不是守“礼”,这是取决于我的。“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知道“道之不行”,之所以这样的坚守,不是为了现实中能起到什么效果,而是自然而然的必须这么做。“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所以,在礼制王道不由人的情况下,理想人格的追求与修养,便具有了更优先的意义。而这,是个人对于“礼”的尊奉与追求。

立于礼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先得从“学”开始。这里的的 “学”不是知识论意义上的学,学的不仅仅是某些知识,而是学道德修养之道。到后世的“知”,也不是知识论意义上的“知”,而是对道德修养的自觉。所以至于学其实是志于道。“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另外更多地例子比如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所以孔子所言“学”,并不只是指学习学问,而是指关于道德修养的自觉与方法准则。十五志于学,志于道。到三十才能“立”。正如《朱子语类》所言:


“三十而立,不是到那三十时便立,须从十五志学渐渐化去,方到。”

孔子在另一处也提到了一个进学过程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

《论语集注》引程子语曰:“可与立者,笃志固执而不变也。”引杨时语曰:“信道笃,然后可与立。”所以“立于礼”首先就是道德信仰的坚定。这是最根本的。因为有了这样的道德信仰,所以在明知道之不行的时候“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能够“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这便钱穆所言:“能确有所立,不退不转”。

虽然道德信仰坚定,然则毕竟是三十岁,修为还达不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具体行为上还需提防,仍需要“礼”的外在约束,使自己的言行得当。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乱,直而无礼绞”。《论语·泰伯》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所以“立于礼”的第二层内容就是,尽量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要行止有度,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毋过无毋不及。而最高准则是“中庸”。这一层意思和道德信仰是一体两面,内外并在的。

“三十而立”是一种道德,人格与修养之立。是内有坚定的道德信仰,而外在行为符合“礼”的规范。。

因为“三十而立”是孔子自道之言,说得是自己。对孔子来说,他的三十而立除了上面两层内容,还要多一层,那就是对周礼典章规范的学习与尊奉。但孔子的这一层意义不适用于其他人。因为那些东西毕竟是过去式了。孔子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论语·乡党》

这些所有的行为,皆是弟子记录的状态。孔子本人也并没有明确教弟子必如此。

有人从学问的角度理解“三十而立”,并用《汉书·艺文志》中所言证明:

“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是故用日用少而蓄德多,三十而五经立也。”

但这其实只是看到了一个表象的东西,是对古之“学问”的误解。就好像说你学了三年英语,学成了。那意思不是你三年学了几本教材的知识,而是具备了英语能力。如果一定要从学问的角度理解。大概对于孔子对周礼典章的学习与尊奉而言是可以的。孔子三十岁而系统掌握了周礼并切身奉行。但若言三十而立只是学问,就不妥了。那不仅仅是学问的完备或者确立而已。到三十应该是道德人格的“确有所立,不退不转”而言行能够“约之以礼”了。

夫子之道一以贯之,对《论语》中某语句的理解,还是要放回《论语》。就目前我对《论语》的理解,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从《论语》中关于“立”的描述和要求来说,指的是个人有道德信仰,言行守礼。特指孔子的话,还要加上尊奉周礼规范这一条。以学问或者其他什么来理解,我觉得都是不妥当的。

首先声明, “三十而立”是孔子晚年对自己的评价, 所以如果你三十了, 甚至四十、五十、六十了, 还没有“立”, 不用闹心, 毕竟古往今来, 圣人就那么几个。

“三十而立”这个词家喻户晓, 原文出自《论语·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不同阶段的总结, 文字很简单, 从字面上就很好理解, 当然,想要理解其中的内涵深意说来话长, 我们今天只谈“三十而立”这部分。

问题来了, 所谓“立”,究竟立的是什么? 先来看看古人的解读:

【论语集解】:

"有所成立也。"

【皇疏】:

"立,谓所学经业成立也。古人三年明一经,从十五至三十是又十五年,故通五经之业,所以成立也。"

【论语集注】:

"有以自立,则守之固而无所事志矣。"

【论语别解】:

"论语发微:曲礼曰:“三十而壮,有室、”立也者,立于礼也。君子惟明礼,而后可以居室。不然,风俗之衰与人伦之变,未有不自居室始者。"

这就是传统的研究经学的路数, 很麻烦, 为了搞清楚一句古人说的话, 还要看好多古人说的话。 有时候解释古人话的古人话看不懂, 还要查另外的古人话, 万一查了还不明白就要翻字典, 字典里解释的不是很清楚就只能问老师, 有老师还好, 没有老师只能囫囵吞枣。

好在天宇是有老师的, 省去前面的若干步骤, 直接听师父讲就好。 简单梳理一下以上所列各家注释是什么意思, 其实真正说出内容的也就只有皇侃那句和论语发微那句, 皇侃的意思是,立指的是对于《五经》,学业有成。 古人认为三年可以学通一部经, 从上一句十五岁,到这一句三十岁,正好十五年, 刚好学通《五经》。 再就是《论语发微》那句, 意思是按照《曲礼》的说法, 三十岁到了壮年,可以娶妻室。 三十可以娶妻室的原因是三十岁可以明白礼的内涵了, 所以可以操办人生大事了。

按照古书中最有价值的两种解释, 我们可以总结为, 孔子评价自己三十岁的时候学通了五经或者到了试婚年龄。 麻烦来了, 纵观孔子的一生,和这两点都不符合。

首先是学通五经这件事, 儒家的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 其它先不谈, 可以肯定的是, 《春秋》是孔子晚年根据鲁史改编的, 而且编写的时候子夏已经拜师了。 所以三十岁的时候孔子不可能学通了《春秋》。 再说《周易》, 孔子晚年感慨:“加吾数年,五十以学易,可无大过矣。” 意思是,如果我能再多活几年, 从五十岁就开始学习《周易》, 我的人生可以不犯大的过错了。 可见, 三十岁的孔子对于《周易》要么还未开始研读, 要么还理解的非常浅薄。 所以皇侃的说法靠不住。

再说结婚, 孔子是典型的早婚早育, 19岁完婚娶了亓官氏, 20岁就生下了独生子孔鲤。 “发微”的解释也靠不住。

那么, 问题严重了, 被无数人传播的这个成语“三十而立”, 在孔子的原始语境下究竟是什么意思?

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孔子的生平入手, 孔子幼年丧父, 17岁的时候母亲去世, 孔子开始自力更生。 干过会计、仓库保管员谋求生路。 到30岁的时候, 孔子辞去了各种工作, 专心教学。 孔子说:“凡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尝无诲焉。” 意思就是能自己交学费的,我都教。 可见, 这个年纪的孔子可以靠学费养家糊口了。 当然, 还有另外一层含义, 开始有一群人看得起孔子的学问, 愿意花钱跟他学习了。

真相大白! 我觉得孔子说的“三十而立”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或学者, 孔子的专业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 对于一般的学术问题有一定的见解。 第二, 可以凭借着自己的专业能力养家糊口了。

当然,这只是从世俗层面的解读, 我们还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深入理解一下。 孔子被后世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孔子开创了教育界的新篇章。 在孔子以前, 教育是仅针对贵族阶层开放的, 知识掌握在贵族手中。 孔子打破了这个界限, 他的弟子有山里的贼寇, 有当时地位卑贱的手工艺者、商人, 也有农民。 在教育界,开此先河的,正是孔子。 我们可以想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魄力和创造力?

再者, 当时的普遍现象是,“师”就是“官”, 一般来说参加工作以后你的老师就是你的领导。 也没听说哪个老师能够脱离体制, 专门依靠教学为生。 孔子又是一个开先河的创业者。 他辞去了旱涝保收的工作, 专心从事教学工作。 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魄力?

儒家有所谓“三不朽”的境界, 即:立德、立功、立言。 有人评论,说孔子的事功并不咋地, 甚至比不上后来的王阳明、曾国藩。 纯属瞎评! 且不说孔子后来以大司寇之职代国相, 单是创业时期的这番魄力, 以及门下弟子三千的成就, 这番事功已经十分辉煌。

结合以上的论述, 我理解, “三十而立”是一种心态, 一种境界。 当然支撑这种心态和境界的, 是合格的能力。 三十岁的孔子已经拥有了“而立”的这番心态境界, 往后的圣人成就我们也就不难想象。

人生的高度取决于境界, 没有境界, 再大的能力也会被束缚于一隅。 孔子三十岁时的境界已经决定了他未来的高度, 何况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境界还在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