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 想吐是什么原因

小凱最近早上起來都會噁心想吐,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腸胃炎,但也沒有拉肚子、也還吃得下東西,很猶豫要不要去看醫生,只是總覺得晚上睡不太好,讓他有點困擾。

嘔吐不只是腸胃炎!

嘔吐可以粗分為腸胃問題引起的、非腸胃問題引起的嘔吐,不過腸胃問題引起的嘔吐也不一定是腸胃炎,消化道的任何問題都有可能刺激腸胃的感覺受器,引起嘔吐;而嘔吐是經由中樞神經控制的,所以關於內分泌、腦神經系統的問題,也可能傳輸「嘔吐」的訊息給中樞神經,形成乾嘔或真吐。

刺激腸胃引起的嘔吐

  1. 腸胃炎:俗稱腸胃型感冒的病毒性腸胃炎、細菌性腸胃炎(此原因最常見)
  2. 腸病毒
  3. 食物中毒
  4. 吃太飽/吃太油膩
  5. 胃食道逆流
  6. 消化道的潰瘍:食道潰瘍、胃潰瘍、腸潰瘍等
  7. 消化系統的發炎:膽囊炎、肝炎、胰臟炎、脾臟腫大等
  8. 腸道阻塞:便秘、大腸息肉
  9. 幽門狹窄/賁門閉鎖不全
  10. 藥物副作用/化療副作用/藥物中毒

非刺激腸胃引起的嘔吐原因

代謝性/內分泌疾病

  1. 睡眠不足
  2. 內分泌失調
  3. 高血壓
  4. 糖尿病
  5. 甲狀腺功能異常
  6. 酒精中毒

中樞神經疾病

  1. 腦部傷害:外傷、腦膜炎、腦瘤
  2. 偏頭痛
  3. 暈車、暈機等暈眩症

其他

  1. 焦慮、緊張、壓力大
  2. 中暑
  3. 青光眼
  4. 孕吐

嘔吐的時候,要看哪一科?

基本上大部份的嘔吐,都是腸胃問題,可以直接掛腸胃科,但如果有伴隨其他症狀,像是有劇烈的頭痛、頭暈、脖子僵硬,甚至是意識錯亂,可能是急性腦膜炎,可以掛神經內科做診斷。

如果感覺眼壓高,可能是青光眼造成,就可以掛眼科,如果不知道是什麼問題,也沒有其他腸胃的症狀,就可以懷疑是代謝性、內分泌的疾病,或是覺得自己有中暑、焦慮時,可以考慮掛新陳代謝科或是家醫科做診斷;孕吐則可以掛婦產科,請醫師協助緩解症狀。

不過身體有自然修復的機制,如果嘔吐只是偶然、暫時性,也沒有伴隨像是發燒、拉肚子、肚子脹痛等其他症狀,例如像是吃太飽之後的嘔吐,其實不用特別看醫生,但如果症狀持續4~6小時以上、甚至好幾天,或是嘔吐物中有膽汁、血塊,可能是消化道出血,要儘速就醫。

另外,雖然吃太飽會想吐,但如果每次吃完飯都會想吐,就算減少飯量也會想吐,可能還是有胃方面的問題,像是胃輕癱、賁門閉鎖不全等,還是要記得去醫院掛個門診、檢查一下。

延伸閱讀

冬天的病毒不只讓你感冒 還會讓你上吐下瀉

當心暈眩伴隨噁心想吐,可能是小腦中風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

胃不舒服引起噁心、嘔吐是常見的身體症狀。噁心是指反胃、想吐的感覺,因為病毒感染、暈車、情緒焦慮等原因都有可能會導致噁心的感覺產生。噁心也許會導致嘔吐,但不一定會發生,可以粗略分為是否為腸胃引起的問題,嘔吐是經由中樞神經所控制,所以關於內分泌、腦神經系統的問題,也可能會傳輸「嘔吐」的訊息給中樞神經,形成乾嘔或真吐。嘔吐發生的時候該怎麼辦呢?以下提供四個方法緩解嘔吐症狀!

一直 想吐是什么原因

1.禁食休息

先休息4小時不要進食和喝水,讓胃能夠休息。

2.少量補充水分

可以試著含冰塊或喝稀釋過的運動飲料、電解質液,少量多次補充,預防脫水症狀發生。

3.食用低纖維食物

症狀舒緩之後,可以開始食用低纖維食物,如蘇打餅乾、果凍、白饅頭、米飯等。如果嘔吐發生,需要再次禁食。

4.飲食清淡勿食用重口味食物

嘔吐發生幾天內,避免食用奶製品、含有咖啡因的飲料、酒類,也盡量避免太油膩、口味重的食物以及甜食。

如果採取清淡的飲食,都還是想吐,或是連喝水也想吐時,因為怕有脫水跟營養不良的問題,最好還是盡快就診,請醫師診斷,透過檢查才能找出真正的病因。

文、圖/李昀蓁

延伸閱讀:

春節連假得了腸胃炎 除了吐司你還可以這樣吃

保護眼睛健康,5種營養素天然來源

噁心、嘔吐

    一直 想吐是什么原因

    噁心、嘔吐的定義與症狀

    噁心是指胃部不適,以及有想吐的感覺。噁心是嘔吐的前導症狀,和嘔吐可能同時或分別發生。

    噁心、嘔吐有多常見?

    噁心、嘔吐很常見,所有人多少都會經歷過,甚至各年齡層、族群皆可能發生,是醫學上最常見的症狀之一。

    噁心、嘔吐有哪些症狀?

    噁心、嘔吐相關的症狀包含:火燒心、發燒、暈眩、反胃、疼痛。

    噁心、嘔吐的原因

    造成噁心、嘔吐的原因包含:

    1. 腹部和骨盆腔的器官問題:許多腹部病症都會造成噁心,大部分的腹部疾病都源自於病毒感染(即腸胃炎,Gastroenteritis)。肝炎(Hepatitis)、胰腺炎(Pancreatitis)、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D)、腎臟發炎、膽囊出問題、便祕、月經,或腸胃道、腸胃道黏膜、闌尾等骨盆腔器官受到拉伸和阻塞等刺激,都有可能導致噁心。
    2. 腦部和脊髓液問題:噁心是偏頭痛(Migraine headaches)、頭部外傷、腦瘤、神經瘤、中風、腦內或腦部周圍出血,和腦膜炎(Meningitis)的常見併發症狀。
    3. 內耳平衡中心問題:內耳病毒感染 (內耳迷路炎,Labyrinthitis),或暈眩(Vertigo)、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enign positional vertigo),和暈動病(Motion sickness,由搭乘車輛、船隻、火車、飛機等其他刺激、需反覆往不同方向晃動的娛樂器材所致),也都有可能造成噁心。
    4. 其他可能原因:當青光眼(Glaucoma)導致眼球後方的神經受到壓迫、身體感到疼痛、有嚴重情緒困擾,或大腦接收到令人不適的畫面、氣味刺激,都會造成噁心。
    5. 體內化學物質變化所產生的副作用:
      • 生殖荷爾蒙:約有50%女性在懷孕初期有暈吐現象,噁心也是服用避孕藥常見的副作用。
      • 藥物:很多藥物,包含處方藥、成藥和草藥,,都可能有噁心的副作用,尤其是當同時服用多種藥物時,像化療藥物及抗憂鬱藥物都經常導致噁心。
      • 低血糖:血糖低時容易噁心。
      • 酒精作用:酒精中毒、宿醉,或酒精戒斷都會造成噁心。
      • 麻醉:有些人會在手術後醒來,或麻醉後的恢復期感到噁心。
      • 食物過敏、食物中毒:當身體受到細菌感染,刺激的毒素會導致噁心,甚至腹絞痛。

    以上是例舉,請諮詢醫師做更精確的診斷。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若有以下情形或有任何疑問,請立即就醫:

    • 心臟病發作伴隨噁心症狀。心臟病發作的症狀包含胸絞痛、劇烈頭痛、下顎痛、盜汗或左手臂疼痛。
    • 噁心伴隨嚴重頭痛、落枕、呼吸困難或意識不清
    • 疑似食用有毒物質後所導致的噁心
    • 噁心伴隨脫水症狀
    • 因噁心導致無法進食、喝水超過12小時
    • 服用成藥後感覺噁心持續超過4小時

    每個人的身體反應不同,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解決辦法,永遠是最佳途徑。

    舒緩噁心、嘔吐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以下生活習慣的調整與居家療法,可幫助預防或舒緩噁心、嘔吐的症狀:

    • 少量多餐,避免胃部過飽不適,腸胃也較易消化。
    • 避開可能引起不適的氣味,例如香水、菸味或油煙。
    • 若您感覺噁心的症狀超過數週甚至數月,請嘗試記錄飲食筆記,以協助判斷是哪些食物造成噁心。
    • 避免食用有異味、可能已腐壞,或未適當低溫保存的食物。
    • 若會暈車、暈船或暈機,請避免在車上看書、使用螢幕,或選擇坐在晃動程度較少的位置,如靠近機翼或船中央的座位,並在出遊前請醫師開立防暈藥。
    • 避免飲用酒精飲料、含咖啡因的可樂、咖啡或茶。
    • 選擇可舒緩胃部的飲料,例如薑汁汽水或洋甘菊茶。
    • 若因噁心而嘔吐,應多攝取水分避免脫水。
    • 食用較易消化的食物,例如餅乾、無奶油麵包、米飯、雞湯或香蕉。
    • 避免食用辛辣,和過於油膩的食物。

    若還有其他疑慮,請諮詢醫師以了解更詳細的資訊。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经常想吐是什么原因?

    胃炎、胃溃疡、肠胃炎、病毒性肝炎、胃食管反流病都会引起恶心呕吐,另外还得警惕幽门螺杆菌,它是导致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被感染后也会经常恶心想吐。 这是很多人想不到的一个原因,事实上颈椎病引起恶心想吐是很正常的,主要是椎间盘突出压迫椎动脉,造成脑供血不足,从而导致经常恶心想吐

    总是恶心想吐是怎么回事?

    想吐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第一、腸胃問題:包括感染發炎、胃潰瘍、胃食道逆流、便秘或腸阻塞、某些藥物(止痛藥、類固醇..)、 菸酒刺激等。 第二、中樞神經問題:偏頭痛、內耳失衡(眩暈症..)、 中暑、脫水、腦部受傷等。

    吐了怎么办?

    呕吐了,该怎么办?.
    保持呼吸通畅 呕吐时及呕吐后应坐着或者侧躺着,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引起呛咳甚至窒息。.
    这些情况,马上去医院或者拨打120 [1] 呕吐物为鲜红色或者咖啡色:这种情况说明存在胃部或者其他部位的出血,一定要警惕。 呕吐量特别大引起脱水:可口服补液盐后前往急诊室。 ... .
    注意补水、饮食[2].

    噁心是什么?

    恶心(nausea)一种可以引起呕吐冲动的胃内不适感,常为呕吐的前驱感觉,但也可单独出现,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的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晕、流涎、脉搏缓慢、血压降低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