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併資產負債表上的 非控制權益 係 指

上一節介紹了會計恆等式的觀念,回到每股淨值上面,很快會發現過了一道門,還有下一道檻,其中有個「非控制權益」,即使對於會計系學生而言,這樣的名詞可能也有點生硬,更何況是一般投資大眾!會計學畢竟是門專業,用很嚴謹嚴肅的方式探討財務報表議題,不過有個好處是,像量子物理學所探討議題是一般人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只能憑空想像,商業活動是大部份人都有接觸過的東西,所以可以用很貼近生活的方式舉例。這一節先介紹如何取得「非控制權益」的規範文件,再以範例補充說明。

一、財報非控制權益

延續上一節,圖片為錸德科技資產負債表關於權益的部份。「每股淨值」聽起來是很容易望文生義的名詞,然而仔細看公式,分子為「權益—非控制權益」,這個相當拗口的「非控制權益」,一下子將會計人和非會計人之間的界線切割地很清楚。

合併資產負債表上的 非控制權益 係 指

二、國際會計準則

首先,會計之所以為企業共通的語言,是因為每家公司都採用相同原則記帳和編製財務報表,這便是大多數會計學課本的第一道命題:一般公認會計原則(General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GAAP)。尤其台灣在接軌國際會計準則(IFRS)之後,更是毋庸置疑。

如同所有法律法規皆為公開透明,所有會計遵循的原則也是攤在太陽底下,在「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的網站上,如圖所示於「TIFRS」項下找到「IFRS正體中文版」:

合併資產負債表上的 非控制權益 係 指
合併資產負債表上的 非控制權益 係 指

三、IFRS合併財務報表

點選「金管會國際財務報導準則下載專區」,瀏覽器被引導到金管會的「國際財務報導準則」。針對這一節議題「非控制權益」,相對應的公報為「IFRS 10: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合併財務報表」:

合併資產負債表上的 非控制權益 係 指

四、會計公報規定

「非控制權益」在報導準則中附錄A用語定義為:「子公司之權益中非直接或間接歸屬於母公司之部份。」(著作權專屬於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委員會基金會(IFRS Foundation)所有(Copyright© IFRS Foundation))。另外在整份PDF文件的第44頁,有關於非控制權益的會計規定,如下圖所示。

五、簡單實務範例

為了方便理解,再次回到鷄排店的例子。假設老王鷄排生意興隆,隔壁幾條街的小李鷄排相形黯淡,老王想一舉擴大規模,提議以8萬元收買小李鷄排80%的股份,擁有過半數實質經營權,小李保有20%的股份,同樣可以分享鷄排業務的利潤,對於老王,此交易後的會計恆等式如下:

合併資產負債表上的 非控制權益 係 指

六、會計恆等式應用

以小李而言,老王入股8萬元的前後變化,以會計恆等式呈現如下圖所示:

合併資產負債表上的 非控制權益 係 指

七、合併財務報表

別小看老王,人家很有雄心壯志,打從拿出標會20萬白手起家開始,便以推動老王鷄排上市作為長遠目標,成功吞下從小吃到大的小李鷄排之後,更是非常有專業意識地找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幫忙編製符合國際會計準則的財務報表,於是出現非常專業的「非控制權益」,也就是小李剩下的2萬元股份,併購示意圖如下:

合併資產負債表上的 非控制權益 係 指

實質控制與非控制權益

從老王鷄排的例子可以理解,因為老王擁有兩家鷄排的實質控制權力,為了合理表達這樣一個企業經營個體,將兩家的資產負債合併在一起(現金、設備、銀行借款),在股東權益(業主權益)的部份,必須被合併企業少數股東的股份權益表達出來, 一方面維持會計恆等式(總資金用途與總資金來源),另一方面也讓主要經營個體的多數股東知道有這麼一回事。

合併財務報告(財務報表)中包含非由母公司100%持有之子公司時,代表子公司股權同時由其他一個以上的股東持有。此時合併財務報告之損益,由母公司業主與非控制權益的其他股東共同擁有,因此必須揭露本期淨利及本期綜合損益總額分別歸屬之分攤數。

母公司合併報表中每股盈餘(EPS)的計算,即是以本期淨利(合併)扣除非控制權益的分攤數之後所計算而得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淨利,再除上母公司加權平均流通在外股數而得。

「合併財務報告」

「合併財務報告(Consolidated financial reports)」,就是將母公司及子公司之所有資產、負債、權益、收益、費損及現金流量,以如同單一經濟個體的方式來表達

此外,若沒有任何子公司的企業,其編製的財務報告稱為「個別財務報告(Individual financial reports)」。

 

 

合併資產負債表上的 非控制權益 係 指

 

 

IFRS 專題報導-合併財務報告 合併財報揭集團經營全貌
 


文章來源:台灣證券交易所

日期:2019-10-17 /工商時報(Commercial Times) 

 

企業經濟活動日趨複雜,會計準則也與時俱進,為一窺財務報告之秘,我們規畫了一系列專欄,包括「合併財務報告」、「控制力與重大影響力」、「金融資產」、「併購」、「投資性不動產」、「不動產、廠房、設備及使用權資產」、「存貨」、「收入」、「重要附註」及「最新公報-IFRS 17保險合約」等主題,期能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並融入案例或時事,使讀者能更加瞭解會計準則對財務報告之影響,及投資人於閱表時應注意之處。

 上市、上櫃、興櫃及公開發行公司依規定均應定期公開財務報告,投資人可以透過公開資訊閱讀這些企業所公開的財務報告,瞭解並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以評估自己的投資決策。

 企業公開的財務報告為什麼叫做「合併財務報告」?這跟一般的財務報告又有什麼不同呢?

 現今的企業因為多元化發展,不是只有一家公司組織就能單打獨鬥,不免為了各種目的而擴展集團投資架構,例如可能在世界不同地點設立研發中心、生產基地、銷售據點,或是設立數個不同營業項目的轉投資公司進行多角化經營等等。

 所以當一家企業在編製財務報告時,企業自己本身法律個體的財務報告可能已不足以綜觀整個集團的經營全貌,因此「合併財務報告」近年來已成為主要財務報告,取代以前企業本身「個體財務報告」的地位。

合併資產負債表上的 非控制權益 係 指

以上圖為例,甲公司轉投資了A公司及B公司,持股比例都是100%,此時甲公司、A公司及B公司所組成的架構稱為「集團(group)」,甲公司為集團的「母公司」,A公司及B公司為集團內的「子公司」。

 

 

「合併財務報告(Consolidated financial reports)」,就是將母公司及子公司之所有資產、負債、權益、收益、費損及現金流量,以如同單一經濟個體的方式來表達。甲集團合併財務報告就是將母公司(甲公司)及所有子公司(A公司及B公司)併同表達的財務報告,所以甲集團合併財務報告彙總了甲公司 、A公司及B公司三家法律個體的所有資產、負債、權益、收益及費損,因此,我們所看到合併財務報告中的每個項目,都是加總了母公司及所有子公司相同項目的結果,合併財務報告因此能夠完整表達整個集團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

附帶一提,甲公司可能還是有編製自身法律個體財務報告的需要,例如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決定盈餘分配議案等,此時甲公司所編製的財務報告稱為「個體財務報告(Parent company only financial reports)」。依照現行規定,一般行業的公開發行公司一年只需要編製一次年度個體財務報告。

此外,若沒有任何子公司的企業,其編製的財務報告稱為「個別財務報告(Individual financial reports)」。

合併財務報告的編製基礎如前所述,合併財務報告中的每個項目都是加總了母公司及所有子公司相同項目的結果。例如合併資產負債表上的應收帳款,就是母公司及所有子公司的應收帳款合計數,合併綜合損益表上的營業收入,就是母公司及所有子公司的營業收入合計數,以此類推。但合併財務報告中的股東權益項目卻是例外,例如股本、資本公積及保留盈餘等股東權益項目,是只有表達母公司自身的項目,所以合併財務報告中的股本就是母公司的已發行股本,合併財務報告中的保留盈餘就是母公司的未分配盈餘。

也許有人會問,如果合併財務報告中的每個項目都是加總母公司及所有子公司相同項目,那如果母公司銷貨給A子公司,A子公司再賣給B子公司,那這樣一筆銷貨被重複計算了三次,難道這樣的母子公司間的集團內部交易,不會造成誤導投資人?

放心,合併財務報告雖然是加總了母公司及所有子公司各項資產負債及損益,但會計原則規定集團個體間的交易在合併財務報告中都必須被消除,所以類似甲公司對A公司的銷貨收入(即A公司自甲公司之進貨)、A公司對B公司的應收款項(即B公司對A公司的應付款項)等集團內個體間交易項目都會在合併財務報告中被消除,不致產生左手與右手交易虛增營收或資產的情況發生,各位投資人看到的合併財務報告都是已經消除集團內部交易的結果了。

 

可是當子公司不是被母公司100%持股,又有什麼不同?

 

我們以下圖為例,甲公司投資B公司的持股比例只有80%,因此B子公司另有母公司以外股東占持股20%:

合併資產負債表上的 非控制權益 係 指

 因為甲公司對B子公司持股只有80%,甲公司只能享有B子公司80%的權益,其他20%的權益是屬於甲公司以外的其他股東所享有,當子公司之權益非歸屬於母公司的部分就稱為「非控制權益(Non-controlling interest)」(以前稱作「少數股權」)。假設B公司今年賺了100元(已扣除集團間的交易),甲公司只能享有其中的80元,剩下的20元則歸屬於其他股東。

 但編製甲集團合併財務報告時,我們仍然必須將B公司所有資產、負債、收益及費損全部併入相關項目,所以在甲集團的合併綜合損益表會將B公司的100元全部併入,但我們在綜合損益表下半段會看到有兩列,一列是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業主」,另一列就是淨利「歸屬於非控制權益」20元。類似的,合併資產負債表也是將B公司所有資產及負債併入,但甲公司以外股東享有權益部分會在股東權益下表達為「非控制權益」。

 合併財務報告涵蓋集團的經營全貌,上市櫃公司依規定必須公開年度及各季度之合併財務報告,投資人只要熟悉合併財務報告的主要編製基礎,就能定期透過公開資訊瞭解上市櫃公司之合併財務狀況及合併經營績效。(台灣證券交易所提供,呂淑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