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 免疫 風濕 科 自我 診斷

彭幸茹/採訪報導 何宜庭/圖

「阿婆,妳要去看風濕免疫科啦!妳的關節一直都在痛!」身為護理師的孫女看見自己外婆常常關節痛,貼著痠痛貼布都沒有改善,提議要帶外婆去看醫生。「風濕免疫科?那是看什麼的啊?」外婆一臉疑惑,因為這是她從來沒聽過的名詞。

根據衛福部統計,風濕過敏免疫疾病在門診之中看診人次位居第三位,是僅次於上呼吸道感染,及腸胃道疾病的科別,也是全世界最常見、患者也最多的慢性疾病之一,全台推估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一生因風濕免疫疾病所苦。

但從以上對話可以發現,民眾對於風濕過敏免疫科較其他科別相對陌生,而且此科疾病有多樣化的疾病徵象,反而讓許多人輕忽了,所以無法了解這類的疾病可能帶來的嚴重影響,甚至延遲治療導致身體的正常功能被破壞。而此類疾病會以各種形式發生在各年齡層當中,所以Heho健康專訪長庚醫院風濕科蔡秉翰醫師,介紹風濕過敏免疫科的重點醫療方法,和相關疾病發生的徵兆與就診時機。以下為專訪內容:

過敏 免疫 風濕 科 自我 診斷

Heho編輯問:風濕過敏免疫科是在看什麼樣的疾病?

蔡秉翰醫師答:風濕過敏免疫科的疾病會分為風濕、過敏、自體免疫這三個部分:

  • 風濕,主要是跟骨關節相關的疾病,舉例來說像是關節炎、肌腱炎等的疾病。
  • 過敏,治療常見的過敏,雖然在一般內科及耳鼻喉科、皮膚科醫師都可以幫助處理讓症狀改善,但根本的治療是透過風濕過敏免疫專科,去尋找真正的過敏原,減少來自過敏原的刺激,視病患情況考慮減敏治療的可能,來處理基本的過敏體質問題。
  • 自體免疫,就是較少見的先天性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硬皮病、血管炎等,最近也有些疾病出現新的免疫療法,會合併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一起來治療。

Heho編輯問:通常這一科常見的疾病有?

蔡秉翰醫師答:

大多數的病例以自體免疫疾病為主,最常見的有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等,這些都是屬於自體免疫的疾病,第二常見的有痛風性關節炎、及退化性關節炎等,是與骨關節相關的疾病,最後就是過敏性的問題,過敏性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等,以上都是在門診中常遇見的疾病。

Heho編輯問:通常出現什麼樣的症狀,可以到風濕過敏免疫科尋求幫助?

蔡秉翰醫師答:

若出現不明原因的皮疹、發燒、多處關節的腫脹疼痛、嘴巴破、落髮,或是下背痛(長達三個月以上),以及反覆性發作的尋麻疹,都可以前來風濕過敏免疫科諮詢及檢查,找出致病原因後,醫師會協助是否要轉往其他專科來做更進一步的治療。因為自體免疫疾病的症狀不具有特異性,也不被大眾熟知,導致病患會因為出現多種症狀,然後在不同科別尋求幫助。

四、在國內外趨勢中,風濕過敏免疫科目前有沒有特別著重在什麼樣的發展?例如治療、檢查診斷等?

蔡秉翰醫師答:

因為現代技術的進步,所以風濕過敏免疫科著重在新藥的治療發展上,目前研發出的新藥都以標靶治療為主,就是使用一些特殊的單株細胞抗體,來針對一些特殊的細胞發炎激素、或細胞的表面抗原來控制疾病的進展,像是生物製劑、小分子藥物等。那這一類的藥物好處,就是治療效果明顯比傳統用藥來得好,對病患的副作用也比較少,在這十年之中這類的藥物,都陸續的蓬勃發展,目前正在進行的新藥研發也非常的多。

原本生物製劑或小分子的藥物,大多都集中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的族群上,現在這一類的藥物也陸續有新的適應症可以使用,像是血管炎、硬皮症等疾病,所以風濕過敏免疫科的發展主要有這兩個方面:越來越多有效且副作用小的新藥陸續被研發出來,及越來越多的自體免疫疾病有新的藥物可以做治療。

所以舉類風濕性關節炎為例,在過去很多病人即使用到高劑量的治療藥物,像是免疫調節抑制劑、消炎止痛藥、類固醇等,關節仍然會被破壞導致變形,但自從新的藥物不同的治療機轉問世後,針對關節控制就好得非常多,這個就是風濕過敏免疫科在治療上有很大的進步。而接下來就是針對一些自體免疫疾病在目前治療上仍有限制的,能夠找到並研發有越來越多的藥物,提供這類的族群有更好的治療方式。

Heho編輯問:對於蔡醫師而言,風濕過敏免疫科最有趣的地方是?

蔡秉翰醫師答:

身在這個科別的成就感來自於,風濕過敏免疫科病人的症狀常常很像別的疾病,像是紅斑性狼瘡被診斷出來以前,病人可能有胸痛就以為是什麼問題,有關節痛就以為是什麼問題,到最後才發現是自體免疫所造成的紅斑性狼瘡。

所以這一科的醫師要從很複雜的症狀中去抽絲剝繭,然後給病人一個正確的疾病診斷,整個過程就像是一位偵探,需要一直去推理,然後找到真正的原因,這是我覺得在風濕過敏免疫科裡非常覺得有趣迷人的地方!

幾年前我在擔任個管師的時候,某天下午坐在某家醫院風濕免疫科的候診室,等候來開診的醫師。有一位阿姨杵著雨傘,一拐一拐的步伐,勉強走到診間門前插卡報到後,拐著柺著走到候診室坐下,直到坐著她才鬆懈下來,接著嘆了一口氣。

好奇心驅使,我移位至阿姨旁邊的位置,跟她點了個頭:「阿姨,午安。」

她禮貌性的點個頭。我問:「阿姨,還好嗎?這麼趕著來看門診。」

「還可以啦!我怕趕不上,早上去社區當志工,來的太趕了,怕錯過時間。」

「阿姨,您好,我是個管師芳君,您是甚麼原因來看風濕免疫科門診啊?」

「在兩年前我的手指關節跟膝蓋關節就開始紅腫疼痛,有時候痛到沒辦法做廚房的事,像切菜、拿鍋碗瓢盆都很困難,心情很差,朋友來家裡看到我的情形,就幫我介紹一位中醫師,中醫師說我是因為體內濕氣太重,要吃中藥調理,也有針灸,治療後我的關節紅腫雖然有比較好,但是疼痛時好時壞,就去找了骨科醫師看病,醫師說我的膝蓋關節退化太嚴重需要開刀換人工關節,手指的地方可以再觀察看看,跟我先生討論了之後,決定去開刀,開完之後疼痛有比較好點,但隔了2個月後,膝蓋又開始紅腫疼痛,手指關節越來越痛,甚至腫起來,透過一個朋友介紹,所以找到這個免疫風濕科醫師,醫師真的很好,還幫我申請了重大傷病。」

後來我跟阿姨聊開了,聊了很多她的生活與治療,從確診後經過三個月的藥物治療,她已經明顯改善很多,本來在廚房沒辦法切菜,現在比較可以做了,鍋碗瓢盆也拿得起來,不過膝蓋還是不太舒服就是了。

阿姨很慶幸後來自己找對了醫師看對了科,對自己一開始拖延了病情又挨了一刀有點後悔,所以她現在都在當志工,也推廣一些關節炎的知識,用自己的經驗跟其他人說,要儘早找到對的醫師治療。

許多病友包含民眾,都以為關節會痛就是看骨科,認為骨科負責所有關節疼痛問題,但是骨科醫師的專長其實是骨關節的手術,如果有超過一個關節會疼痛,特別是在雙手上,很常見是免疫系統疾病引起的關節痛,應該找風濕免疫科醫師診治。其實更簡單想,還沒有要開刀的關節炎,其實都是風濕免疫科醫師可以診治的症狀。

民眾如果有懷疑自己是不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可以自己用以下三個方式自我檢視:

1.雙側多發性關節腫痛:

通常左手指腫痛,右手也有關節會痛,如果只有一個關節腫痛有可能不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2.晨間僵硬:

早上起來時手指關節無法執行精細動作,如開關門:下床時膝關節無法彎曲。

3.握手的時候,捏虎口跟手掌的關節會痛。

過敏 免疫 風濕 科 自我 診斷
三個方法,早期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

Icons made by Freepik from www.flaticon.com

身為個管師,比起醫師一個診次看幾十個人,我們更有機會花更多時間跟每個病人好好聊聊,聊聊他們對疾病的看法,聊聊他們生病後的困難,也聊吃藥的問題,有時候也聊到病人自己的生活,病人也會跟我們說一些他們不敢或是比較不願意跟醫師說的話,或是他們很感謝醫師卻不好意思當面說的。時間久了,病人跟我們培養的感情,就像病人跟醫師培養的感情一樣,該回診的病人沒有來看診,我也常想病人是忘了呢,還是發生了什麼事情,跟一個人接觸的越久,好像心裡某個部份也是惦記著。

這個阿姨覺得自己看錯了科拖延了治療的故事,我一直記得,我記得她的正向積極,又感覺她透露了對生命些許的無奈。

看過這麼多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我很希望自己的服務能夠帶給他們更健康的生活,希望他們能了解定期追蹤治療的重要性,也期盼大家多了解免疫風濕疾病,早點發現問題,早點就醫。


延伸閱讀:

。類風濕性關節炎與生物製劑
。最常見的退化性關節炎—從手的關節炎開始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該吃什麼好?
。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治療黃金期嗎?如果我早點看到風濕科醫師早點使用免疫調節藥物會不會比較好?

過敏 免疫 風濕 科 自我 診斷

目前任職埔里榮民醫院風濕免疫科個管師,透過網路分享照護類風溼性關節炎個案的經驗,讓大家認識疾病的發展與在初期如何自我檢視 檢視 oliviashen0302 的所有文章

文章分頁導航